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是拳艺的灵魂
“味”是拳艺的灵魂
何谓好拳?
答曰:“经久耐看的拳就好,越看越好看的拳就更好。”。
先师在世时,常捋着银髯,笑着说:“习武之君子,当细细之玩味”。
看一个玩字,说尽拳的修为途径。熟能生巧,巧能生化!化于自身,与自身融为一体,自然动若游龙,您说好吗?
“好拳百看而不厌,好友久交不会变。”
怎么又“耐看”“好看”?
答曰:“有味的拳就好看,味浓的拳就耐看。”有“味”的拳即谓之拳艺,无“味”的拳只是在打拳。打拳是表演的,无须讲究什么“味”。然,拳艺的实质是艺术,必讲究其“味”,即“拳味”。这种“味”能使人“赏心”,能使人提高修养,增强心理素质,这种“味”就是拳艺的灵魂。
(一)何 谓 拳 味
平素我们常说:“这道菜有味、好吃!”甚至说:“津津有味!”凡是吃的都讲究“口味”。平素我们也常讲,“这篇文章写得有味”,“某某人说话真有味”,“昨天我们在柳树林玩得真有味”,甚至表扬或批评人也离不开这个“味” 字,诸如,“某某人懂味”,“某某人真不懂味”,如此等等。
“味”,能刺激人的感官神经,使人产生赏心、悦目、愉快、兴奋的感觉,如甜味、香味、意味之类的“味”;或使人产生恶心、刺眼、悲哀、苦恼的感觉,如苦味、臭味、涩味等等。
“吃”,离不开“味”,饭菜要有味才好吃;“玩”,离不开“味”,有人打麻将打得津津有味,甚至是废寝忘餐;“穿”,也讲究“味”,“某某人打扮得出味”,“ 某某人走路一扭一扭的,没一点男人味”。在人生当中,似乎离不开“味”。在文化中也离不开这个“味”。
这个味,那个味,到底何谓“味”?舌头能辨别的谓之“滋味”,如酸、甜、苦、辣、涩等;鼻子能辨别的谓之“气味”,如香、臭味;心灵能感悟得到的谓之“意味”,这种“味”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所以人们常以滋味来比喻,好的感悟用“甜”来比,不好的感悟用“苦”来比,一些尴尬事用“酸”来比。
拳艺讲究的“味”,既不是“甜”,也不是“酸”,而是一种“意味”,一种“情调”,一种“趣味”。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一个人在行拳,犹如在“陆地上游泳”,能使你在精神上产生“愉悦”的感觉,“亢奋”的心理,不但“悦目”,而且“赏心”,甚至无法用语言来直接表达这种“愉悦”的味,这种“兴奋”的心,只能用一些玄妙的比喻来表示这种感悟的赞叹。诸如,“行云流水”,“矫若游龙”,“英姿飒爽”,“身轻如燕”等等。这种赞美而且还往往是“书不尽意”,给欣赏者留有充分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一套耐看的拳术行走下来,总是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欣赏者,能刺激你的心灵,使你产生种种感悟、种种联想、种种味道。这种种“味”,就是拳艺的“意境”。
关于“意境”这个词,我瞎理解——
“意,是思想;境,是境界。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艺术家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
拳艺上的“意境”就是心与手、法与意、形与神的完美统一,这种统一就产生出各式各样的“味”,诸如“意味”、“趣味”、“ 情味”、“风味”、“品味”、“韵味”、“雅味”等等,也就是 一种“拳味”。
心意拳取拳名为心意,有其深层次的含义的,除了生理、技击意义上的涵义外 ,还有诸如什么“风神”、“风韵”、“风骨”、“气韵”、“神采”、“ 风采”、“品味”等等,都是指“意境”,也就是拳艺的那个“味”。
不信?请看在这方面道行深厚者,一丝眼光掠过,给人以摄魂之感!
总而言之,“意”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核心,凡是诗、书、画、文、印无不以其“意” 为极诣。“文”“武”隔行不隔理,拳艺亦然!有“意”则成拳,有“意”则有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