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窝流注
髂窝流注
髂窝流注是生于髂窝部的深部脓肿。本病多单发,不似其他流注能引起多发现象。该
病以夏秋季节较为多见。儿童易患。本病发生时患肢胯部突然拘紧不适,髂关节处屈曲
位而不能伸直,故又称为“缩脚流注”.清《疡科心得集.辨流注腿痈阴阳虚实弄证同治
论》载。“其发为腿痈也,则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乍寒乍热,时痛时酸,筋屈不伸。”描
述了本病的特征.
[病因病机]
暑湿外受,或余毒走散,化火生毒,注于经络关节之间,则气血凝滞,凝结于髂窝
部位,结肿而发。
总之,本病之因多因外感湿热,邪毒蕴结,阻于经络关节之间,气血凝滞而成。
(辨病)
1 临床表现
1.1 初起患侧大腿突然拘挛不适,步履呈跛行,2—3日后大腿即向上收缩,不能伸
直,妨碍行走,但膝关节仍能伸屈。若用于将患肢拉直则可引起剧烈疼痛,此时可使腹
部向前突起,脊柱似弓状。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微汗。
1.2 成脓 约工个月左右。皮色不变,但肿块按之中软,为已成脓。伴高热不退,
形容消瘦,饮食大减。
1.3 溃后 溃破后流出黄稠脓液,诸症逐渐减轻,肿块逐渐消退,一般约20天收
1:1。愈后患侧大腿仍然屈曲,不能伸直活动,往往需要经l一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
2 诊断要点
2。l 发病前常有会阴、肛门、外阴、下肢破损,或有疖、痈,或外受暑湿史。
2.2 多发于一侧髂窝部,发病后患肢即屈缩不伸,触及肿块,压痛明显。
2。3 初起即有恶寒发热、身疼肢倦等全身症状,成脓时有高热、汗出等表现。
3 鉴别诊断
3.1 环跳疽 疼痛在髂关节部,可致臀部外突,大腿略向外旋,患肢不能伸直和弯
曲。中期皮肤红肿较为明显,患侧漫肿上延腰胯,下及大腿,必要时可行骨关节穿刺以
作鉴别。
3.2 肠痈 需与右侧髂窝脓肿相鉴别。肠痈初期,一般先有消化道症状,仅有发热,
而无寒战,触痛和肿块多位于右下腹深部,较髂窝流注略高,且偏向内侧,腰大肌试验
呈阴性,一般无髂关节屈曲状态。
(辨证)
1 湿热蕴结证 患侧大腿拘挛不适,步履微现跛行,渐则痛势增加,大腿向腹部挛
缩,不能伸直。可在髂窝部摸到长圆形肿块,按之疼痛明显,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舌
苔白腻或黄腻,脉数。
2 热毒炽盛证 肿块中央已软,肿痛较甚,大腿挛缩加剧。壮热日久不退,形容消
瘦,口渴多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1 初期 治宜清热解毒,理气通络。选用舒筋活血汤酌加牛膝、苡米。
1.1.2 成脓期 治宜清热解毒,和营托毒。选用黄连解毒汤合透脓散加减.
1。l。3 溃后 气血两虚者,宜补益气血,选用八珍汤;如气血虚弱,余毒留恋,宜
补益气血、清解余毒,选用四妙散.
2 外治法 .
2.工 初起 金黄散或玉露散,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千捶膏外贴。
2.2 成脓 切开排脓,用五五丹或三味散药捻提脓祛腐.
