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之前观点的否定或更新就是打脸吗?是否接受打脸呢?
举个栗子
我们把自己的眼睛蒙住,去摸一摸大象,想象一下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大象是圆柱形的?大象是长长的一个长条还是一堵墙?你认为大象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个阶段,你只摸了大象的一个部位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哦,大象是一堵墙”。然后你在把大象的所有部位都摸完之后,发现:“哦,大象好像是有一个长长的一个什么东西组成了,它有四个柱子一样的东西,有一堵墙最好像是它的身子,有蒲扇一样的东西好像是它的耳朵”。
在你蒙着眼睛用手去摸遍大象全身的时候,和只摸一个部位相比,脑海里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了,什么地方是什么部位,长什么样子,这似乎是没问题的,但是大象是什么颜色的,它的皮毛摸起来稀疏又扎人,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你不知道。
最后,等你摘下眼罩的时候,你发现:“哦,原来这个长长的一长条是大象的鼻子,柱子一样的是大象的腿,像蒲扇一样的是它的耳朵,这些都没有错,大象的皮肤是深色的,原来它的鼻子除了呼吸之外还能喷水、卷食物”。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有了形的触摸、象的观察、动作的展示,最终才形成了对大象的立体的感知,知道什么是大象了,这回应该错不了了。
但是这个概念真的没有错吗?站在三维的角度上看,大象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不过,如果我站在四维的角度去看呢?大象还是这样的的形象吗,我不知道,你知道吗?
大象这个动物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或许听起来没什么代入感,那么换一个例子
提一个问题:你知道蝾螈长什么样吗?
知道的可以先不要说话,那么不知道的你可以先试着描述一下,描述完了之后你再去找一找它的图片,看一看它跟你的描述是否相同。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这个例子我花了大段的文字来描述,它说明什么?
说明了我们的认知都是有偏差的,当我们接收到信息越来越多时,我们会去修正这个偏差。当然,这个修正不一定是正确的,有可能你接收到的信息给了你错误的引导,那么你的修正就会往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也同样能够去解释,为什么我现在看的或者表达出的一些观点,跟以前的会有一些矛盾。
因为我现在知道的信息会比以前更多,因为我现在实践内容会比以前更多,因为我现在的认知范围会比以前更广。
所以出现了观点矛盾并不可怕,大家会说“诶,你不是打脸了吗”?“打脸”不就是一种说法吗,知错就要去修正它啊,打脸就打脸呗,至少我能矫正了自己的错误,这样在将来,我不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从这个角度上看“打脸”是不是件好事呢,它对我来说是不是也非常棒呢?
是的,我觉得这是的。
不过,我不希望这种“打脸”的事情太多。
因为如果“打脸”事情多了,说明我之前错误的地方太多了,那基于错误的认知搭建的上层结构是否需要推倒重建?比如说基于错误认知设定的我的锻炼计划,是否说明我之前做的所有计划都白费了,或者有可能出现了反向作用,我需要花更多的力气去做矫正?
这时候有人可能说“那我还不如当初就不做呢”,当出现错误认知时,这句话会取得我的部分赞同,但终究还是和我之前坚持的“只要想到,就去做”有点矛盾了。
本篇仅为个人观点,所有方法只适合我自己,请大家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