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百年难遇的跨界天才,精通9国外语33种方言,名字很熟悉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
这是民国鬼才赵元任说发表的一篇同音文,但是,国内不少文学专家提出汉字拼音化,赵元任听闻后,当即作出一篇《施氏食狮史》,来证明当代文学家错误的认知,也正是这一篇文章,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样以为文学鬼才,但是不少有人以为,赵元任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证明汉字拼音化所带来的荒谬,但其实,他只是想体型文学界人名人们,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并不是说随意替换就能替换的。
1915年,赵元任远赴美国哈佛大学主修哲学和音乐,毕业后,进入康奈大学物理系任教,后又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物理学,数学,心理学学科老师。说起赵元任,他最独特的一点就是他的语言天赋。早些年,赵元任的祖父在北方做官,幼年时,赵元任跟随家人一同进京,在北京与保定等地居住,从保姆那,学会了北京话和保定话。
5岁时,赵元任回到自己的家乡常州,但是家中请了一位老师为他当做家庭教师,小小年纪的赵元任有央求老师教他常州话,于是很快,他就用常州方言背起了四书五经,这在大人们看来,十分滑稽又搞笑,但却没想到,这是他独有的天赋,后来,赵元任在读书期间,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又和他们学会了多地的语言,据说,有一起他和同学们外出用餐,当场用8中方言与同桌人交流,居然丝毫没有令人怀疑。
对他来说,最大的乐趣,就是走到哪,都会被认作是“老乡”了吧?二战过后,赵元任前往巴黎,在车站时,他用流利的巴黎语与行李员交流,结果对方当即以为他是刚刚回来的当地人,并说道“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赵元任听后笑了笑,如实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还有一次,他到德国柏林,在与当地人聊天时,他用一口流利的柏林口音与一位老人交流,结果那位老人真诚的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的回来了”,赵元任当即摆了摆手,解释说自己是中国人,并不是柏林人,老人顿时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连连夸张他的德语精湛,连他这个在当地生活了几十年的人都没听出来。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到中国做巡回演讲,听闻赵元任的语言天赋后,特地邀请他但自己的翻译,此后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在途经湖南的时候,他像人请教长沙话,结果到了长沙后,他几乎可以用当地的话来翻译了,以至于演讲结束后,还有人跑来与他“攀亲”。
不过在上个世纪20年代时,赵元任也曾遇到过一件轶事,有一日,赵元任携夫人到香港,但是国语普通话并没有普及,香港人大多惯用广东话和英语,就在赵元任路过一家店的时候,遇到一位店员,几番闲聊,两人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最终临走时,这位店员称,赵元任国语太差,建议他买一套国语留声片听听。赵元任也不恼,问他买谁的留声片最好,结果这位店员告诉他“自然是赵元任的最好了”。
赵元任夫妇听后哭笑不得,赵夫人更是表示,自己身边这位就是赵元任,结果那位店员就是不信。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赵元任在当时的影响力有多大了,而赵元任对方言的研究,和考察,已经达到60多种,光是他自己会的,就有33种方言,这种天赋,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另外,他还会9国语言,这也是为什么他走到哪都会被人“攀亲带故”的原因了。
可以说,赵元任是我国第一代语言文学家,对我国近代的语言文学影响颇大,很多人都称他为“中国语言学之父”,1982年,赵元任病逝于美国,一代大师陨落,而在他之后,再也没有第二个这样的语言“鬼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