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笑话:Pitchfork因为利路修火了

5月12日,一个套娃式的现象出现了:话题“利路修登上Pitchfork首页”登上了微博热搜,截至5月14日下午,这个话题在微博的阅读量达到了2.3亿,引起了超过5万次讨论。
在娱乐博主的描述中,Pitchfork是一家有将近30年的美国音乐网站、知名毒舌乐评网,“以前登上该网站的都是霉霉、比伯这些艺人”;与此同时,也有独立音乐领域的博主调侃:“饭圈都在感谢Pitchfork让利路修登上首页,滚圈都在感谢利路修让Pitchfork登上新浪热搜”。
的确,Pitchfork这个在国外被称为“独立音乐晴雨表”,同时具备发布、评论和回顾功能的音乐网站,在国内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存在。而在国内第一次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竟然是因为一个“并不想做音乐人的业余音乐人”,实在是有一些离奇。
但仔细追溯Pitchfork与利路修的“梦幻联动”会发现,与其说这是一个意外发生的独立事件,不如说是一个饭圈与音乐圈原本就存在、但一直被忽视的交集。
利路修,丧世代?
Pitchfork的文章中提到,利路修低着头在舞台上走来走去,令人昏昏欲睡的样子,让人想起了Yung Lean、Bladee和团体Drain Gang的其他成员——一群带着“负能量”、丧文化元素的瑞典说唱歌手。
作者认为,利路修“被迫营业”的状态,其实象征着中国年轻人日益增长的不满,他们认为找工作、买房等传统目标已经“越来越难以实现”,映射了一种青年人的虚无状态。
与之相对照的,这篇文章在豆瓣的一篇帖子中被总结出了五个笑点,发帖的网友认为,利路修一直低着头看地是因为地上全是仪器和地线,他需要避开,Pitchfork的作者将这个动作视为一种表演风格,有过度解读的嫌疑,“利路修反矫人设不倒”。除此之外,文章由利路修延伸到其他说唱歌手的行为被描述为“碰瓷”,“全文不断’碰瓷’知名rap歌手和团体……并得出了利路修比他们更丧的结论”。
不过,评论区也有人表示,这本身是一篇认真严肃的评论,被营销号无脑搬很可惜,“他(作者)的感动和一般粉丝不同,他是感叹——这人真的是表里一致的丧啊。由此他想到Yung Lean这些音乐人,这些音乐人也是在描述年轻人在重压之下寻求欢娱,但又因此受伤的生存绝境,在这点上中国青年、外国千禧时代,面临的是差不多的困境。”
在说唱音乐的发展史中,Yung Lean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在另一篇叫做《悲伤男孩的崛起:电子音乐人如何将悲伤变成袖章》的文章提到,在互联网兴起、电子乐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原本崇尚男子气概和群体娱乐的说唱音乐逐渐出现了一种更为内省、自我的流派,从Drake、The Weeknd和Kanye West到Yung Lean,创作者们开始更加乐于表现自己的负面情绪,“悲伤男孩说唱”成为了一种浪潮。
Yung Lean
Pitchfork对于利路修的描写则沿袭了这样的评论角度,作者将利路修“丧气”的表演带入了虚无、空洞的大时代中,试图描绘出当下年轻人不堪重负、沮丧的共有情绪。从文艺批评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方式并不新奇,也是Pitchfork一贯的操作手法,但到了豆瓣却成为了“笑点”,略微有些水土不服,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作品本位的视角中,Yung Lean仍旧可以算作反映时代、表达情绪的创作者,而并不想做音乐人的利路修,则更像是时代的作品,他横空出世的过程中,创作者是大众本身。
一场大型行为艺术

