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常生 | 岁月葳蕤 长笛邻家——杨标老师掠影
岁月葳蕤 长笛邻家
——杨标老师掠影
鞠常生
我和杨标并非竹马之交,亦非同窗校友。但我们是街坊金乡邻,在性格和爱好上志同道合,都爱动、喜体育,故能融合到一起。
杨标老师
认识杨标前,先认识到他的父亲杨佳香校长——一位睿智的长者。杨校长解放前就参加革命,后长期在教育战线耕耘,离休后还主持老干部《言子研究》,从而炼就了他的学者风范和良好的家风家教。离休后的杨校长遇见我,常被邀去他堆满书籍的书房聊上几句。聆听,只为他的宽慈谦和及渊博学识,从经史子集到唐诗宋词;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号角;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我总能从中感受到一位知识型老领导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研究和理解。杨标就是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给我印象初深的是杨标还在中学生时代就在田径赛场崭露头角。径赛400M是最具观赏性和最富刺激的项目,它既要有短跑的速度,还要有中长跑的耐力,是速度和耐力的完美结合。在一次常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400M决赛中,当发令枪响起,杨标就风驰电掣般呼啸而过,一气呵成,成绩为57秒+,那才叫一个字——“酷”。后在上大学时,杨标将400M跑进54秒大关,打破了当时江苏师院的400M和400M中栏两项校纪录,并曾在江苏省大学生田径赛中荣获400M亚军,为常熟藉大学生在田径赛场取得佳绩争光露脸,这是后话。
“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参加工作后,杨标是厂篮球队主力,司职一、二号位置。那时还没有NBA美职篮联赛的转播,国内CBA联赛更还未隆重举办。轰轰烈烈的市篮球联赛,是一件体育盛事,总能把喜欢篮球的球迷和运动员揉合到北门体育场。我时常在球赛中看到杨标作为球队进攻的发动机作用,他视野开阔,阅读比赛的能力强,是球队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球队也因此常获市篮球联赛好名次。在那个年代,我也经常在业余时间和他在篮球场上切磋球技,度过一段青春欢乐时光。
77年恢复高考,圆了杨标大学梦,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江苏师院中文系,也秉承了他父亲在教育战线呕心沥血的初心和愿望。
在那几年里,我们就相见甚少,但彼此的念想从未消失。没有问候却有关注;没有联系却有惦记;没有约定却有灵犀。承载着那过去的时光和涟漪,我们在不断演绎着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
时光荏苒,岁月流金,一晃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已远离家乡,在常熟市政府驻海南办事处工作,得到一次转干的考试机会,遂返常迎考。在考试前一个月,政府有关部门安排老师为我们复习,而安排的语文辅导老师就是杨标。缘份还是天意?最平凡而又最美味的人间相遇飨宴开始。他还是那样的体魄健壮,还是那样的朴实无华,此时方知,杨标已是大学毕业工作数年后,根椐教育需要于1984年调入常熟市委党校任教。
杨标是个文武兼修的人材,在自己擅长的体育领域华丽转身,潜心三尺讲台解惑传道授业,用他那篮球场拼抢篮板球和精确传球的金右手,执掌课堂教鞭,角色的转换,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个月的辅导,朝夕相处,使我受益匪浅。我们共同坚守,我们彼此温暖,杨标总能把大学学到的语文知识中的文字美、语言美、意境美、精神美,倾心传授给我们。名篇的赏析、阅读理解的能力、病句的修改、词汇的运用、选择判断题的规律技巧...,我仿佛又重回了母校,重遇了曾经的老师,重拾了学生时代攻艰克难的美好时光。
在杨标尽职尽责的辅导下,我考试合格,顺利通过转干统考,得到了一个干部编制名额。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干部”这个称谓和属性已经过时和淡化,并对我以后的工作和退休影响微乎其微,但此一时,彼一时,毕竟我曾努力过、肩负过、拥有过。而杨标老师(文中笫一次尊称老师,深信杨标断勿会因此见外)也曾为我们辛勤付出过。这是语文的魅力,也是杨标为人师表,人格的魅力。
在常熟市委党校,有着浓厚的文化气候和优良的党建土壤,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温润环境。杨标自调进党校,从普通教师开始,成长为高级讲师,后又被任命为副校长,分管教育培训科研。他牢牢把握党校的中心任务,积极参与培训轮训党员干部工作,同时抓好党校函授学历教育,从中专、大专到本科,在职学习的党员干部遍布全市,成为建设美丽常熟的重要力量。常熟学区多次受到省委党校、苏州市委党校的表彰,并被评为优秀学区。
杨标还和党校老师们一起做了大量考察调研,为常熟建设出谋献策,撰写发表了多篇调研论文。其中,他和其他老师一起撰写的《以和谐为目标,以富民作保证》作为江苏省委党校重点课题立项、结项,该文已成为2006一2007年度全国党校系统课题,入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破解江苏三农问题》课题,被中央党校技术委员会评审鉴定为优秀。
一系列的获奖奖项见证了杨标在常熟市委党校的成长之路,这是一项项来自时间的挑战,也是来自时间的赠与。这些奖项是杨标留给自己最好的人生印记和时代担当。等到退休时,已无愧于他崇高的党建教育事业。
文科男普遍天性活泼浪漫,思维缜密,想像力深邃,但对人对事不会触犯任何逆鳞,杨标亦如此。他的微信昵称“虞阳七弦”很有古韵。虞阳者,常熟耳,因古县治在虞山东南而称之。而虞城的母亲河——琴川,她的七条支流成为七弦,这是岁月的弦歌,穿越了无数次的春去冬临,连接着生生不息的古往今来。七弦,听到流水就认识了虞山流派的文脉;七弦,听到流水就唤起了对先贤的景仰。由此,每当看到“虞阳七弦”留下时光的驿站和文化的阳关,我们也就看到了杨标对人生的不懈执念和追求,也看到了他身影的空谷幽兰。
作者简介:鞠常生,老三届知青,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八六级商业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原物资系统(今属江南集团)退休,地方文史爱好者。
相关链接-- 常熟记忆代发文章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