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红 | 为什么我都说成这样了,你还不明白?——给一年级萌娃的父母(134) 2024-05-11 17:53:52 前不久去某地开会,因为时间紧迫,朋友帮忙叫了专车服务,火车还未到站,就接到了司机的电话,让我下车后往B1出口的24号走,他就在那附近等我。这通电话让我很安心,觉得这个司机师傅很靠谱,准时到达会场应该没有问题。出站之后,我有些傻眼,因为满眼的标识里面有东西出站口标记,有出租车标识,有地铁指示方向,有公交车、有停车场、有进站口、有售票处等等指示,但就是没有看见B1出口的标识。我前前后后看了一圈后,仍然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赶紧给师傅打电话,询问此刻我该怎么走?师傅开始还有些耐心,但越来越不耐烦,声音有些急促地反反复复跟我强调着:“我不是跟你说的很清楚吗?B1,B1,英文字母第二个,B,B,不是D,是B,B1出口的24号!”他似乎感觉我很愚蠢,以为我连标识牌也不认识,说话也有点气急败坏,我因为时间紧张又找不到B1出口,也看不见工作人员,因此也有点恼羞成怒。我觉得我们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完全就是鸡同鸭讲,说的根本就不是一码事。关键时刻,我控制了自己想发火的情绪,抛开了师傅的指示,根据自己原有的认识开始理性思考——网约车一般都是停在专属停车场,我现在首先要找的是停车站,于是,我奔着停车场方向走去,看见有p9、p10的标记时,再打电话询问,对方告知是P10停车场,我松了一口气,心想,总算接上头了,终于能对话了。找到24号标记,终于上车。可是即使上车后,我仍然没有看到B1的标志,忍不住开口询问,司机师傅轻蔑地指着停车场众多立柱上硕大的数字标记下方的一行小字说:“你看,这不都是B1吗?”我愕然。 你能看见B1在哪里吗?脑海里突然冒出这样几个字——“知识的诅咒”,它是指一旦我们自己知道某样东西,我们就会发现很难想象不知道它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当我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解释给别人的时候,因为信息的不对等,我们很难把自己知道的完完全全给对方解释清楚。上述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知识诅咒案例,司机师傅因为太熟悉停车场的位置了,他明确地知道,只有在一层(B1)的24号柱子那里才有缺口,才可以上客,所以他直接指挥我去那里。可是他却完全忽略了我出站口要找到他,原本需要依次经过A-B-C-D四个程序,下车后我首先遇到的首先是要朝那个方向走的问题,然后再到第几停车场,之后才能谈到几层几号柱子。而他只介绍了后面的C-D两个程序,因此,我与师傅的信息不等对,就出现开头的情况。案例中的我最终抛开了师傅的引导,凭借自己的已有认知,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口,那是因为我还具备着这样一些生活常识。可是,如果我是一个完全没有这些常识的孩子呢?当我听着师傅用一副极其不耐烦的口吻不断地教导着我,去一个我完全不知道方向的地方时,听着他说“为什么我都说成这样了,你还不明白?”的话语时,我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我能找到正确的路吗?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最常见的就是看见孩子做我们觉得非常简单的题目居然还会错时,我们常常不能理解,在给孩子讲解的过程中,自己肯定是再熟悉不过了,觉得自己只要一点,对方就会明白,我们要说什么,几乎都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带过。但是恰恰相反,对方有时候完全不懂你要表达什么,渴望你一句一字表述清楚。这就是我们常常发现的一个怪像——我都说成这样了,你还不明白,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你解释了。对方却说你说啥,我听不懂。比如说下面这道题目:“从下面五个数中选出三个,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对于这样简单的一道题目,我们会觉得根本就不需要再讲什么,即使是讲,也肯定是一句话带过。 可是我们看下面的题目,第一个孩子完全没有搞清楚选三个数是啥意思,造出了一个新的数来;第二个孩子确实选出了三个正确的数,但是他列出的算式却有一个不是他选出来的数;只有第三个孩子才真的明白这道题目到底是要干啥。看到上述的错误,我想一定会有老师或家长被气得不行吧?我想,知识的诅咒——这也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辅导作业被气得心梗的原因吧?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可能首先要明确学习者是他不是你,他出现再荒谬的错误也一定有他的认知原因,是我们不知道他的起点在哪里,或者说他知道的信息到底有多少?其次,就是要换位思考,他需要怎样的帮助和引导呢?