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二四)临证谈理中丸

虚寒泄泻,治脾理中丸,治肾四神丸。我们从上一节的案例当中看到,在临床当中,病人用药,症状产生了变化,我们做为一名医生,应该怎么办?

有的时候,可能是我们的处方有问题,有的时候可能是我们抓的药物有问题,也有可能病人医属执行得不太好,有的时候可能是病情的波动。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有一种原因就是《伤寒论》第278条辨里说的:“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一个病情在恢复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状态,而我们要判断是不是这种状态,对医生是有要求的。但是,腹泻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加重再减轻,相对来说,在临床上见得比较少。而我们在临床上见得多的是:过敏体质的人,得了过敏性的病变,而我们在治疗过程当中,过敏性的疾病突然发作,这个时候,病人就会想到,吃了你的药,把我的病情加重了。这个时候,就要看这个医生怎么与病人沟通了。

高建中老师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一天下午,病人在门诊部给高老师打电话说:上午找你看病,中午吃了你开的药,下午病情加重了,并且说我来你们医院进行了一下化验,说是对你的中药过敏。当然,高老师也好奇,是怎么化验出来的吃中药过敏。患者问高老师该怎么办?高老师只能告诉患者把药停了。

有时候做为一名医生也很无奈,是真的吃了中药过敏还是本来就是过敏性的体质?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呢?但是,这药一停,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最多就是少了一个病人,从病人的角度来说,他少了一个好医生。这设及到了医患的配合,医患的信任。

《伤寒论》第278条说:“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昨天好好的,今天吃了你的药,拉了十几次,对病人来说,是什么概念,是病情加重了。这个时候,医生要告诉他,没事,明天就止了,结果睡了一晚,第二天真的就止了。这就是要看医生的定力如何和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

吴楚的《吴氏医验录全集》医验录二集里有一则医案:

壬申四月,岩镇江君洪南,患伤寒,呕吐,下腹痛极。初医有作感冒治者,有作停食治者,更有作肝火治者。第五日,痛不可忍,两手厥冷,始迎余诊之,脉沉迟细涩。余曰:此太阴症伤寒也。痛在脐下,乃厥阴部位,阴症之至狠者,闻有人作肝火治,若认作肝火,必有寒凉,一齐寒凉,便不能挽回矣。

其令弟丹五去:今日果有某医谓是肝火,用黑栀子,青黛,因相迎先生,此剂遂存下未服。余曰:幸尔未服。设若服过,弟不也用药矣,如果未服,可包无恙。只是药力要重,一日要两 剂。

我们看这个医案,一开始有的医生以感冒来治疗,效果不好,又有医生按停食治疗,也就是饥饿治疗,效果也不好,又有医生按肝火来治疗,为什么考虑到是肝火,肝经绕阴部过腹部。在古代也有这样的治疗,不好的医生也是很多的。

到了第五天,痛不可忍,下腹实在是太痛了,两手厥冷,这才请吴氏去诊,摸他的脉是沉迟细涩的,脉沉迟细涩应该是阴证,痛在脐下,是肝经经过的部位,听到病人陈述前医作肝火治,如果是作为肝火来治,必定要用寒凉的药,那这个病就越治越麻烦了。

幸好的事,前医按肝火治开的黑栀子、青黛之类清热泻肝火的药,患者对其弟说,吴氏医生要来看病,这药暂时就不要用,于是把那药存放起来。吴医生说只要没有服用,可以保证你的病没有问题,只是开的药要开得重一些,一天要服两剂药。

病人为什么会呕吐,其实是下腹痛得太厉害了,痛得呕吐,痛得手脚冰凉。吴氏根据诊断立方:

每剂用附子三钱,肉桂,炮姜各二钱,白术三钱,陈皮一钱,半夏八分,吴茱萸八分,木香七分,川椒五分,茯苓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人参五钱。

阅二日,已服药四剂,手足温,呕吐止,腹痛减而未尺除。余曰:此腹痛,必要下痢方止。

其尊公玉章翁忙问曰:下痢将奈何?余曰:无畏,此症必要下痢。玉翁曰:昨某先生去此症不宜大便。余曰:非也。凡阴症,下腹痛甚者,其浊阴之气,必要从大便中去。伤寒书所谓秽腐当去是也。秽腐不去,腹痛何由止?

