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 · PEOPLE | 张敢:厚积薄发 通才达识
看书、编书、教学、实践……
张敢忙于教研、沉浸在书籍和
艺术中的日常充实而丰富。
他的著作、他的课程、他的作品,
让我们看到一个学者的厚积薄发和通才达识。
而他在忙碌与紧凑中展现出的从容,
他在娓娓道来时带着的温和与儒雅,
也让我们感受到其人如其作品那般的纯粹与通透。
与艺术偶遇
人的一生有很多偶然,这些偶然叠加起来又变成了一种必然。成为一位美术史学家对于张敢来说就是既偶然又必然的结果。
张敢出身于20 世纪60 年代末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历史学家,在家学渊源的耳濡目染之下,他从小对历史就特别感兴趣,而历史之外他最喜欢的就是绘画了。从小学到高中,绘画一直是张敢兴趣所在,但彼时他既没有把这当成一项追求,也没有成为艺术家的梦想,他总觉得如果太过正儿八经就会消磨兴趣,画得开心就好。
美术史论专家、清华美院教授:张敢
不过,也许命运注定要让他踏上艺术这条道路,于是悄悄地埋下了伏笔。某日,张敢父亲的大学同学从武汉出差北京,顺便来拜访老同学,聊着聊着就谈起孩子考大学的方向问题,在得知张敢喜欢历史和绘画之后,她提议:“何不学美术史呢!”那时,父亲这位同学的儿子正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美术史大四课程,于是两位长辈便带着张敢到学院拜访,就此定下考学的方向。
河马威廉原型
纸本水彩15cm×21.2cm
2017年7月16日
“当时美术史这个学科和专业的宣传的力度是不够的,大众很少有机会了解这个专业,如果不是这样的机缘我也不会考美术史。”回忆起来,张敢不无感叹,那时介绍这个专业的书籍很少,广州美术学院迟轲教授的《西方美术史话》是很多学子的启蒙教材,关于西方艺术的一些基本的了解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手稿,纸本钢笔24.2cm×25cm
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张敢一路攻读下来,毕业后顺理成章地留任母校,并从事西方美术史的研究。2002 年,他调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专注于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研究,担任博士生导师的同时,也成为《清华美术》主编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画画又成为他繁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之余调节身心的方式。
手稿,纸本钢笔25.8cm×17cm
平淡而天真
从少年时期开始,张敢就不曾放下过画笔。在他走上艺术史研究这条道路之后,原本只是兴趣的绘画成为帮助他理解艺术家思考和创作的重要途径。很多人只知张敢是一位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艺术史学者,对他的绘画作品了解甚少,直到2018 年12 月他的第一个展览“我喜爱的世界”开幕,大家才惊觉他对画画的探索与追求。
劫夺欧罗巴的朱庇特
纸本水彩41cm×31cm
2018年7月13日
展览呈现了张敢展前近两年来创作的56 件动物水彩画和速写作品。他笔下的这些动物来自日常生活、美术史或神话传说,形象十分纯净,很天然,没有太多人为赋予的寓意和观念,哪怕是取材自历史遗迹中的动物形象,也没有给人沉重的感觉,只觉单纯而充满灵性。“很干净,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繁缛的技法,很通透。”艺术家武艺如是评价道。
梦貘,纸本水彩21.2cm×15cm
2017年9月2日
作为张敢的多年好友和这次个展的策展人,武艺可以说是最了解张敢的性情与创作的人,他说:“张敢另辟蹊径,绕开了观念的束缚而直接感受客观世界带给他的美妙,用最单纯的手法描绘他最喜欢的世界,而这种半生游历归来依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天真’才最动人。”
这让我想起蒋勋《我最爱北宋的平淡天真》文中的一句话:“雄壮是一种美,可是微小也是一种美,没有人规定雄壮的美会影响到微小的美。'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可以是一种美,宋代画家画的一片叶子上的草虫,也是一种美。”我想,他所描述的美,也许正与张敢想要表达的世界相契合。
小猫雕像,纸本水彩16.2cm×12.2cm
2018年1月25日
张敢作品透露出的简单而纯粹的气息,应该是他常年身在学院,一心沉浸于教学和研究中浸染出来的。绘画于他而言,除了是一种执着的热爱与追求,也是一种最好的生活调剂,每当读书很累的时候,他就会拿起画笔随手画点儿什么。也许正是这种闲适的状态让他的作品更具有丰富的叙事内涵和情感体验。如他的导师邵大箴先生所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绘画中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有着独特的情境、格调与味道,向观众们传递了一种纯粹而愉快的享受。”
旱宝,纸本水彩21.2cm×15cm
2017年7月4日
