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铁道兵朋友)——李春芝:一颗石头的守望与飞翔
秦巴山绵延千年万年,大汉江满目锦秀激扬3000里,无数的山峦起伏、波涛如怒,那穿云破雾襄渝线,一如秦岭巴山的骨骼精神,总在时光荏苒中猎猎作响、掷地有声……
宛如远古时代先民们刀耕火种一般,铁道兵、学兵、民兵,大凡是用手掌胳膊肩膀,加钢纤洋镐铁钉钯竹篾筐来对付山水险恶;八磅锤抡得飞圆,青石上凿出几十公分深的炮眼,填上几节炸药筒,插上雷管接上引线,再串联十几、几十个相同的炮眼,点火,轰鸣,数数,待炮眼与爆炸声吻合后,乘着硝烟弥漫,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地冲进隧道清除石渣准备又一轮凿石打眼放炮开山……有电了用风抢,停水了干打风枪,硝烟尘末大张旗鼓进入肺腔咽喉,但动摇不了跟帝修反抢时间、备战备荒为人民、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的壮志凌云一一这些与坚硬冥顽作搏击争斗的年轻人,也许比石头更坚韧強大,他们原本就是青春似火、所向披摩的角斗士与先驱者;他们播种开垦,铁轨与方向饱含收获;他们风风火火行进,唯留下山水人间;他们远行,碑文铭记,珠玑耸立。
——于是,有了《丰碑》,有了位襄渝线贯通峻工时呱呱落地的七零后女子,她叫李春芝,却写出了秦巴山间的波涛汹涌,写出了那个时代的壮烈奇伟、尤其是写出了一个时代的铭记与仰望……铁路在伸延,她在写,52万字的报告文学《丰碑》在站、在立。
陕西籍的一位一代宗师般的作家说过,一辈子有一部作品像枕头一样垫在脑后,这一辈子就值了。他的作品出来了叫《白鹿原》,他去世4年多了,可生前生后,叫《白鹿原》的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经久不衰,白天在案头茶几及中国作家小说畅销榜上名居高位,晚上呢?则在电视荧屏里扑闪光火亮色,像星星。
——他叫陈忠实,写《白鹿原》时45岁了。斯时,他发愁这辈子得有作为,于是《白鹿原》横空出世了一一人到中年却胸怀大志、且壮志凌云、乃至石破天惊,又给了无数个行路人多少标示与导引呢?
写西城县——魏兴郡——兴安州——安康市的三千年跌宕起伏、一路奔逐,写开国大将徐海东率部转战千里经安康赴陕北及中共安康特委在行动,写大汉江黄金水道千万年船舸林立、商贾如涌、潮涨潮落、江湖诡异、云蒸雾霭,写白河县三大宝桐油柿子龙须草抑或紫阳蒸盆子蜀河八大件汉阴粉条子搞肥肉,写女娲山鬼谷岭金线吊葫芦旬阳孟达墓老县城……她,选择了写襄渝铁路建设,一个她耳熟能详、却惊心动魄而逐渐远行的主题。
——这一年,李春芝刚好45岁。
一台日本进口的黄色挖掘机几经颠簸开下水泥舱体的大驳船,沿着水码头官道向白河山城后的公路工地奔驰,却在古街石阶与河滩拐角逼窄地卡在那里。这座大明成化年间的城池从未见过如此巨物哦,仅能通过手提肩挑推车架子车骡马及其七品官轿,可前方似火、炮声震天……于是,驾驶员强行行驶却倾刻间翻覆、两位年轻战士的血浆脑浆在轮胎朝天的挖掘机压扁了的驾驶室淌了出来,有白有红……死亡就这样赫然来临!
