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脑干区常见病变影像表现,一文总结
10种脑干区常见病变影像表现,一文总结
脑干区常见病变
▌ 脑干病变
梗塞、出血、损伤、肿瘤、炎症、代谢性疾病等。
▌ 脑干外病变
听神经瘤、脑膜瘤、表皮样囊肿、颅咽管瘤等。
▌ 脑干影像解剖
颅脑分为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及小脑。
中脑、脑桥及延髓合称脑干。
延髓向下经枕骨大孔与脊髓相连。
▌ 正常CT表现
▌ 正常MRI表现
1:脑干梗塞
▌ CT表现
超急性期(﹤24h):阴性。
急性期(2~6d):低密度。
亚急性期或吸收期(7~42d):低密度。
慢性期(﹥42d):脑脊液样密度。
▌ MRI表现
脑实质内小片状或条状异常信号,T1W上呈低信号,T2W上呈高信号。
早期边界模糊,晚期边界清楚锐利。
周围无水肿,无占位效应。
▌ 亚急性期梗塞
2:脑干出血
▌ CT表现:
超急性期(4-6h):小于4h略高密度,CT值约55Hu,4h之后密度增高,CT值可高达90Hu。
急性期(7-72h):高密度,CT值约90Hu。
亚急性期(4d-3w):密度从周边开始逐渐降低。
血肿直径<2cm,19d左右变成等密度。
血肿直径>2cm,4-6w左右变成等密度。
慢性期(3w):囊性或低密度软化灶,20%的小血肿可吸收消失。
▌ 急性期出血
▌ MRI表现
超急性期:血肿成分主要为氧合血红蛋白,T1W上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W呈高信号,血肿分层不明显。
急性期:血肿内去氧血红蛋白增加,有顺磁性,T1W血肿仍呈等信号,周围见低信号水肿带;T2W血肿中央为低信号,周围呈带状高信号。
亚急性期:去氧血红蛋白演变成高铁血红蛋白(有很强的顺磁性),同时红细胞开始溶解,周围有含铁血黄素沉积环,故此期血肿表现复杂,分层现象明显。
慢性期:T1W等信号的核心层,高信号的核外层,等或低信号的周围带;T2W低信号的核心层,高信号的核外层,和高信号的周围带,有时在后两者之间可见一薄层的低信号。
慢性早期:红细胞溶解,去氧血红蛋白全部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血肿呈短T1,长T2的信号特点。
慢性期:血肿完全吸收,形成类似于脑脊液的囊腔,表现为T1W低信号;T2W为高信号。
▌ 桥脑区脑出血
▌ 桥脑出血慢性出血期
▌ 桥脑出血
3:损伤
通常与旋转有关,损伤重。
4:肿瘤
90%以上为胶质瘤,多呈纵形弥漫生长,可分为局限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年长者需要除外转移瘤。
▌ 局限性星形细胞肿瘤
T1W低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
T2W高信号,信号均匀。
增强后多无或轻度强化,少数中度强化。
无水肿或轻度水肿。
占位效应较轻。
▌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T1W低信号,边界清。
T2W等信号,灶周可见高信号环。
增强后环形强化。
瘤周多见中度水肿。
占位效应多明显。
▌ 转移瘤
CT表现
平扫多等或高密度,增强后明显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MRI表现
T1W低信号,T2W高信号,信号可不均匀,增强后明显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5:炎症
MRI表现:T1W低信号,T2W高信号,增强后强化。
6:脑白质病——多发性硬化
▌ MRI表现
典型表现呈“斜面状”或“靶状”。
T1W多发低信号。
T2W多发高信号。
DWI上病灶数量及范围显示较多。
▌ 多发性硬化
M 27Y,病灶位于延髓后方,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脑干外病变
桥小脑角区肿瘤最常见为听神经瘤,约占该区肿瘤的3/4。
其次脑膜瘤、表皮样囊肿、颅咽管瘤。
▌ 听神经瘤
CT平扫略低密度,MRI检查T1W低信号,T2W高信号。
▌ 脑膜瘤
▌ 表皮样囊肿
T1W低信号,T2W高信号,周围可见钙化,增强后多数囊壁和囊内容物均无强化。
▌ 髓母细胞瘤
▌ 颅咽管瘤
——温馨提醒:关注不迷路 ——@神经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