2。3 溃后 脓水渐少,用九一丹或生肌散收口,外敷生肌玉红膏。
[预防与护理]
1 绝对卧床休息。
2 愈后功能障碍者,应作适当的下肢屈伸功能锻炼,每日2"-'3次。
3 多饮开水、凉茶、饮料。
[古籍选粹]
《仙传外科验秘方》 流注起于伤寒,伤寒表未尽,余毒流于四肢经络,涩于所滞,而
后为流注也。
《外科正宗.流注论》 夫流注者,……既成之后,当分表里、寒热、虚实、邪正,新
久而治之。初因风寒相中,表症发散未尽者,人参败毒散散之;房欲之后,体虚寒气外
侵者五积散加附子温之,劳伤郁怒,思虑伤脾而成者,归脾汤加香附、青皮散之;跌扑
伤损,瘀血凝滞而成者,复元活血汤逐之;产后恶露未尽,流注经络而成,木香流气饮
等之。此症初起将成之法,一服至三四服皆可。外俱用琥珀膏敷贴,其中亦可消者,十
中五六。如服前药不得内消者,法当大养气血,培助脾胃,温暖经络,通行关节,木香
流气饮、十全大补汤俱加熟附子、香附培助根本。此则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溃,已溃
者自敛,而终无残败破漏不敛之症。且如有脓,宜急开之。患者又当慎起居,戒七情,远
寒就温,俱可保全。若误用寒凉克伐、内消等药,终至不救者多矣。
《疡科心得集.辨流注腿痛阴阳虚实异证同治论》 夫流注腿痛,证虽殊而治则一,要
在辨其阴阳,明其虚实而已。……初起憎寒壮热,或微恶寒发热,遍身骨节疼痛,其肿
处渐渐加大,斯时宜以发汗透解,或亦可以消散或身热无汗,即能成脓。其色虽白,不
可认作阴证虚证。或亦有根盘白而顶微红者,此必脓已成,即欲开之,以泄其邪;邪
泄后方得热退身凉,而元气自然来复,.脾胃亦醒,饮食有加数日间气血充盈,即能收
口矣。
[现代研究] ’
1 发病学研究 流注一病是发于肌肉深部多发性转移性脓肿。常继发于各种急性化
脓性炎症,亦可由局部损伤后(如血肿、异物留存处)感染而引起。致病菌多为金黄色
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球菌.当原发性感染病灶,如疖、痈、急性化脓性
乳腺炎等处理不当,或未能及时控制感染发展时,病灶内的细菌栓子进入血液循环,在
多处肌肉或脏器形成转移性脓肿。顾伯华等对22例流注病人做过血培养,9例切开引流
后做过脓培养,其中7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大部分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族
等不敏感,对红霉素、卡那霉素敏感。
2临床研究
2.1 辨证施治 顾伯华将流注分为三型:①暑湿型:发于四肢或躯干部一处或多处
肌肉疼痛,漫肿色白微热,以后肿胀焮热疼痛,伴发热√恶寒,胸闷纳呆,渴不多饮,苔
白腻,脉滑数。治宜解毒清暑化湿。拟五神汤、新消片加减。②热毒型:结块肿胀疼痛,
初起即伴壮热,口渴引饮,严重者,见神昏谵语,胸胁疼痛,咳嗽痰血,舌苔黄腻,脉
洪数.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拟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化裁。⑧瘀血型:多发于
四肢,肿块有瘀血色紫,隐隐作痛。化脓时有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黄,脉滑数。治
宜和营祛瘀,清热化湿。拟用五神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40例,疗程最短者9天,
最长者75天,平均22.5天,结果全部治愈。欧阳德群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髂窝脓肿。
经超声波检查确诊,穿刺获脓后,在穿刺处切开皮肤0.5一lcm,用18号套针沿原穿刺方
向进入脓腔,抽去针芯,沿导丝遂入8—10F的多侧孔尼龙导管达脓腔,拔去导丝抽尽脓
液后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以后每天由导管注入生理盐水冲洗脓腔。共治疗18例,均获
痊愈。
2.2 单方验方 马绍尧用新消片治疗流注40例,基本方:雄黄、乳香、没药、公
丁香.研粉、轧片,每片含生药0.3g,每次服5片,1日2次。祝君逵等用红藤煎治疗
流注9例,基本方:红藤、乳香、没药、银花、连翘、紫地丁、赤芍。均获痊愈。
[述评] . .
流注为中医病名,现代医学称之为多发性转移性肌肉深部脓肿或脓血症。中医根据
其发病原因或发病的特殊部位将流注分为暑湿流注、余毒流注、瘀血流注、髂窝流注等,
其病机较为复杂,治疗较为困难。中医诊治多以分期辨治,并结合其发病的具体原因,如
暑湿、余毒、瘀血而论,治则上贯穿消、托、补三法,多内治、外治相互结合。现代医
学研究多从细菌感染入手,治疗强调抗菌消炎。临床上常将中西医的诊治方法相互结合,
疗效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