在偶像选秀的世界里,利路修的存在更像是一种新剧本,而不是任何创新的艺术流派。换句话说,即使利路修没有演唱那一首《Jackpot》,也不影响剧本本身的进行,音乐和舞蹈不是选秀的关键因素,演艺本身并不是选秀节目的主要内容。
在国内大众造星的粉丝经济模式业已形成的大环境下,高质量的音乐和舞蹈作品只是作为点缀和加分项存在,“秀粉”们真正需要的,也许是一种养成的快乐,一种被参与感和掌控感满足的情感需求,而利路修的爆红,正是这种模式异化出的偶发事件。
在努力追梦、感恩粉丝的叙事已经成为主流的选秀节目中,利路修不洗头、不想唱跳的消极行为无疑是一个新奇的存在。如果说在此之前,粉丝对于偶像的选择还有出于演艺水平、人格特质角度的评判,打投还有“颜值高”、“业务能力强”之类的原因的话,那么在利路修身上,选秀作为“权利的游戏”的存在暴露无疑。
媒体“澎湃思想市场”在《利路修的漫漫下班路:亦真亦幻的粉丝权力》一文中,曾评价过选秀为粉丝赋权的本质:作为最开始吸引“笋丝”投票的是一句响亮口号,“这辈子能左右别人命运的机会不多了”,对于多数在现实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人而言极具诱惑力,它更像是一种赋权,只要肯花钱投票就能看到一个人因为个人意志无法实现而不断陷入苦痛挣扎。
在某种意义上,利路修被发现、“笋丝”出现到粉丝的打投行为因出现争议停止的整个过程,才更像是一次大型行为艺术,一部完整的文艺作品。这部作品中,人类用对于他人自由意志的压抑与控制来彰显自己的个人意志,用消费购买虚假的权力感,看似是一次对于资本造星、平台原有运作系统的反叛,最终却戏剧化地落回了消费行为本身,极具讽刺性地成为了偶像选秀史上一次新的成功案例。
Pitchfork的评论实际上是试图在这样的潮水中,将视角从粉丝经济、群体行为移回“秀粉”们作为个体的人本身,最本质的精神世界:
越来越难以达成自我实现、甚至拥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也会面临重压的千禧一代,会以各种方式来逃离虚无的体验、发泄抑郁的情绪。不管是“伤心男孩说唱”还是打投的粉丝,可能面临的是同一种困境。
 “梦幻联动”背后
也许是给乐评的启示

从1995年成立至今,Pitchfork一直以发表不同于新闻的严肃的独立音乐评论见长,因为广泛报道地下音乐而广受欢迎,在行业内树立了专业的形象,也占有了极高的话语权,像Sufjan Stevens、Clap Your Hands Say Yeah早期这样被Pitchfork认可的独立音乐人,也会得到更多的机会获取商业上的成功。
但过高地追求艺术性和音乐性乃止过犹不及,是Pitchfork也是传统乐评为人所诟病的硬伤。2006年,在一篇名为“Die, Pitchfork, Die!”的文章中,作者将Pitchfork迎合小众乐迷、过分追求批判性和故意标新立异,以获取更多传播量的行为称为“Pitchfork效应”,认为Pitchfork更偏爱独立音乐,追求低保真度,以至于忽视了其他的流派。
Pitchfork对于利路修的报道,是传统乐评系统对于其他领域的拓展,也是Pitchfork本身在小众音乐与大众审美之间的平衡之举。以音乐批评的视角介入大众文化,剖析偶像选秀中所包含的时代情绪,以此连接到与之相对应的音乐人流派,是一个可供参考的乐评角度。
但在国内日益圈层化的文化环境中,“饭圈”和“滚圈”几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大部分媒体的语境中也是分裂的。一个赢得了过多粉丝、过分商业化的乐队会被指责“饭圈化”,而流量明星们对于独立音乐的二次创作,往往会招来“小众乐迷”们的群嘲。
Pitchfork能够在微博破圈,不只是因为报道了一个偶像练习生,评论者本身也没有“向下兼容”的意味。连接中国饭圈和美国独立音乐的,本质上是国内外千禧一代年轻人在经济发展放缓、阶级流动停滞的时代背景下,因为高压和不确定性所诞生的虚无、颓丧的情绪,即使外化为创作、打投甚至是论战的行为,也源于人类共有的情感。
可能有时,放下对于形式的偏见,才能看到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和浪潮背后的时代特质。不管是音乐还是舞蹈,人文艺术还是“粉丝经济”,在追寻更自由、快乐的精神世界时,我们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先声话题

话题内容:你如何看待Pitchfork在微博的破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