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抗震奥秘——从建筑、地铁座椅到小学生书包,细致服了!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抗震做得好,即使是发生地震,也基本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房屋倒塌等伤亡事故。
其实这样的好成绩,来源于日本社会各方各面的努力。
法案、技术双管齐下,提高抗震强度
日本把1981年以前的抗震房屋标准叫做“旧抗震”,1981年开始实行的“新抗震设计标准”称为“新抗震”。
“旧抗震”的标准是可以承受5级左右地震。而在“新抗震”中,不仅要求避免建筑物倒塌,还要求保护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据日本地震厅数据显示,在地震发生比较频繁的中等级别地震中,房屋出现轻微裂痕的情况偶尔发生在6 ~ 7级的地震灾害中,所以,新抗震标准就必须要求避免这些“偶尔事件”。
数据显示,以这种新抗震标准建造的建筑物,在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中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损失。
除了法案的规章制定,还采用了免震和抗震的先进技术。包括日本建筑,材料上的科技研发,尖端的地基设计隔绝地震震慑力,不易被拉散的箱式结构等,都巩固着日本的房屋在地震中坚实不倒。
在日本租或买房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参考建筑种类,有木制,铁筋,和铁骨三种。
这三种抗震性能都不错,差异在于楼层的高低。
木制也不是单纯的木头,也是经过加固加工处理的,适合于一户建,独栋别墅。
鉄骨相当于钢结构,鉄筋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两种都可以建两层或两层以上建筑。
2
培养民众的地震应对意识
日本人从呱呱坠地,进入幼儿园就开始普及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不仅如此,还会周期性频繁演练,每半个学期会由老师带领,集体前往指定的逃生避难所。这是学校。
而在日本大众的法定假日里,也会有志愿者或者消防厅工作人员在人群聚集地进行地震知识普及宣贯。
我之前就遇到过一次商场前的体验活动。一辆可以调节地震强度的“摇摆房”车,人们可以坐进房车,就像在家中一样,系好安全带和安全帽后,工作人员开始告知调节的地震震级,并通知要开始了,于是大大小小的波动震感就如同真实发生一般被亲身体验着。
社区中,也会有参与灾后救援的支援救援队,他们也会定期接受专业消防救助培训,然后义务宣传贯彻给他负责的那个街道小区的居民。
3
硬件设施先进,课桌下躲避书包成为救生囊
日本的手机卡softbank(相当于国内移动)设置有地震报警,只要手机配置有此卡,在地震前几秒手机会剧烈响铃报警。也有便民地震预报APP,同样是报警。
不过,报了也没必要害怕,该干嘛干嘛。与此同时,所有房屋的煤气阀若遇到剧烈震动,会自动关闭。完全杜绝了地震带来的火灾爆炸等隐患。
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地震小知识:在日本,如果遇到地震,你在学校或者公司,第一个动作一定不是和国内一样吓得往外跑,而是躲到桌子底下,蜷缩,用桌子来保护自己所有的重要器脏部位。
不用质疑日本桌子的“保护能力”,设计上都会有这样一个应用对应。当然外观上没有什么差别。
除了桌子,之前也有提到,地铁中遇到地震,地铁的座椅是可拆卸,当做地震救援梯架。
高科技含量的设备自不必说,对于完善设施,这里重点想说的是——书包。小学生背的书包,由日本政府规定样式,想必大家也可能有所耳闻,小学生的书包号称“天价包”,但一定比什么古驰,LV要实惠太多。
因为这个书包其实是一个小学生的“救生囊”,把背板打开挡住头部,防止地震坠落物打伤头部。掉下河中,书包具有强大的浮力,是一个游泳圈,当危险时刻,按下求救扭,会发出报警铃声。
包括全真皮手工缝制,法律还规定必须要保证质量能使用6年。这样一个多功能超高性价比的书包,就问你有没有心服口服。抗震的设备都能结合到书包上,这也的确是日本人习以为常的事实。
如此说来,并不能笼统说是因为日本地震频繁,房屋结实,所以日本人面对地震才临危不惧。
而是有意识上,科技上,设施上等等全方位的一个闭环“安全链”的形成,这是一个非常完善,成熟且先进的抗震帝国。在生命安全问题面前,好的经验值得每一个国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