创作除了是张敢自幼的热爱之外,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艺术史家对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态度。“如果一个人不能阅读,不会写东西,怎么去研究文学和文学史呢?如果一个人完全不通音律,又怎么能谈论音乐?同样,如果不实际画一画,怎么做美术史研究呢?事实上,进入现代主义以后,甚至产生了'反技术’的观点,说技术不重要,观念才最重要。但是观念必须通过视觉图像来表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术仍然非常重要,作品的美恰恰在于技术材料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如果没有体会过,只从书本文献去了解,就很难知道它的魅力,谈起来总感觉像隔靴搔痒。”他徐徐道来。
忙于教研的日常
当然,张敢的主要精力还是在艺术史的研究和教学上,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西方基督教美术史、欧洲文艺复兴美术、西方现当代美术史以及当代中国美术批评;讲授的课程包括文艺复兴美术研究、西方现当代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专业写作、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等。他的著作除了《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研究》《欧洲19 世纪美术:世纪末与现代艺术的兴起》《中外美术简史》这样专业性很强的书以外,还为普通艺术爱好者编著了如《幽默插画》《美术鉴赏》《写给孩子的艺术史》丛书、《外国美术史简编》等通识类艺术书籍。
张敢、李云编著《外国美术史简编》(左)
张敢主编《写给孩子的艺术史 齐白石》(右)
2020 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阻断了各行各业外出交流与学习的步伐,常年往返欧洲了解西方艺术的张敢自然也受到影响,谈及这对工作的阻滞他不无感叹:“艺术史的研究脱离不开原作,有很多人认为,在当下这个信息和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还需要看原作吗,看看虚拟博物馆不就行了吗?但其实不然,原作的色彩、笔触,以及一些微妙的细节,还有画幅的尺度……这些都能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仅看线上图片是无法比拟的。”
不过,虽然物理的阻隔对张敢的研究造成了一些影响,但在此期间,发达的互联网却大大地扩展了他的教学对象范围,并提升了他这门课程的影响力。除了那些高校美术学院的学生之外,在哔哩哔哩(简称B 站)这样年轻人聚集的视频网站上,很多艺术爱好者也因为他讲课的视频内容成为了他的忠实粉丝。唯一令他有些介意的是,B 站上的讲座视频都是没有版权的内容。好消息是,目前正版的课程已经在三联中读的“艺术学人”上线。还有,苏富比艺术学院全球在线课程的“艺术史:核心概念”系列也在今年3 月上线了,张敢是其中唯一的中方老师。
张敢主编《写给孩子的艺术史 扬州八怪》(左)
张敢、李云编著《外国美术简史》(右)
“艺术史:核心概念”系列的课程主要针对亚洲学生,讲解中西方艺术史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梳理其中的一些思潮和观念。在其中,张敢用两节课的时间简洁地为学生梳理出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为大家介绍中国画的特点,并特别讲解中国画如何面对西方艺术的冲击。
张敢所著《欧洲19世纪美术:世纪末与现代艺术的兴起》(左)
张敢主编《写给孩子的艺术史 中国古代音乐故事》(右)
与苏富比艺术学院的渊源其实可以追溯至 2014 年,那时,张敢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谢绮红老师一起前往伦敦商讨合作事宜。2015 年,清华 - 苏富比“艺术管理硕士”学位项目在清华大学开学,这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及苏富比艺术学院联合推出的项目,也是国内目前首个且唯一受中国教育部认证的跨学科、跨系别的艺术管理硕士学位项目。而今年推出的“艺术史:核心概念”系列课程普及性更强,学生如果通过这个系列的学习对整个项目产生更多的兴趣,愿意继续深造,还有机会进入后续的研究生课程。
张敢主编,美术鉴赏,普通高中教科书(左)
张敢编著《外国美术史简编》(右)
线上或线下,著书或讲课,张敢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美术史,尤其是西方美术史。因为在当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已经融合了大量来自西方文化的内容,了解西方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和艺术。“在今天,做外国美术史研究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他坚定地说。
文 /栩栩、VIVIAN
人物摄影 / 凌伯郡
图 / 被访者提供
编辑 / 石薇薇
新媒体执行 / JESSICA
责编 / LE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