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的灵魂核心精讲摘录

艾御享堂 今天

四逆汤的组成就是“附子,干姜,甘草”。
这个证治这个“证”——我们知道《伤寒论》里边有几个病呢?它就是太阳病、少阳病、厥阴病等等等等这“六个病”。这“六个病”好治?还是“成千上万种的病”好治呢?很显然,“六个病”好治!但是这“六个病”就是一个框架性的一个大的范围。
那么这“六个病”它的名称,例如:辩太阳病脉证治(病,脉,我们都知道了),这个“证”,我们现在写成证明的“证”,实际上这个“证”和症状的“症”在古代的时候是通假字,是通用的。所以说在《伤寒论》里边,有什么症状(就)用什么方法,这是很简洁的。
它的这个“内在的原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这个“病的根本的部位”在哪里?这,就是我们这个书要讲的“证治本位”。
就是说:
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它的根本的病的部位在什么地方?
我们用药治疗的这个病的部位在什么地方?
你的药进去之后在哪儿起作用了?
——它是“根本的,我们看不到的,一个起作用的”机理。
所以有很多的药物,我们现代医学尤其现代的中医,他是用了什么药之后,产生什么效果了,那么他就以为这个药物“真正地”就是治了这个病了。但是这样子的就短(缺)了一个“内在的原理”。
比如说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那么有四逆汤的药物——比如说有附子理中丸,大家也都知道了,前边有理中汤,就是白术、干姜、党参、甘草——这是理中汤,加上附子,就是附子理中汤。所以这个附子理中丸里边,既有理中汤还有四逆汤。
那么附子理中丸——有的人胃口容易上火,如果我们用了附子理中丸,甚至能治疗有一些脾胃上火的现象,尤其是慢性的、体质是虚寒的这些人,吃了附子理中丸居然火降下来了(当然不排除有一部分人火更热了)。也就是说“火降下来”的这一部分的人,吃了“热药”为什么还能把“火”给灭了呢?在我们(中医界)过去李东垣也讲“甘温除大热”,为什么用“甘温”的药能够把“热”给退掉呢?它的机理在哪呢?就是说我们要把疾病的病机有一个认识:当我们的脾胃虚寒的时候,脾胃的运化的功能减弱了,减弱之后,这个食物吃到你的胃里之后,它运化不了、运化不走,它停留到你的脾胃这“郁而化热”。

就好像农村堆肥一样——这种富有营养的东西在你这发酵了,发出来的这个“热”冲到了上面(比如说口腔啊,咽喉啊),那么它表现的是热象,但实际上它这个热不是人体的热,是你吃的食物的热,是因为你人体虚寒,运化不了它,它自己就发热了,这种热叫“邪热”。那么我们用上温药、热药、甘药把脾胃的功能加强了,脾胃的功能加强了、消化能力增强了,那食物就停留不到这儿,它就没有这种热了。

当我们知道这个原理之后,我们就知道它原来是怎么回事,这个原理就是我们治疗的“本位”——它是什么原因。
所以,这个“四逆汤”它治疗的就是“太阴病”。
太阴病的症状有:
“自痢”——就是自己慢性的拉肚子。比如说这个“腹泻”,好好的、没有吃坏肚子,他也在腹泻,这就叫“自痢”;
“腹自痛”——就是说肚子要疼一下,有很多的人上厕所之前肚子疼、难受,然后上了厕所就好了;
“腹满而吐”——就是腹部感觉胀满,然后吃下去的东西他会呕吐出来,或者说干脆就吃不下去。
这都是“四逆汤”治疗的一些主要的症状。这些症状的机理在哪呢——就是“病的本位”就是在脾脏。
在现代医学成为一种常识的时候,我们知道,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讲,脾脏在我们的左肋下,实际上中医的“脾”不是指得这个。
我们知道(在前面讲了)“人身处处有脾土”。就告给你——你讲“脾”的时候,一定要带上这个“土”字。

