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美玉】——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兽面牌饰、玉笄鉴赏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殷墟妇好墓 · 玉兽面牌饰
玉兽面牌饰线图
此件商代晚期玉兽面牌饰长46.9毫米,宽35.3毫米,厚1.9-5.4毫米,重量为19.7克,未受沁部位硬度为6-6.5莫氏度。经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仪检测,确认材质为透闪石,可能是甘肃料。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玉兽面牌饰为青白色玉,可见絮状物,半透光。器身局部有糖色沁。兽面呈弧形,上端弧度较大,下端弧度较小,两侧雕出四个牙状扉棱。兽首正面凸,雕出兽面的细部,大臣字形眼,双角伸向两侧略上勾,两角间内凹,牛鼻,两侧有须向上飘,口大张,露出上下各一对獠牙。
一侧的上下扉棱上各钻有一个孔,另一侧只在上端钻一小孔。兽面额间有菱形纹饰,菱形下方是左右对称的勾形纹。器物的背面光滑,未雕纹饰,但扉棱位置有数处打孔的痕迹,其中一孔痕位于器侧中部位置,另一孔痕位于器侧下端位置,上端钻透的钻周围也有两处孔痕。从造型看,此兽面可能是镶嵌其他器物上的饰物,三个小孔可以穿系、固定。
知识拓展
妇好墓的出土文物有一个特点,是想人之不敢想,出人之所未闻!好像打破窠臼,不落俗套,惊世骇俗的效果,正是妇好所追求的。从体量冠绝古今的大钺,到逼真深入发肤的玉人,妇好的遗物从来不乏让人五体投地而又情不自禁的魔力,当然,集万千宠爱和无上权力于一身的妇好,自该拥有不同凡响的琳琅世界。
这只玉雕兽面就是这样,若不是亲眼所见,又怎能想象它的鬼斧神工?商代制玉,基本不见太多圆雕和浮雕的作品,这种弧面制作更是少有同物。弧形玉片,对做工和玉料的要求都很苛刻,可是其艺术表现力却惊人,立体感扑面而来,这样来表现兽面,不是很精彩吗,让人拍案叫绝。
再说这兽面纹,雕琢之精细也是有些不可思议,臣字眼、大阔鼻、獠牙、卷角和两边须发,一笔一划毫无偏差,眼周圆圈的琢磨就像是圆规的杰作。这样的兽面,在制作稍粗的青铜器上都不可求得,更不要说在玉器上见到,想象一下将它戴在胸前或额头上,何等威风。在商周纹饰体系中,影响最广,魅力最大的,就属兽面纹了。
古玉上见兽面的例子非常少,大概一是因为雕琢难度大,二是因为兽面较为凶猛威严,似乎与玉的通灵之气不相符合,所以我们见到的这块弧面兽首玉件,真是稀世之宝。
殷墟妇好墓 · 玉笄
图
妇好墓出土 玉笄
此件商代晚期玉笄长132.1毫米,宽9.4毫米,厚2.6-10.7毫米,重量为23.1克,未受沁部位硬度为6-6.5莫氏度。经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仪检测,确认材质为透闪石,可能是甘肃料。
局部放大图
玉笄玉质呈青白色,可见絮状物,微透光。器身局部有土色沁及蚂蚁脚状次生变化。器形呈扁圆柱体。上部呈圆锥状,顶端收成尖圆状,上饰两道凸弦纹。器身中部及以下横断面呈方形,上饰三组花瓣纹。最下端成扁榫状,上一小穿孔,已残。
知识拓展
总角嘤嘤,嬉戏山林;垂髫韬韬,载歌载吟。
及笄盈盈,伊人水畔;弱冠潇潇,乾坤初瞑。
中国古人的日子过得形象隽永,用发式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从总角小儿到垂髫之年,由及笄乃至弱冠,方算成人,可以修身齐家或者行走天下去了。及笄之年是个好年头,美好青春活灵活现在簪子上。
女子年有十五便可及笄,头上戴了簪钗,束起鬓发,所谓“初挽云鬟,便学歌舞”,再不是黄毛小儿,娉婷姿态可与杨柳比娇。《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仪礼·士昏礼》言:“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从“礼”形成之初起,笄就是一件重要象征物,代表人生初成。
笄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的用具,历史非常悠久,在石器时代已经相当普遍,后来纵贯数千年,中国风的文化符号就和这笄密不可分了。石器时代的笄多是骨、角、石质,长锥形或扁条形,实用性的诉求占了上风。越往后发展,笄的样貌越发复杂,装饰性的需求彰显出来,艺术源于生活,笄是最好的证明。
西朱封出土 玉笄
汉唐及之后,笄演变成各种装饰华美的簪子,以金银为材料,装饰百宝翠玉,镂雕各种花色,品类繁多,美不胜收。关于笄的文艺情调也催生出来,“玉搔头”这样的美称广泛流传,还有一步一摇曳的步摇,走起路来动摇微风发,都是笄的功劳。说回先秦时代,笄也已经具备我们想象不到的美轮美奂,妇好的玉笄如此,山东临朐西朱封出土的一件龙山文化玉笄更是惊人。好像在文明初成的时代,头发上的精致就已经具备了后现代的精神,我们自可想象这其中韵味。
版权声明:文字及图片、视频版权属每天美玉及古玉研究联合工作室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