一位家境贫寒的刘姓小学同学,辍学初中、参加了白河女子民兵连,这天从承担的县城下隧洞清渣任务现场下班了,她甚至哼起了歌,毕竟是自食其力了,可以大方地拥有花头巾红头绳和的确良衬衫了,可没来得及加固的隧洞顶部一块脸盆大的岩石垂直落在她的头部,待收殓时她变轻变薄的身体令人窒息……
年轻的女孩采药防疫翻山越岭,陡峭与危险如影随形,失足落空的她自山巅跌滚至谷底,头发衣服身体只是模糊的一团,一个女兵殒命了,花样的青春就此终顿……
在架桥机正在半空铺设的铁路桥梁断裂跌落时,十九位官兵倏忽消失,泥浆、草叶和雨衣中残余的躯体就是仅存……掩埋时多挖出了一个墓坑,而下午时一个触电事故又一条生命殒没了,而这位正是挖出第二十个墓坑的19岁的新战士——冥冥中,死亡与命运总在时光烟火中明灭徘徊、从未走远。
一位安徽省六安籍战士,叫沙明,退伍后自学成材成了本省广播电台驻市记者,几十年里先后十多次重返襄渝线、来到紫阳县看望牺牲的战友,集资捐款助学修路,向阳镇的老人与一茬茬学童记得住他的音容笑貌:走着走着,一道的战友生病了车祸了去世了;走着走着,他自己患了癌,但还走、还捐款捐物,走上讲台讲叙铁道兵官兵夕阳似血、辟荊斩棘,还在写《圆梦襄渝》续集一部又一部一一待2019年3月第13次来紫阳返回后,他的身体倒下了,说骨灰留一半撒在向阳镇的道轨旁……他如今不说什么了,但魂灵在,书在,徜徉紫阳青山绿水间。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与资深记者刘晓冬赴石泉县采访,县刑警大队长王抗林说一位外地客商久未见踪影,小旅馆的老板夫妇说他回家过年了,但来年阳春三月县城墙根汉水深潭里浮出的麻袋里正是客商,刑警全部出动,租房隆冬腊月地面水流冲洗痕迹及墙壁上零星的血渍说明了什么,可嫌疑人精神迷离防线塌陷之际,嫌疑人市县亲友构置的压力扑面、有的还来自上级相关部门,拘押时间也快到了。最终,这个案子成为悬案,王抗林恨恨地说。不过,那个小旅馆的房子再也无人入住了,老板夫妇满脸带笑走到街上,熟人都躲得远远的浑不认识,不久,关张,回到乡下远远的老家——人间自有公道!这时,王抗林的眸子里才露出些许惬意。我仔细看了看她,人到中年,干练利落,清秀中多了隐隐然的凛冽。20年后的清明节间,与沙明一干赴紫阳县祭典战友的铁兵们返回安康城时,在小北街的顾氏民居餐馆聚,王抗林赫然在坐,说她是铁道兵转业干起公安的,说战友们生生死死,而她在本地,是主人也是向导;她西安、安康两地奔忙,组织战友联谊会募捐出书及救助生活困顿昔日战友如今下岗工人,筹划重返三线笔会茶话会歌舞晚会……说青春年代理想似火、生命铁硬,如今退休了年老了,该为过去的记忆和今后的生活注入快乐与亮色了。
那天收到《铁道兵烈士目录大全》,精装,庄严,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收录了8314名铁道兵烈士,让你晓得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你多一份凝望与牵挂;主编林建军,原北京籍铁道兵战士,凡铁道兵麈战的地方有她的镜头和背影,也为烈士遗骸安置草率对地方官员拍案而起,也为安康市兴建的铁道兵纪念馆感奋流泪……这本几十万字集合千万个生命、唤起他们小名家乡父兄娘亲的典册该是她对那个岁月的顶礼膜拜!想必烈士回家,我心悲喜,她是丰足的。我们从未见面却时或联络,在想,一位七十古来稀的女兵战士,一直在拍、在写、在旬阳、白河、紫阳、吕河大山丛中、在险峻中在孤清中,为铁路两侧散落的烈士墓地,找到了归宿与安稳,也许、几十年奔走,依凭脚板、镜头和意志,路在延伸,她在路上,她的安稳在路上。
这些生死故事苍茫人间林林总总,说不胜说、枚不胜举,《丰碑》52万字里俯拾皆是,死亡与英雄也许是醒目的标题,然而,那个特定的年代虎狼环伺、危难来袭,"唯有英雄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如果你刀耕火种,昼行夜伏,还"鸡鸣茅店月",再坐在襄渝线火车上穿梭行云流水,那么日月新异、前程似锦扑面而来,你一定是义无反顾地就这样剜心剜肺、刻骨铭心了!
