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教授研究孩子成功的关键,脱离比‘小舍得’更残酷的教育困境

什么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GRIT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

它们让中国的孩子们,

从何时开始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又让老师家长们何时失去包容心和耐心?

教育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学习认知能力,

而不是用考试成绩和排名来区分孩子,

更不应加剧学习的挫折感让孩子厌学。

孩子的未来不是由成绩决定,

而是坚毅、热情和自信。

家长应培养并抵御社会对这些品质的打击。

踮脚效应,互相伤害
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踮脚效应”:围观的人多了,有人为了看多一点踮起脚,那么后面的人也得踮起脚,最后所有人都得踮起脚受累。往往起初只是个体行为,却迫使群体盲从,结果就是“互相伤害”。
互联网和信息科技促进教育发展的时代,为什么教育压力更大了?城乡一体化的结果不仅是让房价不断上涨,而且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竞争越加激烈,争抢优质资源的成本也越发高昂。小升初、中考、高考的“优胜劣汰”,让中国的家长以“打鸡血”方式进行育儿。
最近热播的《小舍得》这部剧全面展示了“鸡娃”教育的残酷性。剧中母亲南俪曾经自信地说,“童年只有一次,快乐最重要。” 她曾经吐槽老师给孩子留的作业太多,“怎么写得完?” 她曾经发出反问,“现在小孩受那么多的罪,现在家长是疯了吗?” 而随着剧情推进,南俪也“疯了”。
踮脚效应来形容不断提前的“教育军备竞赛”,再合适不过。学校和老师都在通过考试和排名来区分孩子。差一分就干倒几千人。看到孩子同班的同学通过补课努力提高成绩,很多原本只希望孩子不要太差的家庭也被迫卷入到加重孩子学习负担的浪潮中。
谁想让孩子的童年牺牲在补课和题海里?可是不舍得又能怎么办呢?其结果是被动学习、熬夜作业、身心疲惫、效率降低和排名下滑的恶性循环欲罢不能。在不断提前的起跑线面前,教育成了当代中国家庭的痛点。孩子学习不再快乐,因为学习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和成长,而是为了考试和排名。
放下远虑,少些近忧
踮脚有错吗?踮脚的动机是更努力区同于他人,是为了个体更好的未来。努力肯定没错,但努力的方式和方向是否错了?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而所谓的”小舍得’,则是要家长舍掉远虑,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多烦忧了。但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太难了。不给孩子补课,不要求孩子成绩拔尖的家长往往成了另类。现实中的家长焦虑远比电视剧情更夸张。
很多家长在鸡娃的时候会陷入一种攀比的状态。这时候与其说是想鸡娃,不如说是怕自己输。就像南俪的老公夏君山所说的,“你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就想从孩子身上找补回来。” 身为父母最期望的一点就是,孩子可以实现家长的梦想。最担心的一点就是,他们的孩子将来不如自己。
阶层差异日益增大的社会,向上的通道很难,但下滑的通道一直都在。一想到孩子的未来,不禁多了当下的担忧。当核心城市里有五成以上的孩子连普通高中都上不了,阶层滑落的危机感让家长们惶惶不安。“孩子如果将来考不进高中和大学,他们进入社会后还有什么机会?”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家长本身很多就是'996’工作。他们一不留神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和认知跟不上变化。往往会把升职受阻,收入减少甚至被市场淘汰的焦虑带回家。工作中小心谨慎做人,回家还要监督辅导熊孩子。焦灼感、紧绷感、窒息感扑面而来。压抑许久的怒火最终被释放到家庭里。看到《小舍得》剧中田雨岚吼子悠学习的样子,很多观众才发现自己在面对孩子时也会面目可憎。
踮脚效应如果反过来呢?踮脚的都坐下来,后面的也跟着坐下来,所有人都坐下来,大家都可以更轻松的观看,这岂不是一个共赢的局面?公平竞争,不攀比,不透支,对人类来说很难吗?
一步跟不上,步步就跟不上吗?难道我们身边不缺从小狂打鸡血,大学毕业后却后继无力的“优秀生”?难道我们没看到过后起直追而人生开挂的'差生'?小编从小不是尖子生,后来因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加自信了也更爱学习了,才申请上了美国常春藤名校。虽然我多花费了几年时间,但正是我的毅力和慢慢积累的自信使我获得了成功。
成功在于意志力和思维模式
上杭州师范学院的马云,肄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暖通专业的任正非,大一从斯坦福退学的乔布斯,有因为学习成绩而被市场淘汰?哪个成功不是厚积薄发?他们有何创造不同寻常价值的共同品质?
很多家长都听过201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李惠安(Angela Lee Duckworth)关于成功决定要素的演讲。她研究了孩子和成人,包括军校学生、年轻教师、销售人员等这些不同背景下的个人成功差异,结果发现有一个特质能够很好地预测成功,这就是意志力(Grit)。而不是智商、社交能力、美丽的外貌和健康的身体。成绩好、有天赋不等同于就有意志力。就像乔丹说的'坚强的意志力和决心比身体优势更加强大'。
李惠安教授推荐了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Carol Dweck研究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来改变意志力。卡萝尔教授认为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下列两种:一种是僵固型思维模式 (Fixed Mindset),会限制人的学习与成功;而另一种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则让人相信可以通过坚持、热情、学习来获得成功。不同的'思维特质'造就了完全不同的心态、性格和命运。那些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展现出了更强的意志力,他们是具有成功特质的人。
转换思维模式,孩子就会不同
卡萝尔博士已证明,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而学习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恰当的教育和评价方式会僵化思维,原本喜欢学习的孩子也会降低学习能力。家长的耐心和正确的鼓励会有助于孩子转换思维模式。当家长和孩子学会接受挫折,共同转换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后,他们都能在失败时继续坚持。孩子的成绩和学习能力必会提高,进而更加努力、自信和坚韧。
家长把远虑无穷地放大,否定了孩子的全部,等于就扼杀了他成长的可能。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可能是一路通顺。虽然现在竞争激烈,但家长应该明白,无论是教育还是成长,都始终是在进行中的未完成时态。如果知道这个过程必然有高低起伏,家长可以心态从容一点,放下社会上“错过这个时刻,就永远跟不上了”的执念。
家长容易主观认为比孩子更知道该学什么。父母不应只是根据学校和考试的要求去强迫孩子学什么,而是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喜欢的事。把孩子原有的兴趣与知识学习联系起来,以培养和激发新的兴趣。
同时家长应该鼓励、引导孩子,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为成功是最足使孩子感到满足,并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每个孩子的智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家长应该全面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去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觉得能够做到,他就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当他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时,就会有兴趣,有信心去实现下一个目标。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孩子就不断取得进步。
家长当然要激励孩子,但是不只是鸡他学习,而是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朋友,去激励孩子成为一个有意志力和成长型思维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热爱生活且快乐的人。
小编有一个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的朋友,是一个高速成长的人工智能公司的创业者。他每个周末都会陪尚未上学的儿子踢球。想起另一个朋友也曾经每逢周末都会带女儿去爬山去海边,那时候父女就像好朋友一样,也都很快乐。而孩子一上重点初中以后,孩子的性格变了,父女俩的关系也变了。我不知道十年后这两个孩子会如何,但我知道第二个父亲肯定希望第一个父亲不要放弃成为“另类”的勇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