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群方之祖,拿下“心脏神经官能症”!谁说中医不治病?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仲景临床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问我,文老师,中医和西医比,哪个更善于治病?

我的观点是,中医不善于治病。中医只是调理人的整体状态,顺便去化解疾病。

另外,还要看你所说的病,是什么病,以及处于什么阶段。

比如说心脏病,到了急性心梗的时候,西医远比中医强,治疗迅速、快捷,效果立竿见影。

但是,有些心脏病,比如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通过调理阴阳气血的办法,效果不见得比西医差。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性,姓孙,年36岁。本来,她根本没有心脏病史,家里头也没有遗传病史。但是就在半年前一次夜行途中,无意间受到惊吓,从那时候开始就经常感觉心悸、胸闷、头晕、肢体乏力、晚上入睡困难,而且多梦。

这个人到医院检查过,没什么大事儿,确诊为“心神经官能症”。

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西药治疗,效果不是很好。于是,她转投中医。

中医刻诊,见面色晄白无华,心悸,心慌,总觉得害怕,夜晚多梦难眠,手心多汗,舌淡少苔,脉数,于是就给开了一个配伍——

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丹参20克、檀香10克、夜交藤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三剂之后,心悸胸闷现象消失。再用4剂,心电图完全正常。总共用了十多剂,诸证息平,完全恢复正常。

有这样的效果,她之前求治过的西医觉得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吗?其实,如果从中医角度来看,这里头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这个人的一系列症候里头,有一个堪称是突破口,即“破获案件”的主要线索。这就是手心出汗。

手心为什么出汗?中医认为可能和胃热有关,可能和心阴不足有关。当然,也可能和营卫不和有关。就这个女性而言,显然属于营卫不和。

所谓营卫不和,我再说一遍,就是体表卫气、营血难以互相配合,使得肌表失固,从而多汗。卫气、营血不和这个事儿,怎么看出来的??你看她,面色晄白、心悸乏力、夜晚难以入眠。这显然是气血亏虚、脾胃生化 不足。这个状态下,体表营卫之气怎么能充盛、相和呢?

所以说,调和营卫,是这个女性患者的当务之急。

调和营卫的办法,前面医案里头用的是张仲景的桂枝汤配伍。这是群方之祖啊,有名气。桂枝温阳化气实卫气,芍药养阴合营,养阴血。生姜和大枣固护脾胃,促进气血生化之源。甘草调和诸药,配合桂枝和芍药来养营卫之气。

那么,这样的配伍和思路,又是怎么作用于心,改善心神经官能症的诸多症候呢?

很简单啊,你看这几味药,桂枝是不是通心阳的?白芍是不是可以养心血?大枣是不是可以养血安神?炙甘草是不是可以养心?这不都是奔着心去的吗?另外,你可别忘了,桂枝汤配伍通利的是太阳经啊。外感风寒,病犯太阳经,桂枝汤这时候是要上阵杀敌的。而太阳经经气和少阴心经经气是互为表里的啊。因此,桂枝汤调养太阳经,也必然可以调节于心。

为了增强它调心养心的功效,所以医案里用的配伍,就是在桂枝汤基础上,增加了养心安神、活血化瘀的丹参、夜交藤、檀香。大枣的用量很重,达到12枚。

这就是来龙去脉了。

这个医案,是我从前在经方学习班进修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的。

当时给我的感受就是,这一切太妙了。

我把这个写出来,和咱们广大的中医爱好者分享。我觉得,从中我们会学到不少。尤其是对经方的运用,应该有新的了解。

回到开篇的问题——中医能不能治病?我觉得,中医可以治病。关键是,我们对病的理解有多少,对人体的理解有多少,对中医的理解有多少。如果我们真的能学习其中的精髓,认真研讨,我们应该会发现,中医不但可以治病,而且可以治得好、治得快。你说对不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