又问何时再下痢?余曰:正气回,邪气不能容。已服驱寒药四剂,今日再服一二剂,今晚明日即要大便,每日五六次不碍,不要怕。

又服二剂,晚间果作痢,一昼夜共七八次。仍照前药,每日二剂,又服四日,痢三日自止,而痛变全却矣。

(0)

相关推荐

  • 它既能清热、调理眼疾,还能调和阴阳失眠之症,你真的了解吗?

    <燕山医话>里讲到了一位名为贾义社的中医大夫贾医生碰到一个患"大头瘟"的病人,头面肿胀而痛,时发寒热,脉浮弦而数,他将其诊断为温邪上犯,凝而为肿,于是毫不犹豫地开了一张 ...

  • 神奇的中医中药

    神奇的中医中药 原创2021-05-14 23:11:35·完成好了吗 我今年51周岁,已经有好几年睡眠不佳,每天最多睡二三个小时,母亲和老公怪我整晚整晚刷手机不睡觉,可我是真的睡不着呀,问过医生是否 ...

  • 许叔微二味药搞定庸医误治问题

    许叔微是谁,他是宋代杰出的医学家.研究和活用<伤寒论>之大家.经方派创始人之一,江苏人.许叔微心慈近佛,志虑忠纯,遇事敢言,为人豪爽,弃官归医,终享"名医进士"之誉,百 ...

  • 我是一条搁浅的小鱼,争取成为救鱼的小孩——我的中医学习之路

    大家好!我是随力一心,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中医的过程.感觉很惭愧,我学得不好.我学的是机电专业,以前一直在工厂上班,和中医没有关系,也没有找中医看过病,像感冒发烧了都是看西医.学中医的缘起是我父亲在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谈了理中丸的第一功效,就是止吐泻的,那么这一节我们来谈理中丸方中何为君药?我们先来看看原方: 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一)临证谈理中丸

    同一个药,在治疗外感病的用法和内伤病的用法是不一样的.这是李东垣在临床上分辨外感内伤的原因之一. 理中丸: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共四味 这四味药哪一味药是君药呢?最早对经方做方解的是南宋时期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九)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讲到了<伤寒九十论>里的医案,先用理中丸,后用五积散,我们来分析一下五积散到底起什么作用. 五积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引起的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张璐说:此虽类集十余方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一个是"水泻",一个是"理中丸是不是太阴病的主方?"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理中丸的功效如何? 第一张方剂都有它的功效,我们都想知道它的功效,但是,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再来思考太阴病的病机,太阴病的病机关键在于寒邪而不在于虚,于是,太阴篇里说当温子,温之针对的是寒邪,补之针对的是正气,而原文<伤寒论>第277条辨:"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看一个医案,当代赵守真的<治验回忆录>的一个医案:男,50岁,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 一个50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五)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理中汤在泄泻中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吗? 当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有很多人会说,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从教材上学到的它就是太阴病的主方,这没有什么疑问啊!这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四)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两个病案,都用到了理中汤,我们来解释一下90岁老人的这个泄泻的方子,为什么要用理中汤加减. 第一张处方:党参12克,炒苍术12克,干姜9克,焦神曲15克,苏叶9克,滑石18克,炙甘草3克,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二)临证谈理中丸

    干姜以辛热独胜.等量,人参.白术之甘是远不敌干姜之辛的.理中丸中用等量之甘草,与其说佐人参健脾益气,不如说以甘制辛,入口仍是辛多甘少.基于这一点,原方中四药等量,已然是干姜为君了. 既然是干姜为君,为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三)临证谈理中丸

    理中丸治疗中焦虚寒证,如虚多于寒,以人参为君:寒多于虚,经干姜为君.此说也合临床实际.必要的时候,该以人参为君就以人参为君,该以干姜为君就要以干姜为君. 倒过来,我们来思考,以人参为君所治病,往往是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