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一味觉得娃怎么这么笨,而是要站在娃的角度分析研究,比如说上面的两个错例,我就在想,都知道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看来这后一句话是理解的,是不是对于前面的“从下面五个数中选出三个”不明白呢?那我就需要在这里下功夫。第三,我需要寻找台阶,选择适当的方法帮助他理解。我会拿出几样物件,告诉孩子从中选出三件,让他充分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从60、10、40、50、70这五种数中挑选三个,而不能选其他的,教会孩子先画圈挑选出三个。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刻也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在这里,“不要忘记”的不只是“孩子”的天真,还包括他的幼稚,即他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成年人切不可用自己已拥有的知识来禁锢自己,让同别人分享知识成为诅咒,要知道,那不过是因为对方与我们的信息不等对所致,并不是我们以为的“我都说成这样了,你还不明白”的愚钝和蠢笨。如果我们能破除“诅咒”,有随时把自己当做孩子的能力,设身处地地“钻”进他们的心里,我想那时,我们就会真正理解儿童,也就会有办法去帮助儿童,更会有耐心来等待儿童的。亲爱的家长们,你同意我今天的观点吗? 赞 (0) 相关推荐 家长烧脑的小学数学神题,正是撬动孩子大脑智慧的金钥匙 [第290期]教孩子学会学习(191) 家长烧脑的小学数学神题 正是撬动孩子大脑智慧的金钥匙 下面是近日网上家长们吐槽的一道小学数学题,里边有四个算式,等号左边没有数字而是一些具体的物品,等号右边除最 ... 36号公园推荐 | 3 识数和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占低年级数学内容的 70%.但要达到什么程度,识数和计算能力才算是合格呢? 今天分享的几道题目,总结 3-7 岁孩子从数数到计算必经的4 大阶段.可以全面考察这两项能力,培 ... 郭文红 | “如果你想不起来,今晚就别想睡觉!”——给一年级萌娃的父母(125) 昨天下午,我在外开会,接到搭班美女的短信:"今天一小娃把萌孩的鼻子打了,唉!"看了信息之后,我也是一声叹气,这些个娃呀,实在让人操心. 等我回到学校,得知两个小娃在一起玩,萌孩 ... 郭文红 | 家校合谋,助娃重返阳光自信!——给一年级萌娃的父母(127) 班里有个小娃最近掉队明显.就拿最基本的口算来说,娃曾经是班级的佼佼者,速度.正确率都遥遥领先于班级的整体水平,可最近却接二连三完不成,仅仅落后一两题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落后到了十几题,简直成了班级&qu ... 郭文红 | 一年级的娃究竟能有多聪明?——给一年级萌娃的父母(七十九) 在昨天的文中,我说到一个考了96分的孩子告诉我,晚上会被妈妈赶出门,送到保安室去睡觉,而原因就是妈妈要求一年级的练习必须每次都是100分,而她这次却没有考到. 作为成年人我当然知道只是母亲为了&quo ... 郭文红 | 儿子的书被同桌“撕”了,这位爸爸的做法让人吃惊!——给一年级萌娃的父母(七十三) 可能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怎么办?自己工作几十年,也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 有的家长觉得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应该学会自己去独立面对,于是不闻不问,甚至可能还会反问" ... 郭文红 | 娃考了92分,到底该表扬呢?还是该惩罚?——给一年级萌娃的父母(六十五) 前天,我收到了一封快件,纳闷中打开,发现这是一封长达六页A4纸的信,写信的人我并不认识.看完全文我才知道,她是"朴素小屋"的一位朋友,也是一位一年级萌娃的母亲,她将自己的一些育儿困 ... 郭文红 | 面对我的“告状”信息,家长玩起了快闪……——给一年级萌娃的父母(三十九) 昨天课上,让同桌两人互相练习看图说话,孩子们天马行空的说得都特别欢快.有个娃说兴奋起来了,把嘴巴几乎贴到了同桌的脸上,身子前倾.扯着嗓子.拉长声调在喊,我赶紧提醒.制止住他.因为在上课,我也没有多说什 ... 郭文红 | 请不要把一切过错都推给孩子 端午三天假期结束,就迎来了紧张的期末复习周. 一进教室,就遇到件有些意外的事情:一个平时状态一直让人很着急的娃居然三天一个字都没有写. 说实话,为了让娃安心度假,为了不给娃增添负担,我们已经努 ... 郭文红 | 有一种错题原因叫“我看错了” 每次考试或者练习之后,面对孩子的错题,教师或者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孩子的一句响亮地回复"我看错了!"或者说"我粗心了!"言外之意就是"我不 ... 郭文红 | 你的未来我跟不过去,你的今天我要加倍呵护…… 当小学老师已经三十五年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从身边经过,记得一个孩子回来看我时说过的那句"你怎么还在教六年级啊?"曾让我感慨万千,是啊,做老师的犹如一个渡口的艄公,一天又一天.一年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