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联动”背后也许是给乐评的启示 从1995年成立至今,Pitchfork一直以发表不同于新闻的严肃的独立音乐评论见长,因为广泛报道地下音乐而广受欢迎,在行业内树立了专业的形象,也占有了极高的话语权,像Sufjan Stevens、Clap Your Hands Say Yeah早期这样被Pitchfork认可的独立音乐人,也会得到更多的机会获取商业上的成功。但过高地追求艺术性和音乐性乃止过犹不及,是Pitchfork也是传统乐评为人所诟病的硬伤。2006年,在一篇名为“Die, Pitchfork, Die!”的文章中,作者将Pitchfork迎合小众乐迷、过分追求批判性和故意标新立异,以获取更多传播量的行为称为“Pitchfork效应”,认为Pitchfork更偏爱独立音乐,追求低保真度,以至于忽视了其他的流派。Pitchfork对于利路修的报道,是传统乐评系统对于其他领域的拓展,也是Pitchfork本身在小众音乐与大众审美之间的平衡之举。以音乐批评的视角介入大众文化,剖析偶像选秀中所包含的时代情绪,以此连接到与之相对应的音乐人流派,是一个可供参考的乐评角度。但在国内日益圈层化的文化环境中,“饭圈”和“滚圈”几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大部分媒体的语境中也是分裂的。一个赢得了过多粉丝、过分商业化的乐队会被指责“饭圈化”,而流量明星们对于独立音乐的二次创作,往往会招来“小众乐迷”们的群嘲。Pitchfork能够在微博破圈,不只是因为报道了一个偶像练习生,评论者本身也没有“向下兼容”的意味。连接中国饭圈和美国独立音乐的,本质上是国内外千禧一代年轻人在经济发展放缓、阶级流动停滞的时代背景下,因为高压和不确定性所诞生的虚无、颓丧的情绪,即使外化为创作、打投甚至是论战的行为,也源于人类共有的情感。可能有时,放下对于形式的偏见,才能看到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和浪潮背后的时代特质。不管是音乐还是舞蹈,人文艺术还是“粉丝经济”,在追寻更自由、快乐的精神世界时,我们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