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
明天你们即将步入新的一个学年,首先祝贺你们,八年级了!这个短暂却又显得无比漫长的暑假,你们一定长大了不少。然而,在你们成长的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烦忧,步入青春期的你们正处在一个身心发展极不平衡的阶段,与父母、老师、同学的相处会变得矛盾重重,你们也会开始学着思考,“长大意味着什么?”“我为什么活着?”这样的问题。
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你们也会被铺天盖地的各种“新鲜事”,弄得乱花渐入迷人眼,你们会有迷茫,会有失落,也会沮丧。你们总是在寻找着与这个时代的共鸣,你们心怀孤独,“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并不是你们对生命和生活的注解。
请你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生活,这是属于你们的黄金时代!
这段日子里,我每天都期待着与你们在街头相遇,人海重逢。似水流年,你们是最纯澈的那泓湖水,漾起我心灵深处的潮湿记忆。明天就要见面了,我窃喜不已。但我又心怀感概,该如何是好的来面对你们呢。分教材的时候,我打开了语文书,我想在里边寻找答案。我在和教材对话,当然,更主要的是,我在与你们对话,我的142班同学。当我读到了罗素的《我为什么活着》,我浑身颤抖,这不就是解开你们青春之谜最好的回答吗?为此,我写下这篇文字,当作我们再次见面之前的一次良好沟通。“活着”,是一个充满厚重感的词语。“活着”是文人追求的理想和成全,是小人物嗫嚅的温饱和尊严。活着是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前路漫漫,上下求索而无伴的凄凉孤单里的那份倔强;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离开熙熙攘攘的世俗,归隐田园,与酒为伴,与菊为友的那份闲适;是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漂泊,亦是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赤子之心。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活着是老舍笔下《骆驼祥子》里祥子追求的那一辆黄包车;是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刻画的许三观那被井水胀紧的裤腰带,亦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箍的那一口新窑。“活着”,是一种生命的深沉感慨,是对那个遥远的未来的那个我们的呼唤。“活着”,是对生命永恒的向往和憧憬,那里有坚守本心、追求美丽的执着和梦想。对于你们而言,“活着”似乎很远很远,因为成长需要过程,更需要等待,等你在这浊世上磕磕绊绊,等你在书海里死去活来,等你在人间折折叠叠,点点滴滴的光阴才会凝成你生命的痕迹。我亲爱的同学们,到那时,你们会不会才明白,“活着”的本身,就在于生命的意义。让我们回归文本,回归到罗素的《我为什么活着》当中。罗素说:“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是属于罗素为什么活着的答案,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亦是他一生的三原色,是他活着的动力。他得到了美好的爱情,获得了众多的知识成就,所以他认为活着值得;他胸怀广阔,勇于担当,要为解除人类的苦难而活着,因此即使辛苦也是值得的;虽然有些追求无法实现,甚至自己也深受其害,但毕竟努力过,奋斗过,这一切也是值得。1950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在他生命的这个世纪里,他蹉跎过,沉沦过,他彳亍在人类历史最为苦难的一百年里,活着。1915年初,他撰写反战文章,组织“拒服兵役委员会”。1955年初,罗素和爱因斯坦及各国科学家发起禁核签名运动。1958年,罗素推进核裁军活动,而后创立非暴力反抗运动百人委员会。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和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监禁。1964年,他建立了“罗素和平基金会”,为筹集基金而拍卖了他的部分文献档案。1970年逝世前两天还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袭击埃及和巴勒斯坦难民营。同学们,这就是罗素的一生,这更是一个担当起“伟大”的二字的心灵与生命。如果要说他为什么活着,是为爱,为知识,更是为了人类而活着啊!这个世界上触目皆是战争、疾病、贫困和孤独,“新冠病毒”、“华为被美国制裁”“后疫情经济时代”……正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于是,我也想问一问你们,“我为什么活着?”“为了家庭、为了父母、为了成绩、为了考取一个好高中、为了上一所好大学……”这些都是我们为什么活着的目的。当然,我希望你们能往更深处想,肩负起国家与民族的使命,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的活着。新的学期马上就要来了,在这里提几点要求:一是要收心。把假期玩耍的快乐收藏起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即将开始的八年级学习生活。二是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三是要认识自我,学会感恩。想一想长大意味着什么。告别“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网抑云,活出生命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