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选择课外读物
有人问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两者关系如何?”
我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路外无书。
——余秋雨
“读书,可以寻找一块洁净的宿营地,能安置我们的灵魂;可以寻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让我们的梦能毫无顾忌第尽情飞翔。”
——肖复兴
读书的人心里有诗意,有远方,有情怀,有儒雅。
因为读书,我们可以满怀忧愤;
因为读书,我们可以心存感激;
因为读书,我们可以神游万仞,心骛八极;
也因为读书,我们可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我们每个人读书,不要把它当做炫耀的资本和数量的安慰,它只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一个不用说话也感觉很温馨惬意的朋友。它是我们的财富,不用炫耀,其值也彰。
下面宋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选取文章的原则
虽然每个人的目的不一样,但只要能读好书、善读书就能内化为我们的情怀和素养。
1、文选名人。
“没有罗盘的风帆,只能四处去流浪”。有了名人的对标,你也可以体悟作家高超的文笔和写作角度以及格局,这样的对标是很有效的。古语曰:“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所以我们选的文章越好,我们的进步就越快。而我们高考作文的选材必须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因此,名人的段落通过摹写和改造可以有效地运用于高考作文中。
2、文必真挚。
高考作文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真实性,或深邃、或明晰、或犀利、或温润,感情真挚,耐人寻味,要做老实人,要说真情话,唯此,我们才能用我们的真情打动老师,产生情感的共鸣,而不是穿靴戴帽的厌烦和枯燥。任世界凄风冷雨,我自岿然不动。
3、文要绮丽。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虽然内容重要,但是高考作文中没有文采也是很难取得高分的。所以每个同学要让判卷老师看到你进步的渴望,看到你积累的努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好的文章,不仅好在思想性上,还要体现在词句、文采上。芳蕊馥郁,青枝翰林,字斟句酌,点铁成金,使得文章焕发生机,突破发展等级。
4、文要妙改。
当年苏轼出道之初,以一篇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名扬天下,以浅显的文字论述了“仁可过,义不可过”的道理。 文中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连大文豪欧阳修和梅尧臣竟不知出处。当欧阳修事后就此询问苏轼时,回答竟是苏轼自己杜撰的。得知答案后,欧阳修非但没有怪罪苏轼,而且还对苏轼活学活用、不读死书的精神大加赞赏。
所以每一篇文章只要有一个词,一句话的收获,日积月累,沉淀在心,反复修改,点悟篇连,动笔动笔再动笔,你的作文就得救了。每天修改一点点,每天摘抄一点点,就会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加油吧,同学们。
宋老师推荐书目
《善良丰富高贵》周国平
《心灵独白》毕淑敏
《心美,一切皆美》林清玄
《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