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者无畏

本文作者:郭利军


我记得“无知者无畏”这句话出自《论语》,后又记得著名作家王朔写过一本书《无知者无畏》,大学的时候见过这本书,但是没细读过书中内容,只是被书名深深吸引,直到现在依然将其理解为“因为啥也不懂所以什么都不会害怕”,网上查了一下,大抵也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种种,对这句话深有感触,也在心底进行过一番解析对比,发现自己曾经就是一个无知无畏的人,后来却逐渐变成一个畏畏缩缩一切都惧怕的人。用最通俗易解的话来说就是:渐渐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举个不算恰当的例子:其实我也知道随地吐痰不对,但我却控制不了自己,甚至经常随地吐痰,吐过了,还会四下张望一翻,心里默想,会不会被熟人看到,看到了会不会认为自己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表里不一,好在多次侥幸没有被熟人看到,心里暗自幸甚。

最近完美无瑕地做了一次陪衬工作,现在想来纯粹是闲着蛋疼,那些个默默无闻的绿叶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很到位地衬托了原本就是别人预定了的鲜花,最终美其名曰“适者生存”。规则实在是妙,道行实在是高,个中滋味愁与他人说,也真是彻头彻尾畏惧了。但事后以解剖麻雀的精神来剖析这件事,发现还是自己的问题,直截了当点明原因就是现在自己身上的“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完全丧失,关键时候顾虑太多,打虎素质极其低下,奴才精神体现无疑,骨子里还是受到儿时家境贫寒影响较深才致出现如此不良反应。

这些年,自己走着走着,也会经常迷路,好在耳边许许多多的好人在不断点醒自己,心里也常会有一个声音在呐喊:“同志,醒醒,你现在在干什么,你将来要干什么,你要对谁负责?你要往哪里走?……”这些声音,终日萦绕耳边,于是乎,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知道的、看到的、学到的、听到的、做过的、见过的也多了起来,渐渐变得更加畏惧起来,真真儿想“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想着想着于是羡慕起了工行对面儿成堆儿的中旗大爷,整日闲来无事,拿个座垫儿,拎个马扎儿,冬日寻阳,夏日纳凉,谈谈国事,好不惬意。突然又回过神儿,发现自己思想满天乱飞,却没任何狂野的实际行动,终究是个没见过大世面的畏惧者。

想想自己最无畏的一次还是在吉林通化工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和一位同事从通化骑自行车去拉萨,最终因为畏惧,我的提议对我来说变成了梦想,对我那位同事却变成了最大的荣耀,因为他没过几年,自己就真的骑自行车从通化干到了拉萨。现在,总归生活还算平顺,但却只能在梦里有一些无畏的想法。惊惧者人格总是爱做噩梦,不知是哪一天,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群狗冲着自己狂吠,吓得无处躲藏,只能四下里狂奔,眼见前面一处犄角,可作依偎战斗之地,转过身,已经做好了赤手空拳肉搏群狗的准备,但奇迹一幕出现了,为首的一只狗突然张嘴呲牙,露出了笑脸,说了一句:“你是个好人,我们虽然畏惧恶人,但天道轮回终究不能……”。大汗淋漓之后,突然苏醒,好在只是一梦。

记得孩提时也是无惧任何,后来长大,乖巧懂事较早,渐渐明白,畏惧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束缚,越来越多的规则。无知时夸下的海口,能记住的,现在基本没有实现,无畏时干过的傻事,现在想来啼笑皆非。“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深知这个道理,于是永远也不敢“中”永远也不敢“满”。这样常常被人误解为中庸人,别人爱不起来,却也不至于恨得痛彻心扉,于是更加剧了自己的碌碌无为。

和很多思想深邃的朋友交流,有很多共鸣点,择其一二就是要眼界看得开、思想回得来,不能整天好高骛远、飘在空中。我想也是,古今圣贤不也得吃肉喝酒、旅行交友嘛,但他们的思想眼界远比常人高出许多许多。无奈却也最终如别人一样垂垂老矣,但他们的闪光点却流芳百世,精神思想给后人带来思想启迪,给仁者智者带来无限的光明。追寻他们走过的路,猛然发现,我等只是一粒沙,他们恰似满天星。于是望洋兴叹之余,渐渐变成了无知者,也渐渐变成了一位忠实的畏惧者,曾经无畏者的天空再也不见光明,再也看不到漫天的星。

于是又想起了鲁迅先生在铁屋里的呐喊:“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