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的历史上看,他们的重大决策通常是大胆而快速的
去年早些时候,日本说: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也许可以把核废料倒进太平洋。当时外界的反应只是惊讶而已,大都认为这可能只是某个政客酒后之言。所以都没往心里去,并渐渐忽略了这件事。
哪知最近日本政府一本正经地宣布:我们已经决定了,将核废料排进太平洋。世界哗然,原来他们是认真的。就像是经过严肃论证,有序推进,最终慎重地作出决定。
此消息一出,邻近国家强烈反对,日本国民也不支持,渔业协会更不赞成。核废料入海,其危害性是不可预见的,而且是深远的。有句方言:捅烂天不补。是说胆子太大,闯下大祸后又无力承担责任。如今的日本,就有点这个意思。
但是,如果去日本的历史上看,他们的重大决策通常是大胆而快速的。
一顿酒,日本人打开了国门
1853年7月8日,美国准将佩里将全副武装的军舰开到了江户湾。他此行的目的是要日本打开国门,跟美国搞贸易。但见过世面的佩里却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事儿我该跟谁谈?日本最高决策者是谁?
天皇地位最高,居住在京都。但天皇没有实权。真正的掌权者是住在江户的幕府将军。天皇是精神领袖,负责承继天意。世俗的领导者,必经天皇的承认,才具有合法性。这与中国汉朝时期不同,汉朝的皇帝,天人合一,精神与世俗集于一身,皇帝是绝对的决策者。在此时的日本,名义上国家是属于天皇的,但管理权却属于将军。日本官僚政治的割裂性从此时便存在了。
后来,幕府接待了佩里。美国船坚炮利,实力绝对压制,打肯定打不过。当时的德川幕府并没有思考多久,便备好宴席,官员们与佩里痛饮香槟威士忌,酒后他们搂着佩里的肩膀,真诚地说:日本美利坚,两国一心!很快签订了一份《日本亲善条约》这标志日本向美国打开了通商口岸。
藩阀政治,重大决策更没人负责了
德川幕府时期,武士地位最高。那些高级武士将自身利益与幕府捆绑,他们是幕府的坚定支持者。与之相反,下等武士却一直不满于幕府的统治。这些下等武士来自割据的四强藩:长州,萨摩,肥前,土佐。
德川幕府与美国人建立了“友谊”,四强藩看到了机会。他们将之称为丧权辱国。长州与萨摩两藩,以此为理由,率先发难,双方明牌。此时,一封天皇密敕,给了倒幕派藩主巨大支持。15岁的明治天皇在这封诏书中要求幕府归还权力,宣称“王道复古”。这类似于汉献帝的衣带诏。随后,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被赶下台,明治天皇移驾江户。此后明治维新成功,标志着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明治维新后,藩阀和资本家取代武士阶级掌握了权力。天皇仍然是国家的象征。军部并不忠于文官政府,而是效忠天皇。意思就是军部可以随时借天皇之名,废掉内阁,或者不听内阁指挥。同时,内阁各省之间,也是谁也不服谁,平行施政,时常作出互相矛盾的行为。由此形成了多头制,轮流掌权,国家没有一个绝对权力的控制者。
这种政治生态之下,其割裂性越发明显。谁都能做决策,谁都敢做决策,谁都可以逃避责任。像脱亚入欧,发动战争这些大事儿,日本都特别敢干,特别敢于做动作。究其原因,无非任何人在事后都不担首责。
比如二战审判,天皇可以说我没权,没实力发动战争;内阁可以说,我们不是这样想的,是军部激进;军部却说,我们为天皇而战。就是这样,每个人都参与了,但每个人都觉得这事儿不是自己的主意。如此,公开宣布倾倒核废料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也没那么难了。
再看当年抗战爆发与太平洋战争,其实有着很多耐人思考的问题。
平常,从院校历史到网络、茶坊历史,每当谈及抗战和二战的日本战略,统统的,似乎都很着迷研讨日本当年的北上和南下战略。
然而,这确实是一个误区。
当时的日本经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一次大战几个阶段顺风顺水的发展,虽然跻身世界列强,号称军事大国,但是,其工业基础毕竟不如老牌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过勉强相当于欧美二流国家。
日本缺乏海外殖民地资源,本身也极为匮缺军事物资,整体国力无法支撑长期的战争。是以,如是抗战一旦全面化,日本凭借优势的工业、经济及军事力量虽然可以短期在中国战场占尽上风,但随着其入侵深入华中腹地,战区广袤,战线漫长,日军可以集中用于作战的兵力、后勤保障等等毕竟有限,在受到广袤空间和未知时间的充分稀释之后,日本军势必然捉襟见肘。
战争一旦形成如此态势,日本必将陷入战争泥潭,举步维艰。
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看清楚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日本的顶层决策者们必然也可以看到。
否则,日本自发动全面侵华开始,也不会将践行速战决胜,逼华和谈这一策略贯穿八年始终。
然而,日本终究没有估计到中日军力比较之外的其它客观因素会对战争产生的如此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自1937年夏秋爆发中日全面战争,到武汉会战和广州会战,仅仅不过一年,国力、军力强过中国太多的日本势如破竹攻入华中,在付出极大的兵员、物资消耗代价之后,却再难取得抗战初期如七七事变、淞沪事变这类的决定性胜利。
进入1939年,中日战争即进入相持阶段。
如此窘困之下,这时的日本疲于中国战场,再要想抽空北上南下,根本就是有心无力。
——可见学究们闭门构想这段历史的日军北上南下的雄心勃勃的课题,可能纯属天马行空的想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