《丰碑》揭开一扇窗,辽阔全世界……亲友们本身就是一部时光简史,几乎肩负了那段岁月所有的荣耀与沧砺:近半个世纪的朋友王启运和他的父亲,文友周小燕的父亲,蜀河臊子面老板王三喜父亲,我敬重的七品官员陈建安,多年挚友贺友财夫人,表兄汪建秋夫妻,小文友缓慢成长父亲,老文友亢岁润及文友肖照越的母亲,他们或民兵、或学兵、或铁兵,与沙明、林建军、王抗林们一道,成为怀念中的风景与记忆时的瞩望;在我的家乡白河县烈士陵园,一侧,是土地革命、解放战争中的烈士,另一侧,则是来自东南西北的铁道兵官兵……于是,有了《春风走过陵园》: 大雁说春天来了/于是,他们来了//也是排着队,在四月的天幕上/有一道道人字哗啦啦响//腿有些瘸了,而路走得甚急/有风霜的白果子/挂在双鬓挂在眉梢,有时/挂在心头,把背弓起来//一律三鞠躬,岁月无情/战友有姓/广东广西、河南河北、江苏江西……/青青的方阵展列,地下的五湖四海/历史的眼泪,忍不住/溅起回声//春风走过陵园/他们,去了//草又生,根不动。
还有:《好钢铁的光芒击碎了尘封》我分明看到花朵盛开在巴山深处,幽暗中/是谁,穿出了夏天的花衣裳//那些人边走边说,还冒出粗话和胡茬/脖子青筋伸出快刀子/一下子就把顽敌干掉了/肩上风钻轻了鸿毛,只比钢轨绵长一分//都过去了,过去了/动车不比时间快//只把风景留下来,把命留下来/把我抛掷在每年四月或是中秋,才听得见《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骤然转身/好钢铁的光芒击碎了尘封//我还是河北沟岔、抑或是安徽阡陌里悬望的白头发/经过时,分明掩住了——//颤巍巍的一声恸……
这些发表在文艺报和《汉江文艺》《安康文学》上的诗歌作品,让我的三线记忆融入亲友们和沙明、林建军、王抗林们的三线建设生活画卷,沐浴着他们生命履历中的光线和色彩,也对《丰碑》的纵深与丰赡肃然起敬了——想想、也是,愈加快速的社会变革和声声宏阔辽远的汽笛声中,承载多少凌厉、痛疼与新异……
其实,我算是与他们同龄,只是我作为初中生的团员,学生干部,在学生也要学工、学农,全国学习解放军的特定时代里,六九级初中生一个年级100多同学成为一个民兵连,一个教学班成了一个民兵排,我荣幸地成了副连长兼一排排长而间断性地推过矿渣车、清过碎石头,参加了襄渝铁路建设,却目睹了无数的亢奋、脆弱和司空见惯的重于泰山之死,我缅怀他们!
他们和我们,具有相同的生命重量,犹如民兵与铁道兵、学生兵的生命重量一样;那些贫下中农中青年组成的民兵团,在生活条件恶劣、生后补偿微薄,今天当铁道兵、学兵三线建设的专题片交相互映在人们视野里时,那些流血牺牲的农民兄弟忽隐忽现、朴朔迷离——一位友人告诉我,每修一公里襄渝线铁道,会倒下1名铁道兵和2名民兵。
《丰碑》丰厚,写了全方位的铁路建设中的民兵、铁道兵和学兵,原本就是他们不分彼此、血肉相连修筑了襄渝线,是我的刘姓女同学和民兵英雄王忠定、学兵英雄吴南和无数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用命、用血与火描绘了美丽的虹,让我们抬头仰望、低头流泪和念想呵!
我还写了《流萤滑过短暂的光》:哥哥的小旅次,有点长/山中方一日,世上巳千年/这不,一滴眼泪落下来/就是40年的汉江//一块干馍、一壶清水/一杆风枪突突……//哥哥哪儿也不去,就把安康当故乡吧/才没有花蝴蝶纷飞,梁祝/仍在路上/流萤,还是夜星滑过短暂的光……//哥哥说/那只是他的眼睛
《丰碑》应运而生。
《丰碑》横空出世——过去与未来,又有多少双眼睛在看……
沙明一行20多年前第一次重返襄渝线,写下了紫阳行的感悟,刊发在我任主编的安康日报《周末》上,若干年后安康日报年轻的记者采访部主任刘锐萍,再次釆访和评介了沙明为代表的铁兵事迹;2012年,时任《旅途》杂志编辑部主任的李春芝,在《旅途》推出特别策划——"共和国没有忘记",系统推介铁道兵学兵建设襄渝线业绩;王抗林妒恶如仇品行,沙明对紫阳山水人的一往情深,梅紫青、查新年、李义芳、张友安一众人物浓盛的三线情结……这些,深深地影响了李春芝。
格非十多年著作百多万字《江南三部曲》,书获奖,鬓如霜;贾平凹在奔七的路上推出长篇《带灯》《老生》《山本》,还在奔、还在写;徐怀中短篙小说《西线轶事》获奖近30年后至长篇《牵风记》、以80岁高龄再获茅盾文学奖,而忠实先生的作品枕头说,强劲地诱惑着……
2016年冬,李春芝一瓿水一只笔一背包,仗剑走天涯——
三八节日凌晨6点车,返回安康则是当晚8点,奔波300公里就是为了采访镇坪民兵团的几位老兵,听他们讲当年放炮数炮声失误、哑炮迸发、战友牺牲的往事。
