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真情 | 饿死在食物堆边的科学家

(原载《博爱》202101期)
1941年,德国纳粹的“巴巴罗萨”计划野心勃勃,试图将列宁格勒这座城市彻底从地球上抹平。前苏联当局紧急转移了珍贵的艺术和文化品,以及一些重要的战略物资,却忽略了植物研究所里重要的种子标本,让当时在研究所的科学家深陷困境。为了种子标本不被炮火摧毁或德国人缴获,在纳粹的坦克包围下,十几位苏联科学家急忙将这批种子转移到列宁格勒中心的植物工业学院地下室。
植物研究所种子库是著名遗传学家、植物学家尼古拉·瓦维洛夫创立的,里面保存着超过37万份种子标本,是瓦维洛夫花费近20年走遍五大洲50多个国家收集回来的野生作物种子,可以说,凝聚了他半辈子的心血。
面对列宁格勒这座坚固的城池,希特勒计划长期围困,将城市中的军民活活饿死、病死。果然,列宁格勒被德军包围后,食物供应和通讯被切断,成为了人间地狱。在长达872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中,付出了343万人的伤亡代价,除了直接死于战场外,大部分的人是被饿死的。
鉴于当时的状况,被困在小建筑里的十几个科学家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用生命保卫这个种子库。他们把建筑物所有可以通往外界的通道都被封堵起来,形成一个可防御的地堡,每个科学家轮流看守珍贵的种子储备。其中,一些种子处于发芽的不同阶段,完全可以食用。他们要保护种子不受敌人的践踏,也要保护它们不被周围饥饿的平民哄抢,还要面对种子库温度过低的情况。在零下40°的列宁格勒,他们烧掉了所有能点着的物品,比如纸张、纸板、建筑物碎片,甚至个人财物。
随着敌人围攻的继续,守护种子的科学家感觉到越来越大的压力。毕竟,他们需要对抗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饥饿,还有外面成千上万即将被饿死的人。有人会觉得他们的行为简直愚蠢,甚至自私。如果科学的目标是改善人类的生活、让人类活的更好,那么为什么不把种子提供给人民,让他们去种植呢?也许可以让人不至于活活的饿死。但科学家们明白,种子分发出去以后,饥饿的民众肯定会第一时间吃了它们,也许这些种子可以让几千人多活些时间,但是如果种子没有了,会给整个国家的农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是灾难。
就这样,面对一堆食物,一个又一个的科学家被活活饿死。花生专家亚历山大·史楚金在自己的写作台上饿晕过去,从此再也没有醒来;植物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夫看着自己守卫的几千包种子,饿死过去……
1944年1月27日,德军被逼退,列宁格勒得以解围,但已有超过9名植物学、遗传学科学家饿死在种子库。
1946年至1947年间,另一场饥荒还是夺走了苏联150万人的生命。战后,前苏联农业种植渐渐恢复,到了20世纪70年代,苏联80%的耕地播种的种子都来自该研究所。如果不是这十几位科学家做出的正确决定,会有更多的人死于饥荒。
假如活不到明天,守护一个种子仓库是否还有意义?世界上最早建立种子库的科学家们用生命回答了这个问题。

作者简介: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水刃木、随源、梁子等。退役军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杂志社签约作者。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敌,解甲归田靠教育。文字散见于《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知识窗》《意林》《读者》《格言》《辽宁青年》《高考季》《思维与智慧》《特别关注》《环球人物》《求学》《当代青年》《百家讲坛》《文史博览》《智富时代》《青州文学》《厦门工人》《职业》《至爱》《少年月刊》《博爱》《启迪与智慧》《文苑春秋》《善者》《阅读》《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石油报》《厦门日报》《东南早报》《中国老年报》……公开发表超过百万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