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汉纪BC202:巨大利益下一切皆可践踏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太祖高皇帝五年 前202年

秋,七月,立黥布为淮南王。

八月,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

汉王下令: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衾棺敛,转送其家。四方归心焉。

是岁,以中尉周昌为御史大夫。昌,苛从弟也。

项羽自知少助;食尽,韩信又进兵击楚,羽患之。汉遣侯公说羽请太公。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洪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九月,楚归太公、吕后,引兵解而东归。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也。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从之。

【译文】秋季,七月,立英布为淮南王。

八月,北貉燕人赠送勇猛的骑兵帮助汉。

汉王令:士卒不幸战死的,官府提供衣被棺材,转送回家。四方归附。

这一年,以中尉周昌为御史大夫。周昌,是周苛的堂弟。

项羽自知缺少帮助;粮食吃完了,韩信又进兵攻打楚国,项羽担忧。汉朝派侯公劝说项羽,请求放回太公。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以鸿沟为楚河汉界。

九月,楚军送回太公、吕后,率兵解围东归。汉王想西归,张良、陈平说:“汉有天下大半,而各诸侯国都依附;楚兵疲粮尽,这是上天要灭亡项羽的时候了。现在不攻击项羽,这就是养虎自留后患啊。”汉王听从了二人的意见。

【解析】七月立英布为淮南王,目的是进一步收拢诸侯的心,告诉彭越、韩信、张耳、臧荼等诸侯王:“汉王对朋友说话算数,说到做到。”

八月,找北貉燕人补充了勇猛的外族骑兵,进一步增强汉骑的战斗力。

同年,下达抚军令,安定人心,鼓励士兵英勇作战。

接着,提拔周苛的堂弟周昌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意在奖赏周苛的功劳,荥阳城破,周苛掩护刘邦逃跑,自己被俘虏,宁死不屈,活活被烧死。提拔周昌,则是为了鼓励将领英勇不屈。

一套操作下来,透露了一个信息:汉王准备打大仗了!这套操作,其实就是在做战前准备。

结果,一套操作下来,刘邦回头就去找项羽议和,要求放回太公、吕后。

项羽粮尽,急着回去种田发育,想存够粮食再回来和刘邦比划比划,也乐意议和,便痛快的答应了,于是双方妥协,以鸿沟为楚河汉界,各回各家。

刘邦好不容易把项羽拖得精疲力尽,缺衣少食,机会难得,刘邦是真想和项羽议和吗?

如果真想和项羽议和,何必在七八月份,做那一套战前准备。准备完了就去找项羽议和?

如果不同意议和,为何要在项羽没粮时,找项羽议和?

如果不同意议和,为何要解兵东归?

如果同意议和,为什么又要同意张良、陈平的建议,追击项羽?

我认为:议和只是借口,偷袭才是目的。利用议和,使项羽放松警惕,趁你病,要你命。

项羽没有军粮就无法坚守城池,就像一辆没有刹车的车辆,刘邦打不过时可以跑到坚城里固守待变,因为他有粮食供应系统。

可项羽由于没有粮食,如果打了败仗,不能进城,因为楚地的粮食都被项羽在之前搜刮完了,进了城也是守不了几天就要跑路。这是项羽被刘邦一路追到垓下的原因。

至于刘邦想解兵西归,只是不想让自己的不守信用的嘴脸暴露的那么明显,戏都安排好了,张良、陈平肯定会劝谏的。一个黑脸,一个白脸。

如果战事不利,刘邦可以说受张良陈平蒙蔽,一时糊涂,不是自己的主意,把这两哥们拉出来承担主要责任。

如果战事顺利,那就是一战灭项羽而王天下。拿到失信行为的最终解释权,怎么洗白取决于刘邦。

比如说可以解释为:你不仁,所以我不义。因为项羽曾经在荥阳对话时暗算过刘邦,把失信行为附加一个前提条件,也就显得不那么卑鄙了,最多算是以卑鄙手段对付卑鄙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任何承诺都靠不住,不到万不得已,永远别相信对手的承诺。

要持术不持信,把主动权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0)

相关推荐

  • 三十五、险些换了主角

    楚汉之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蒯彻怂恿韩信加兵三齐,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 韩信对扫清了齐国的残余势力,齐王田横还没过足大王瘾,就被杀的没有立锥之地.没办法,田横投奔了彭越,加重了彭越佣兵坐观成败的本钱. ...

  • 巨大利益下一切皆可践踏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19-05-20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太祖高皇帝 秋,七月,立黥布为淮南王. 八月,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 汉王下令: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衾棺敛,转 ...

  • 《资治通鉴》汉纪BC202:霸王别姬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太祖高皇帝五年 公元前202年冬 十一月,刘贾南渡淮,围寿春,遣人诱楚大司马周殷.殷畔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 [译文]十一月,刘贾 ...

  • 《资治通鉴·汉纪》原文及翻译

    原文:初,阳武人陈平,家贫,好读书.后事项羽,赐爵为卿.殷王反,项羽使平击降之,还,拜为都尉,赐金二十镒.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挺身间行,仗剑亡,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一)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 (一)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 乙酉,春,正月,方望(人名)与安陵人弓林(人名)共立前定安公婴(王莽所立孺子婴,后废为安定公)为天子,聚党数千人,居临泾.更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一》(十)

    (十) 夏,四月,留将军邓满(人名)守(围困)巨鹿.进军邯郸,连战,破之.郎乃使其谏大夫杜威(人名)请降.威雅称郎实成帝遗体(遗留的孩子),秀曰:"设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得(就算成帝复生,照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一》(十二)

    (十二) 更始遣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将兵万馀人徇蜀.汉.公孙述遣其弟恢击宝.忠于绵竹,大破走之.述遂自立为蜀王,都成都,民.夷皆附之(蜀地汉.夷都归附他). 冬,更始遣中郎将归德侯飒(刘飒).大司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二)

    (二) 异.恂移檄上状(报告战绩),诸将入贺,因上尊号(趁机请求刘秀登位).将军南阳马武先(首先)进(进言)曰:"大王虽执谦退,奈宗庙社稷何(您这样谦虚,考虑宗庙社稷了吗)!宜先即尊位,乃议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四)

    秋,七月,辛未,帝使使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封酂侯(这是当年刘邦封给萧何的开国第一侯,封邓禹,意义不一般),食邑万户:禹时年二十四.又议选大司空,帝以<赤伏符>曰"王梁主卫作玄武&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五)

    诸将围洛阳数月,硃鲔坚守不下.帝以廷尉岑彭尝为鲔校尉,令往说之.鲔在城上,彭在城下,为陈成败(给他讲道理).鲔曰:"大司徒(刘縯)被害时,鲔与共谋(我参与谋害刘縯),又谏更始无遣萧王北伐(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