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常庄村红色之旅考察漫记 2024-04-20 17:52:11 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常庄村是有四千多人的大村子,颜氏和赵氏两大家族自明朝初期至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安居乐业。时光跨越数百年,历经沧桑,至今整个村保存了众多的明、清古民宅,保持着原生状态,对于研究清代中晚期民俗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这里被评为山东省“乡村记忆文化遗产单位”“山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号称“鲁西的小西北坡”,堪称“鲁西第一古民居群”。有关该村的红色文化,主要和八路军东进支队发生过密切交集。 根据中共中央安排,1939年3月,八路军115师一支主力改编成东进支队进驻山东,当时有几千人驻扎在以常庄村为核心的附近区域,师首长罗荣桓、陈光都在此工作、居住,东进支队司令部、鲁西军政委员会两个军政首脑机关均安营在此,可以说,1939年有数月时间,这里是山东抗战的一面旗帜,为这座古老村落增添了丰厚的红色记忆!2021年5月2日8时,我们从县城出发,跟随著名文化学者颜建国老师到梦寐已久的革命圣地——常庄村,进行八路军115东进支队的红色研学活动。8:30分,我们驱车来到常庄村村口,原常庄东寨门的两侧立着“常庄古居民建筑群”和“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单位常庄村”两块大理石石碑,在遗迹尚存的护寨河畔,常庄三村的赵支书和颜老师一起给我们初步讲解了该村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让我们对常庄村有了初步了解与感知。随后,赵书记支书引领我们去瞻仰师首长罗荣桓、陈光的办公和居住场所,他边走边给我们讲解常庄古民居群的历史渊源,让我们知道古民居群包括常庄寨、颜氏南院和北院老宅及其他建筑;常庄寨是清乾隆年间修建的,东、南、西三面是20多米高、宽80cm的石料墙,北面是高3米上面可以跑马的石墙,这是抵御敌人入侵的保护工事,可惜没有保留下来,仅仅在原北寨门处遗存一段寨墙。东进支队之所以选择驻扎,就是因为这牢固的寨墙和村内高大的青石民居,是退可守、战可出的有利工事。 村内一排排古建筑,错落有致,青砖青瓦,或石灰岩块石墙体,青砖屋檐,门窗青砖拱顶,门窗上面刻有精致的木雕,分别是花、鸟、兽等图案,窗户上面是古式砖瓦装饰,高大的房檐上镶嵌着石雕水溜子(雨水槽),木、石、砖雕俯仰可见,技艺精湛,体现了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我们很快来到了东进支队司令部旧址——颜家窟窿门大院,在大门左侧,树立着“东进支队司令部办公室旧址”大理石石碑,碑体背面记载着东进支队驻扎东平的经过统一以后又从此处转移到了临沂。东进支队入住常庄后,司令部办公室就设在这儿,陈光、罗荣桓两位师首长一起,领导整个鲁西地区的工作,现在除了六间青石房外,还完整保存着常常的地下通道,只是参谋处的房子已经拆除,缺少了司令部的威严与完整,成为参观者的心痛与遗憾。常庄隐藏了80年的革命史,随着东进支队的司令部办公室等一些革命遗址的开发,那些牺牲在这儿的无名烈士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将逐渐揭开了面纱,受我辈瞻仰,为后人传颂。血写的历史,将唤醒人们沉睡的记忆,让我们知道那些为国赴难从不回头的人。考察结束,我的心里感慨万千,一百年以来,在最危难的关头,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励精图治,挺起脊梁,奋发图强,创造出一个个耀眼的奇迹!作为新时代的年青一代,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继承革命遗志,坚定信仰,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奋发向上,不断续写新的辉煌,让英烈们知道,他们为之奋斗的梦想就是今天大众幸福和美的日子。我建议有关部门重视常庄古居宅保护,要更好地予以保护开发,让后人知道在鲁西东平,曾有过一方血染的红色土地。 