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期/《荷的演说》穆蕾蕾作品/轩诚清读
祝贺穆蕾蕾《声音的暖芒》新书发布研讨会明天举办,让我们今天先听为快。别忘了感受穆雷雷《声音的暖芒》,时间:2016年7月23日下午两点,地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荷的演说
壹
看,向纵深看,直看到桃红闻得出香气。
听,于无声听有声,便知马叫听得见风声。
凝望这一页页冰姿雪容的荷,视觉听觉的通道中正滑落下什么?——静。
静到时间结了霜,落在塘间空气上。花光,以香气的波长,向外散发。相机成了待酒的盏,只等美的水流过。从眼睛流过毛孔,融进细胞,给心灵一饮而尽。
但美的刹那,往往一触即醉,樽中于是尚余半盏。给路过的你我啜饮,并想象——大美过境那一瞬。
有一种语言超越语言。
而美,即语言。
贰
洞山良价禅师初见云岩禅师,问:“情说法,给谁听?”
云岩禅师道:“有情听!”
有情是谁?
人。
无情,即自然。
所以,当有人问诗人茨维塔耶娃:什么是艺术?
智慧的茨维塔耶娃道:艺术就是大自然!
年少时不懂为什么艺术全无几句人事,都是山水草树话,后来才知大自然是赤裸裸的真理,是最天然的教科书。而人类所有艺术都是在聆听它的天籁模仿它的音色,并力图听懂那苍茫之上的大音希声。
叁
感动并庆幸摄者捡到这么多美丽的“荷话”。
只是,我能想象得出夏日拍荷之炎热,但想象不出冬日拍荷之寒冷。
但等待光、守护美之触须伸出的刹那,寒冷可能都被忘记了。因为那一刻,躯壳一定消失了,只剩下意念。所有的能量都追随着意念,想和美神走过的瞬间相撞。而逮住一个绝美诗意的构图,定然欣喜若狂。
——仿佛美是糖,洒进哪里,哪里便甜。
有人问,你为何不拍人?
摄者道,我拍了很多人。
那一闪而过的话,我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沉默。
城市里最多的就是人。我们一出生就用眼睛拍人,却是越拍越倦。从广义上讲,不是不爱人类。但从狭义看,每逢街人如蚁,眼睛就像进了沙子一样难受。可如果此时,你把目光悄悄移到路旁一棵树头顶一片云上,顿时心就尘埃落定,马上便可从烦躁中安静下来。
比之人像,我更喜欢看摄者用相机凝固截取自然中某一刻。不仅因走进自然就像给心灵开窗,更因为大自然潜藏的智慧在等待人的发现学习。世界上谓之最伟大的艺术作品,都不能和自然中的一根草媲美。大自然中的一根草,都远比人的所有艺术追求更生动唯美。
人总自诩为万物之灵,而伟大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却在自己的《残篇》中提醒:那些给听觉、视觉提供享受的,其实比享受者更高级。
肆
选图时,我被一幅结着霜花的荷梗图吸引住了,拿着图久久不能翻页。
看了很久,发现不知为何,草和荷梗长在一起。我想象不出水中有荷怎么会有草,就询问这张的布局。
摄者回答:这是在比草还低的位置拍成的。
眼前猛然闪过夏尔一句话:我只为爱弯腰。
其实,爱和美到底是一回事。爱是美的果核,美是爱的光芒。
对于美这类人世间最高贵的事物,人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才能聆听到美神为心灵的汩汩斟酒声。
附:作者简介,穆蕾蕾,女,中国散文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着火的词》,诗集《雪响》《光盏里的蜜蜂》。有作品散见《诗选刊》《海燕》《延河》《上海诗人》《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飞天》《草原》《散文诗》《人民公安报》《中国诗歌在线》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