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艰难 不惟一死 | 蕨根粉·早茶夜读

文  |  蕨根粉
猜对了,我就告诉你
“岁去冰未已,春来雁不还。”——题记
前几天搬家,不免动辄得“旧”。其间开启了一只封存十年(随我一路辗转海淀丰台朝阳西城东城)的纸箱,虽然大略记得是些学生时代留存的故纸,真的一一翻检起许多字面意义的“压箱底”劳什子,也还是有些一惊一乍。其中有认真勾勾画画过的法条,圈着重点词,标注着要义(“踩分点”)。最密密圈圈的是一部宪法条文,曾逐条默识于心,努力于从.txt到.exe。还有几份《南方周末》,多半是有关注的学者专栏或访谈,又或是关注的时政与学术话题,所以兢兢业业留下来。其中一份有大字号的标题的整版报道,是关于最高法院拟收回死刑复核权,强调慎用死刑的司法宗旨。那是2005年3月31日,星期四,《南方周末》的出刊日。

死刑复核权于2006年正式收复于最高法院;2014年《南方周末》还曾做过一次“收复八年”的专题回顾,但我在2013年的新年献词之后已经没再关注过这份报纸了;而我对死刑问题的关注,也随着聂树斌案的终于重审,仿佛诚恳追了多年的美剧终于走到完结篇——那之后,虽然偶有相关新闻出来会打望几眼,也只似可看可不看的番外篇吧:个案常新,结论如故。

其中有认真勾勾画画过的法条

死刑,是一个法律概念,背后牵涉荦荦大端却不止于法律问题。从逻辑上掰扯开说,首先是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看待仇恨(复仇),如何看待正义,如何看待自由,如何看待公权力;再往个案中降落,也取决于每个人更多地代入(可能被错判的)罪犯、(悲惨无辜的)受害方(包括受害人家属、亲友等),抑或用的是法律职业中控辩审的哪一方站位——一个为《肖申克的救赎》结尾男主角徜徉在蓝天碧海间欢享久违自由而感动的观众,也可能在各种杀妻案的罪犯终于被执行死刑的新闻中感叹“正义虽迟必到”。尽管这其中每一个因素都可能是“变量”,但生命本身的有限性(无论最终下毒手的是谁——天灾、人祸抑或时间本身,人总之是有死掉的一天)与死亡的不可推翻性(毕竟耶稣复活的经历很难复制粘贴)则是确凿事实(常量)。窃以为,如此把死刑拆解并抽象成一组价值序列和逻辑结构之后,得出各自(此处“各自”二字应有着重号)相对稳定的结论是可能的——本质上,对死刑的观念与态度,是一种伦理问题的各自站位,即便在底线共识与文明认同的同一框架下,坐标位置怕也难求一致。譬如我,大概经历过一些不太艰难的理论梳理与价值博弈,就站在了废死一派(方向感是明确的,余下只是技术与节奏)。就我个人而言,支持废死最重要的逻辑与价值支点基本完全来自贝卡利亚。他在《论犯罪与刑罚》中说,真正有强大威慑作用的“极刑”不是死刑,而是(真正)长期的自由刑。所以长期的劳役犯比死囚得到的惩罚要严重酷烈得多。我几乎第一时间全盘接受了贝卡利亚的逻辑(此处亦可@斐多菲)。我确实相信,死亡对有些人而言,也许反而是一种“刑满释放”。而对于真正罪大恶极的人来说,他们不配享有死刑这种痛快慈悲。

男主角徜徉在蓝天碧海间

内心确信是有的。然而,面对个案是艰难的,无论内心的价值选择与逻辑如何自洽。霍姆斯说,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可是经验是什么,是个案的累积、提炼、对比、分析,也是对生命本身的省察,是时间给予的后见之明,是自以为拿到了上帝视角的卡牌。

数日前,广西的幼儿园发生砍杀师生的事件,两名被砍幼儿随即不治,更有消息说杀人者可能有精神病史。新闻既出,身边有北大中文系毕业的朋友真诚且义愤填膺地问我:如何才能让这个人渣被千刀万剐呢???

我只好答:早没有凌迟了啊,很多地方连枪决都没有了,只有注射死刑。——我当然知道自己在“答非所问”。但我无法“如实”回答。关键是在那一刻,我发现自己甚至羞怯于说出内心对死刑的真实观点——无论我的逻辑是出于残忍抑或慈悲。

千古艰难,岂惟一死。

广西的幼儿园发生砍杀师生的事件

P.S:

今天是5月12日。距离汶川地震已经整整13年过去了。据说猪坚强也已经弥留。我今天读的一段文字来自曾经共度2008年5月12日那一天的朋友:

记忆,往往寄居在智力之外的某个地方,要经过细节的唤醒才好识别。在荷马的世界里,“忘记”是生命中最负面的动词,奥德修斯的意义,是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保存记忆。……死亡将生命一劈为二。死亡既是命运,也是一份厚礼,它的绝对性让人肃穆起来。死是人类共有的处境,死的痛楚传递着共通的情感。任何人之死都是完全的死,而任何人就是“大家”。讲故事的人,是“一个让其生命之灯芯由他的故事的柔和的烛光徐徐燃尽的人”。他分享故事,读者获得温暖。本雅明认为,这份温暖是双向的。对叙事者而言,死亡是他叙说世间万物的许可,同时,借助这个不可辩驳的自然流程,叙事者传递着生命之火的温暖。另一方面,对读者来说,死,犹如一团燃尽的火。在死亡的微暗之火中,人们遇见的不是别人,正是颤抖的自我。

Kader Attia影像装置作品《Open Your Eyes》

杨早新书

绿茶新书

邱小石新书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
本期编辑:白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