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谈中药里“三黄”的黄柏!
中药中有“三黄”
分别是“黄芩、黄连、黄柏”
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而黄柏偏治疗下焦的各种湿热症为主
今天我们来谈谈黄柏吧
历史变迁和沿革: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原名檗木。《名医别录》称黄檗。掌禹锡谓:“按《蜀本草》云:黄檗树高数丈。叶似吴茱萸,亦如紫椿,经冬不凋,皮外白,里深黄色。……皮紧,厚二三分,鲜黄者上。二月、五月采皮,日干。”苏颂谓:“处处有之,以蜀中出者肉厚色深为佳。”李时珍谓:“檗木名义未详。本经言檗木及根,不言檗皮,岂古时木与皮通用乎?俗作黄柏者,省写之缪。”
一、川黄柏
别名:黄檗、川柏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 Schneid.除去栓皮的干燥树皮。产地:主产于四川等。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此时水分充足,有黏液容易剥下。选取可采剥的树,用利刀横切,再纵切剥取树皮,刮去外表栓皮,压平,晾干。
△左图为黄皮树剥皮,右图为黄皮树花枝
性状鉴别: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等,厚0.3-0.7cm。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较平坦,皮孔横生,嫩皮较明显,有不规则的纵向浅裂纹。内表面暗黄色或棕黄色,具细密的纵棱文。体轻,质较硬,断面深黄色,裂片状分层、纤维性。气微,味苦,嚼之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川黄柏药材
△川黄柏
△左图为川黄柏外表面观 右图为川黄柏内面观
△川黄柏切面观
二、关黄柏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除去栓皮的干燥树皮。
产地:主产于辽宁、吉林等
采收加工:与川黄柏同。
△黄檗树杆
△黄檗树枝
性状鉴别:关黄柏比川黄柏薄,厚约0.2-0.4cm,外表面深黄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间有残留暗灰色的栓皮,栓皮厚,有弹性,皮孔小而少见。内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细纵皱纹。体轻,质硬。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纤维性,可成片剥离。气微,味不及川黄柏苦。嚼之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关黄柏
△左图为关黄柏内表面观,右图为关黄柏外表面观
△关黄柏切面观
△盐黄柏
△黄柏丝
三、小檗皮(非正品)
来源: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一种BerberisSP.的干燥根皮。
性状:呈不规则片状,略卷曲,大小不一,皮较薄。外表面及内表面均呈黄棕色,光滑。气微,味苦。
△小檗皮(非正品)
△小檗皮内、外表面观
四、番薯片(伪制品)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Ipomoea batatas(L.) Lam.的块根加工品。
性状:多切成丝状。表面及切面均染成黄色,有时可见形成层环。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显粉性。气微,味淡,具明显的番薯味。
△番薯片切面观
△番薯片表面观
△番薯片
五、说明
1、药典要求“除去粗皮”,但有些来货还有粗皮。
△图1 黄柏(去粗皮)
△图2黄柏(未去粗皮)
2、关黄柏与黄柏(川黄柏)的区别:⑴外皮:关黄柏外皮厚(没去除栓皮)(如图1),入药前都要刮去,但刮不净总会残留一些灰白色的皮(如图3左),很软,指甲轻掐可见爪痕。而川黄柏外皮薄,常不刮去,刮皮者也不难找出残留的灰褐色薄皮。⑵内表面:关黄柏黄色或黄棕色;川黄柏暗黄色或淡棕色。⑶切面:关黄柏鲜黄色或黄绿色,细密的横纹明显(如图3右);川黄柏是深黄色,横纹不太明显而细密纵纹明显(饮片是长条形,所以我们把顺长的叫纵纹,与纵纹垂直的叫横纹)。总之,关黄柏比川黄柏颜色浅,外皮比川黄柏厚,横纹比川黄柏明显。
3、黄柏类与其他树皮染色的区别:味极苦,热水浸泡数分钟手摸有滑腻感。
△图1 关黄柏(未去皮)
△图2 关黄柏饮片
△图3 关黄柏残皮切面放大
六、功效应用
药性: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应用:⑴ 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萎躄;⑵ 骨蒸劳热,盗汗,遗精;⑶ 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用法用量:煎服,3-12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生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盐炙用滋阴降火。
药理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等皮肤致病性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