为什么人身“处处”有脾土?从我们现在来理解就是:

你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都是属于脾土管,土就管运化;另外一方面,它还能蔓延出来很多很多的东西。比如说“脾主肌肉”——那么只要有肌肉的地方,它就是脾土所在的地方,所以说人身“处处”有土气;处处都有肌肉,所以说在肌肉的病变上边,你也可以从“太阴脾土”这个角度来治疗。
除了症状在消化系统、和肌肉有关系之外,脾还有一个大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什么呢?比如说:
什么就伤了脾胃了呢?
——吃坏了能伤;
——然后“思虑过度”也能伤脾胃,所以叫“思伤脾”。
那么脾胃被伤了以后,会不会影响人的思虑呢?也会影响人的思虑。所以说思虑过度的,他也是属于脾胃的功能差了。
人是一个“形神一体”的。“形神一体”也表现在每一个脏器上面。
我们知道“神,魂,志,意,魄”它对应着人的“心,肝,脾,肺,肾” ——心藏神,肾藏志,脾藏意,肺藏魄,肝藏魂。
所以说你“思虑过度会伤了脾胃”;反之“脾胃伤了之后也会出现思虑过度”。
所以现在很多的“焦虑症”的患者——“不由自主地老去想一些事情,停不住”的患者,那么你也要从“太阴湿土”(脏病)来治。
那么其他的一些——比如说“抑郁”,抑郁就不是属于脾土,它是属于什么呢?抑郁对应在——我们讲肾藏精,肾藏的是志,当一个人肾气充足的时候,他的志气就非常强大,有了这个志向,才会去想干这、想干那。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想干啥?他什么也不想干,就想玩;
等他肾气充满之后,比如说这个男孩儿到十六岁了——“肾气充”,这时候他就慢慢、慢慢就想做一些什么事情;
等到老了,六七十岁了,你说这个人还想干啥,他什么也不想了,他就想安安稳稳地呆着。
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两个年龄段(就是小孩儿和老人)他们的肾气不足了,所以说,他就没有了志气了。
所以我们讲中医是“形神一个整体”的——人的思想情志也和人的身体相关联的。
“内伤病”可能和情志有关系,导致身体的异常的紊乱,那不包括人的体质的因素,就是情志才会引起的。
“外感病”就是和外在的“风、寒、暑、湿、燥、火”有关系。当把我们的人体(有形的身体)伤害了之后——就好像电脑的硬件坏了,那么它也会导致它软件运行的异常。所以这个“焦虑”也要从“太阴脾”来入手,所以“四逆汤”也能治疗情志方面的疾病。
李老就认为保健用什么药呢?就用“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小剂量是多大呢?小剂量就是各30克。当然你这个附子要用“制”过的附子。
这个“附子”应该是我们这些方子里第一次出现,那么我们就讲讲这个“附子”:
这个附子种下去以后,第二年在它周围(和土豆一样)长一圈,新长出来的这个附子就叫附子;那么你去年种下去的这个附子第二年它还在,这个“老籽”就叫“乌头”;那么长出来这个附子里边,个头大的就叫“天雄”。所以说“附子啊,天雄啊,乌头啊”,都是一个植物。
它这个采收季节,就在“夏至”,取得它的“温通”的力量最大。附子,它是“大辛,大温,通行十二经无处不到”(我们前边讲过了)。附子是大温,这个“温”,我们讲相火和君火的时候讲过了:所谓的相火,就好像光线一样,君火就好像燃烧的灯泡、燃烧的柴火一样——火苗的热能它可以把人烧伤、烫伤,但是这个“光能”它是温和的,它不会把人给损害了。
所以附子虽然是大温,但是它不是热药。这种的大温它可以温肾中间的这个“相火”、温全身的“相火”。就好像阳光一样——阳光普照大地,可不是太阳来到了地球上面。所以说,“起作用的”是相火,那么附子所“温”的就是相火。
仅供临床参考,非专业医生请勿
试针试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