“四治”融合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好治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以政治强引领、以法治强保障、以自治强活力、以智治强支撑,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突出“政治”引领,提升基层治理凝聚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头雁”作用,积极吸纳有知识、有技能、有办法的专业人才、致富能手、青年才俊加入基层党的队伍,着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懂奉献、能治理的党员干部队伍。坚持“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多元共治理念,探索“党建+”治理模式,统筹党组织、群团、社会组织、企业、党员、群众等力量资源,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各方协同”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广泛凝聚治理合力。

强化“法治”保障,提高基层治理向心力。深入学习践行“枫桥经验”,组建地方治安联控联防力量,推动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同时扎实推进新时代“无诉社区”建设,充分整合辖区行政、司法、人民调解资源,依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努力实现“止纠纷于未发,解纠纷于萌芽,化纠纷于诉前”;继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深化“七五”普法活动,提升基层群众法治观念,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依托“自治”强基,激发基层治理源动力。在基层村(社区)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原则,深入实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探索建立健全村(社区)民主提事、议事、理事、办事等制度,让居民自主管理“家务事”;发挥老模范、老党员、老干部、老代表、老教师等榜样模范作用,组建村(社区)“五老”共治议事团,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采取“政府搭台、社会参与”模式,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充分激发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推进“智治”支撑,强化基层治理助推力。充分发挥新媒体、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助推剂”作用,持续推进综治中心、雪亮工程、智慧乡村、智慧社区、智慧小区建设。加大推广使用微信、微博、政务服务终端、“四川微法院”、物业APP、“随手调”、“宜解纷”等新时代媒体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用智能化“小程序”解决“大事情”;加快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推动治安防控更加精准、高效。(作者:雷茂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