赞 (0) 相关推荐 八十万人上书罗荣桓,要他杀此人,死后百姓庆祝,到底是谁 小编会在评论区等你们哦,欢迎你们尽情吐槽,么么哒!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名字],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938年11月下旬,国民党政府为加强其在日军后方的力量,限制共产党的抗日武装发展,设 ... 抗战时的抱犊崮:八路军主力在山东的首个根据地 1939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在罗荣桓.陈光率领下,挺进鲁南临沂市兰陵县抱犊崮山区,开辟了八路军主力在山东的第一块根据地. 如今被誉为七十二崮之首的抱犊崮郁郁葱葱 当时的抱犊崮山区在行政区划上 ... 【红色经典】血战!血战!誓死不屈 抗日英雄事迹 从1938年10月起,为捕杀抗日力量,敌人开始对胶济铁路以北的淄博地区进行"扫荡".胶济铁路沿线的日军第七师团铃木联队集中3000余兵力,配属飞机.大炮.汽车.骑兵若 ... 东平常庄的红色密码探究报告 [摘要] "五一"假期期间,我和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前往东平县党史教育基地--东进支队司令部办公室旧址所在地常庄进行红色之旅考察探究,同时对该村的明清古民居进行了深入探访,学到了一些 ... 体验先辈牺牲,珍惜幸福生活—东平常庄红色之旅研学散记 5月2日,我随中学生考察团参加了115师红色之旅研学行,有幸聆听了颜老师对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和鲁西军政委员会旧址的详细介绍,并亲身体验了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的建立所做出的诸多努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 ... 颜建国:东平常庄大圈门的红色过客——黄励 [建国说史] [核心提示]黄励,从古老的大圈门走过,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还是一段饱含温度的坚硬故事,刺痛今天,也战栗一颗颗瞩望的织网心-- 当我们把"黄励故居"的铜牌挂在大圈门右边的 ... 颜建国:东平常庄大圈门的红色过客—张秋桥 [建国说史] 在1939年春,东进支队驻扎常庄时,张秋桥才20虚岁,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 张秋桥是山东省巨野县人,1920年出生.他在济南读齐光中学时,大体和东平四区区长北师大毕业生尹鼎祚在此任 ... 颜建国:东平常庄别楞门的红色过客—赵镈 [建国说史] 在1939年春天鲁西区党委驻守常庄的几位负责人中,担任组织部长一职的赵镈是留踪最多的,也是让后人知道后最为嘘唏不已的一个. 赵镈,1906年出生,陕西省府谷县人.1919年赵镈离开家乡到 ... 颜建国:东平常庄别楞门的红色过客—徐运北 [建国说史] 1939年1月,为了统一领导鲁西党的工作,北方局决定决定撤销徐运北.赵健民.赵伊坪领导的鲁西特委和段君毅.万里.袁振领导的泰西特委,成立鲁西区党委,由张霖之任书记,赵镈任组织部长,朱则民 ... 颜建国:东平常庄别楞门的红色过客—段君毅 [建国说史] 1939年3月13日东进支队进驻常庄时,因为驻地属于中共泰西特委,许多工作需要泰西特委和东平县委协调,因此任泰西特委书记的段君毅成为联系军地双方的关键人物之一. 段君毅,1910年生,山 ... 颜建国:东平常庄旗杆门的红色过客—任仲夷 [建国说史] 如果不是东进支队到常庄后,对山东纵队六支队给予整编, 任六支队军政干部学校校长的任仲夷就不会有在旗杆门居住的经历. 任仲夷,1914年9月生,河北省威县人.1928年秋, 任仲夷考入河北 ... 颜建国:东平常庄旗杆门的红色过客—孙光 [建国说史] 1938年5月11日,延安派出的赴泰西创建根据地的郭洪涛和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的张北华见面,决定根据中央指示,成立泰西特委,统一领导泰西的抗日武装,几经商议,在边家院镇北仇村小学内正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