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杂谭:学生不是唐僧肉
学生不是唐僧肉
鲁人
近年,因为,素质教育、减负和制止乱收费,学校被禁止了一切形式的补课,但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依然,中、高考看分依旧。于是,社会上收费更高的教育培训机构便成了他们实现目标的希望。
时下,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越来越成为颇能赚银子的产业。在一个电视招聘节目中,一位教育培训机构的老板给新招聘员工的薪金几年来一路飚升,之前,我一直颇为疑惑,不知那位老板有何生钱秘籍,让他底气十足。直到后来耳闻了一些事,才恍然有所悟。
事例一,某学生因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进度及环境,便花了一大把银子,进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学习。即刻觉得学习变成了快乐轻松的事,在机构中的每次考试中皆成绩喜人。不过在决定性的升学考试中却一败涂地。不知家长最终是否明白败局是注定的,并非偶然的失利。不过明白与否都晚矣。事例二,一名来自普通校,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报名教育机构,以期提高成绩。招生的老师给他打保票,说机构可以大幅度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可以使他考上211大学,并保证考不上机构将退还百分之五十的学费。结果,那学生交了十余万学费。但不幸,甭说211大学,连二本的大门都没敲开。于是,那家教育机构信守承诺,痛快地退还了百分之五十的学费。其实,那名学生就读的学校,每年能考入一本的学生都屈指可数。那名学生的成绩在学校属中游,考不上211,机构应该心知肚明,铁定要退款也该心知肚明。他们有气魄还百分之五十,是他们的预期学费就是那百分之五十的钱数,另百分之五十不过是做表演的道具。
笔者在学校工作久已,内中的规律略有了解。曾在中学盛行至今仍未完全禁止,让家长和学生充满憧憬的借读,结局就让大多数的借读生下场很惨。原因很多,一方面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态度千差万别,分数的差距一大便真的很难弥合了。当一个学生与成绩高出他许多的同学一起学习时,差距不但难以缩小反会越拖越大,最终将学生的信心拖垮。一方面在以成绩做唯一评判的教育中,成绩异化成政绩和利益,借读生的结局与借读校并无关系,老师便成了后妈。但家长和学生不了解此中的规律,又不甘心,盼望自己是一个特例,于是,只有在碰得头破血流时,才承认或明白这个道理。
曾经,教育产业化让教育畸形,如今教育培训机构则成了畸形的变种。而这些机构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目前处于无任何部门监管的状态,无组织便难有纪律。这又是一个要赚取利益的产业,在自律和银子的选择上,人是很难抵御银子的诱惑的,否则也不会有屡捉不尽的贪官。而教育的无法量化,又可以让这些机构在肆无忌惮后,还可以轻松地掩盖自己的问题,推卸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