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以色论价
鸡血石以色论价
“鸡血石”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石种,一般用于印章。鸡血石最早于明代初期发现于浙江昌化,后为清代所重视。如乾隆下江南,天目山禅源寺主持曾献一方昌化石,后制成“乾隆之宝”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1972年,中日建交,周恩来总理将昌化鸡血石印章一对作为国礼馈赠田中首相,昌化鸡血石在日本名声大振,并很快波及港、台和东南亚,至今销售势头不减。鸡血石的另一产地是内蒙古巴林,巴林石的开发始于民国之初,至今已近百年。1997年香港荣归之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一尊“骏马奔腾向未来”工艺石雕赠送香港特区政府,石雕主体即为名贵的巴林鸡血石。
鸡血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仍以地开石为“地”,杂质有石英、黄铁矿、明矾石等,这些都是影响石体透明度的主要因素,并形成“砂丁”。石地的颜色为白、黄、灰、红、绿、紫等。鸡血石的“血”与所含辰砂的多少及结晶颗粒大小有关,如辰砂含量>20%,结晶程度高,血的颜色发暗;若辰砂含量为10%,结晶粒度<0.05毫米,则血色鲜红。
昌化、巴林两地的鸡血石虽然在成分和结构上相近,可品质上则不尽等同。昌化者血色浓重,辰砂含量可达70%以上;而巴林者则血色稀薄,缺乏立体感。若论鸡血石地,昌化者多见有不易刀刻的“砂丁”,而巴林石地多不含砂,并常见有冻地,故有了“北地南血”之说。总之,真正能上鸡血石王位的也只有昌化石,如“冻地鲜血大红袍”等。
评价鸡血石的重点是血色,一般包含:
1.血色:鸡血石的颜色以鲜红为最贵,次为朱红,暗红较差。鲜红者又称“活血”,暗红则因似凝血故称“死血”。
2.血量:一般来讲,鲜红血含量>30%则为高档品,>50%者为精品,>70%者则为珍品。当然,含血量也不是多了就好,如全部都是血,那就是一块辰砂而不是鸡血石了。对成品印章而言,六面血者为上品,叫“满堂红”;四五面含血为正品;二三面含血次之;单面见血者为下品。
3.血形:有星点状(点血)、条带状(条血)、块状(块血)三种,血形评价当以“血”在石“地”中的分布特征,若如云似雾,构成抽象的图形,则价值倍增。
目前市场上除了低档鸡血石之外,同样有大量人造鸡血石,这些假货同样是用树脂、塑料、石粉加工而成,其色调单一,质地均匀,无裂无杂质,特别是血色呆板不自然,或红色颜料或充填辰砂,总有浮在表面的感觉。有人为了追求天然鸡血石密度较大的特征,居然在人造鸡血石里加埋铅条,可见他们还缺乏必要的真诚。
【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