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鳖的死局:寿命超70年、受印度人保护,如今却化身“毒物”?
在印度的传统文化中,恒河鳖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动物,被专门饲养在圣殿的池塘中,吃喝不愁,长得又大又肥。
而在印度的自然水域中,也没有人会专门捕捞并食用恒河鳖,这导致恒河鳖的数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迅速增长,印度河、恒河的局部河段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
恒河鳖是典型的长寿物种,自然寿命超过70年,最高可达百年。和国内的中华鳖相比,恒河鳖体型更大,体长能达到100公分,形似锅盖。在国内,恒河鳖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水生动物,数量非常稀少,这和印度的泛滥形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泛滥的恒河鳖
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祥地,全流域占印度国土面积的26.3%。恒河流域生活着4亿人口,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恒河的水质非常肥沃,鱼类资源也比较丰富。据资料记载,整个恒河流域共有350多种鱼类,其中不乏特有物种。
恒河渔民
不过,和国内的长江、黄河一样,印度恒河的渔业资源也同样面临着过度捕捞的威胁。在阿拉哈巴德地区,当地鲤科鱼类的捕捞量从上世纪60年代的424吨逐渐下降到了本世纪初的38吨,鲶鱼的捕捞量也从原先的200多吨下降到了40吨,资源衰退非常明显。
与鱼类资源减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恒河鳖的数量却在与日俱增,由于繁殖几乎不受控制,局部河段已经达到了失控的状态。
恒河流域还生活着恒河鳄这种顶级的肉食性动物。不过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恒河鳄的数量已经大幅下降。在2007年,恒河鳄还被列进了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生存状态为“极危”(CR)。再考虑到地理分布问题,恒河鳄并不会对恒河鳖的泛滥起到抑制作用。换言之,恒河鳖在自然状态下几乎没有天敌,可以肆意繁殖。
恒河鳖的具体数量虽然无从统计,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恒河鳖已经成为恒河流域最常见的水生动物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恒河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人为特意放生的,很多印度教徒会特意用面食投喂,这导致恒河鳖不仅不怕人,而且个个长得膘肥体壮。
恒河鳖为何会变成“毒物”?
恒河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六大河流之一,这一点是世界公认的。
和印度的水葬传统比起来,上百万人的集体沐浴都算是小事。每逢疫情大流行,恒河每天要火化成千上万具尸体,死亡牲畜的尸体也被投放到了河中,这些都是恒河鳖的食物来源。
在自然情况下,恒河鳖以水生植物、鱼虾、两栖动物为食,但也会摄食动物腐肉,属于杂食性动物。即便不考虑印度的宗教文化,恒河鳖也不适合食用,其品质必然会受到水质环境的直接影响,水质越脏,所含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2012年,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ICMR)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恒河水中有很多致命的污染物质,这导致生活在北方邦、比哈尔邦以及孟加拉邦的居民比其他地区更容易患上癌症。
这一结论并非耸人听闻。在后续的调查中,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证实了这一说法,恒河中确实存在富含重金属和致癌的化学物质。尽管这一结果已经提交给了印度的卫生部,但面对源源不断的污水排放,印度的官员表示还是无力整治“恒河病”。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恒河鳖自然也就成了“毒物”。鳖类动物对恶劣的水质通常都具有很强的耐受能力,而根据食物链的富集效应,物种所处的营养级越高,体内的毒素含量就越高。恒河鳖处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如果把食腐这一因素也考虑进去,实际的营养级还会更高,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含量自然不容小觑。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某些印度的商人还曾试图把恒河鳖卖到中国,从中赚取巨大利润。“算盘”打得挺好,但在外来物种防控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这种“伎俩”也只不过是妄想罢了。
在中国,有人用恒河鳖“以次充好”
在国内,中华鳖是最火爆的鳖类养殖品种,其次是佛罗里达鳖。自古以来,中华鳖都被认为是滋补佳品,价格不菲。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养殖技术获得突破,中华鳖的养殖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产量居世界之首。
大规格中华鳖
从过去到现在,中华鳖的热度居高不下,巨大的经济效益促使很多人利用其他鳖种来冒充中国鳖。据南京水产良种场的高级工程师介绍,以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外国鳖有很多都是印度的恒河鳖,最大的能长到脸盆那么大,但是肉质粗糙,口感差,营养价值也比不上中华鳖。
恒河鳖的经济价值并不高,冒充中华鳖实属“以次充好”。不过从外观上看,两者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中华鳖的裙边多,恒河鳖则很少;中华鳖的背部很薄,恒河鳖的背部则很厚。抓住这两点特征,就能轻松将这两种鳖区分开来。
小规格恒河鳖
虽然国内野生的恒河鳖数量很少,但是从国外引进这一物种,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首先,恒河鳖并不是中国的本土物种,存在较高的入侵风险。如果从国外引进,很有可能带来新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对本土物种具有潜在威胁;
其次,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段,恒河鳖都能自然繁殖,尤其是在冬季,雌鳖的产卵量能达到40~50枚左右,繁殖力惊人;
最后,引入外来物种的目的无非就是用于养殖,而恒河鳖的食用性能确实乏善可陈,没有明显的优势,远不如佛罗里达鳖和本土的中华鳖。从这一点来看,恒河鳖也没有引入的必要。
佛罗里达鳖(国内养殖品种)
结语
恒河鳖在恒河流域站稳脚跟、成功“上位”,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印度人对此却乐此不疲。恒河鳖能消化掉一部分腐肉,对于改善恒河的生态环境确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也使得恒河鳖成了名副其实的“毒物”。
在中国,大部分鳖类动物都被无差别地带上了“养生”、“大补”的高帽子,市场热度一直很高,价格也高于大部分淡水鱼。但是对于印度的恒河鳖,不仅不宜食用,而且后患无穷,并不在利用和开发的选项里。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慎重考量,加大把关力度,严防入侵性的外来物种流入,这是对原生生态最基本的保护。
对于泛滥的恒河鳖,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三农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