正月初八去南溪沟,下火车坐拐的、再摩的,再连走带爬来到半坡荒山,呲牙咧嘴的乱石丛中找到了几位民兵墓地、水泥红漆的墓石模模糊糊,毗邻的学兵铁道兵遗骸早已移至烈士陵园,回头看指路的老汉牵着他的牛早已不知去向,野草悸动,山云低矮,寒霜碜人,唯山角下铁路蜿蜒曲折……
去张滩镇采访当年的民兵英雄、因公致残的,照顾他的妹妹也辛劳也寒碜,生活困顿,也老了,路遇一位以拾荒的孤寡民兵,李春芝记载完,悄悄地放下50元钱——对于一个自费釆访的自由撰稿人,她在尽微薄之力,她也在为昔日的英雄奔走呼叫……
赶深夜的列车去四川万源市那台架桥机失事的现场,凭吊失事中牺牲的官兵,凭吊和叹息那位工程师生后仍受处分、念及妻儿老小往后的日子,李春芝无语,只是在黑色夜中抽搐着泪……
按铁兵网友提示,赴湖北十堰市,出五当山车站寻觅和确认一位烈士的姓名籍贯……网络相传也有记忆失误,著书立说就得为历史负责对逝者尊重,在大片水泥碑文的森林中她并不陌生,多了熟悉,甚至为其中一位烈士形象的完整还多了欣慰。
一台新电脑显示屏成了麻面,字迹间或跳动不清,文友侯云芳王义清陈和强说拿去修修、否则伤眼睛,可她说得赶时间写出刚从旬阳釆访的,一耽搁就忘了细节,再说里面收存的几千万字资料几百幅图片弄丢了咋办?何况几百万字的采访笔记及人物活动卡片都在里面呀!就连激光打印机也成了半自动,常常得手托着方可出印、而且夹塞及卡顿是每次;想想也是,一次几万字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打,打了改、改了打,A4纸用了一大箱半;自己看了改了,黄远存章开玲李爱霞柳庆康侯云芳缓慢成长几位文友看了改了,再打印再修改……是个人也累也烦,何况不堪其负的打印机哩、早就奋起抗争了!
返回南溪沟车站时,问询时结识的农村大嫂摘下自家树上的橙子硬是塞给她几个,她选了一个,把自家包里作干粮的几枚沙琪玛留给大嫂的小女儿……她回望云雾迷濛深处几近遗忘的看不清名和姓的民兵墓地,想想乡民的淳朴老实,她心难受;采访中许多当年的民兵、今天收破烂的卖西红柿的蹬板车满头白发一身筋骨的,总会结束时问一句:有补助么?
她无语,她知道这些默默的民兵群体,一定在广为传播、经久不息的当代故事中,在《丰碑》中,赢得足够的尊严和关切,一定可以获得、也必须获得一个平实祥和晚年,她想。
——民兵也是兵。
一部52万的作品做传,记录无名的著名的人物与事,承载共和国半个世纪前的火光精彩——这一天杯盏交响,诗文迭涌,高朋满座,风清气雅,然而,曲终人散终有时哩……翌日,李春芝安抚了罹患癌症的88岁老父,祈祷他长寿安康;婉拒了省属公司西安任职的邀约和主流媒体子刊加盟的聘请,不管不顾地踏上了她的文学创作之旅。
从此,由书桌和餐桌走上了版面与网络,安康日报2017年7月26日在《汉江晨刊》几乎是一个整版,发表了节选的她的新作,于是,我们认识了《丰碑》。
再以后,视野与交际中默然无声,间或是行走的风尘与跌宕起伏背影……一个在《当代》《诗歌月报》西安日报陕西日报发表过文字出版过散文集《彼岸花开》的中年女性,在风气萧然中寻觅文学,她不甘于消沉与静默,她在追逐。
无数的本地的外地的三线建设的参与者关切着,本土的老中青文学同道关切着,安康日报刘云总编和安康文学、汉江文艺主编王晓云杨常军推介着,多年沉寂的安康文坛期待着,省作协、省市宣传部给力,最终,《丰碑》水落石出,灿然夺目!
秦岭之北翠花山南五台,秦岭之南北羊山南羊山;大巴山横亘千万里,境内主峰化龙山镇坪县——秦岭巴山多石头。
那在两山夹一川中的襄渝线,原本是石头的铺设石头的骨骼魂灵迸响激荡石头的巍巍然耸立……
有一颗石头的质朴,却更有不甘于平庸的守望;有众多人物的不凡故事不可以沉沦、更具有飞翔的梦!
作者简介:陈敏,中国作协会员,曾任安康市(地区)首届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安康日报社编委、高级编辑。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3000多件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文汇报、诗刊、星星和延河、美国《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诗歌》(中英文对照)、台湾《秋水》等200多家公开发行报刊;正式出版诗集《蓝星星》《金月亮》多部;获奖4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