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法碑文是怎么刻上去并保持原来的美感?拜托了各位谢谢?

刻碑高度依赖工匠的锤刀技能,对锤击的力度和节奏,以及冲刀、切刀、剔刀、剜刀等刀法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正是因为工匠对锤刀的使用熟练度非常高,所以才能将书法作品精细地刻到石碑之上。把书法作品刻成石碑,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双钩法,就是将书法作品用细笔双钩轮廓的方法转化在石碑上,然后加刀雕刻;第二种是直书法,就是将由书法家直接用朱砂笔将作品写在石碑之上,然后加刀雕刻。

第一种双钩刻碑法,就是由工匠用极细的笔将每个字的轮廓按等比例钩描到石碑之上,类似我们现在写“空心字”的形式,著名的神龙本《兰亭序》就以这种方法复制的王羲之真迹。在石碑上描好之后,可能会用锥刀轻轻走一遍线,将字完全固定。然后由工匠抡锤冲刀,开始刻字,越是贵重的碑文,越是会用技术水平高的工匠,字形准不准,就看他下刀时的准度,技术水平高的工匠,每一刀都能准确地刻在字的笔画轮廓上,不偏不倚,准度越高,保真度就越高。不过这种双钩法有一个问题,就是第一个步骤,进行双钩操作的那个人水平如何,直接影响最后的效果,而很多工匠并不识字,他们无法体会书法字的很多笔意,就可能丢失一些细节。

第二种直书刻碑法,由工匠先把选好的石碑整平涂黑,然后由书法家使用朱砂笔直接在碑上写字,因为朱砂是一种矿物,不会像墨一样散褪,所以真迹会原滋原味地体现在石碑上,黑底红字,对比度很高,工匠就以这个“原本”为准,直接在字体的线条上开刀,通过仔细地冲、剔、剜、挑,只要把准度控制在原字体线条之内,基本就会保留原作风采。这种通过书丹法制成的石碑,因为去除了工匠的双钩步骤,保真度更高。

总之,碑文保持原来的美感,主要取决于工匠的锤刀运用水平,他必须有着非常高的下刀准度,才能保证字体不会走形,因为毕竟无论多高水平的工匠刻出来的碑文,和原来的墨迹都会有些许不同,能保证95%以上的形似就非常厉害了。除了字形要准,冲刀的力度也非常关键,它决定着这个字的神韵和活力,不能死板,也不能锤击过度变得狰狞,由其是字体边缘部分的切刀,对力度控制的要求非常高。

总之,就是要有一个技能超神的工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