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以不变应万变 《唐雎不辱使命》教后

任你不悦还是愤怒,亦或者平静、胆怯(色挠)。我依然是我,镇定自若,临危不惧,不屈不挠。这,就是唐雎,面对着强大的秦国的国君,即使自己只是弱小的安陵国的使臣。

课文阅读提示说:本文记叙了强大的秦国与弱小的安陵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秦王提出以五百里地换取安陵,其实就是想吞并。唐雎临危受命,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唐雎怎么做到不辱使命的呢?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面对的对手是什么样的人?具体做了哪些事呢?唐雎和秦王之间直接的话语交锋便明确的表达出来了。
其中的一个细节首先引起了我的关注,那就是文中的人称问题。我让学生通读课文画出能表示人(名)的所有词语,学生很快便发现了特点,这篇课文里很多人(名)都是直接以名字出现,并没有像其它文言文中出现的“之”“汝”等人称代词,虽说有“寡人”“吾”“君”“公”“天子”“大王”“先生”“布衣”“庸夫”“士”“臣”之类的,但更多的是“秦王”“唐雎”“安陵君”“专诸”“王僚”“聂政”“韩傀”“要离”“庆忌”这样的人名。即使是用代词,也更多的是第一人称。这说明什么问题?直接啊!是不是也预示着课文的行文也是直接的,斗争也是直接的呢?从后面的学习中得到了验证。
既然这么直接,那秦王也看似间接的直接起来。其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看看,这不是直接的很明显么?而安陵君呢?很会说话,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举例说明就像有人随意拿五十个“女人”来换你的老婆,你愿意么?要知道,要换的这五十里地可是安陵君的安陵国啊,安陵国能愿意换吗?答案显然易见。
看似在商量,心平气和的商量,实则是想要吞并,在这里秦王的态度是“欲”“其”(表示祈使语气)。在安陵君明确不同意后,秦王不高兴了,秦王不说(“说”同“悦” 高兴的意思)。
把自己喜怒放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很明显,秦王是仗着秦国的强大,看到了安陵国的弱小。于是下文两次说道秦灭韩亡魏,更对唐雎说出了“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样带有恐吓意味的话。在唐雎说出和安陵君同样的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后,秦王发怒了,秦王怫然怒。
在唐雎列举了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事例后,并挺剑而起准备做刺杀的第四人时,秦王色挠了,并且用动作表现了自己的心理,长跪而谢。
秦王这一系列的态度变化为何?全因为唐雎在整个过程中镇定自若,不屈不挠,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态度,两种态度的明显对比更能显出唐雎的“士”的形象,士是像三位“勇士”一样的,是可以付出一切,战胜一切困难和恐惧的。并不是秦王口中“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的布衣形象。
唐雎完全是用一直不变的态度来应对秦王的变化。纵然秦国那么强大,纵然秦王那么咄咄逼人,纵然唐雎自己都知道安陵国的弱小,但唐雎却不卑不亢的完成了他的使命,出色的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于此,课应该结束了,但我总觉得还差点什么。这让我想到了英雄,想到了英雄的形象。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这最勇敢的人不正是像文章中的唐雎式的英雄么?难道唐雎不是安陵国的英雄么?
英雄,百度百科解释,1、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2、指具有英勇品质的人。3、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是的,这些英雄们始终是具备了常人不具备的能力,有常人没有的胆识,能做出常人不敢,也永远做不出来的事。但有一点,那就是他们始终会以不变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事情。用他们不变的态度去面对世界(社会)的千变万化。
我问学生,你们愿意做英雄么?学生们都只是摇头……
要不然,怎么会一直变,没有个理想和目标呢?怎么会永远也不愿意长大呢?真的希望,你们都能有唐雎这样的精神和勇气。我对孩子们说。
不然呢……
永远是希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