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韵沁芳(第205期):楹联中的烟台·郭宗皋的“畯喜亭”联

本期发《烟台晚报》(2021/05/14)
今日芝罘文艺版
楹联中的烟台

郭宗皋的“畯喜亭“联

郭宗皋画像

明隆庆元年(1567),因直谏贬谪甘肃靖虏卫戍边十七年的郭宗皋被重新起用,先为刑部右侍郎,后又擢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南京兵部尚书。虽然官居高位,但四十年的官场沉浮已让郭宗皋萌生去意,于是在第二年,他便以“年迈衰弱,不复能任”为由上书辞官,回到故乡福山。他后来所作的《澡训堂记》中说:“……宦游四十年,远放生还,再官归老。”
归乡后,郭宗皋不顾衰老之躯,一心治理起福山城北柳子河畔的那片盐碱地,并逐步将其改良成水田试种水稻。在喜获成功后,曾作诗记之:“瘠土耕为泽国田,清流时借赋诗泉。老农江路三千里,雇值青蚨半万钱。”“六月莲塘花正开,稻翻新雨碧云堆。江南有客曾倾盖,笑问何人缩地来。”
在这两首田园风味浓郁的诗歌中,农家之乐跃然纸上,细品,更能让我们体会到郭宗皋在古稀之年醉心农耕,不以为苦反而得到莫大乐趣的那种境况。而这些,在他所作的一副“畯喜亭联”中也有体现,此联语为:
如老农以学不如,鲁男子或吾可也;
饱秔饭以求无饱,有道者尚为正焉。
“畯喜”来自于《诗经》中的“馌彼南亩,田畯至喜”。畯,《说文》中解释为“农夫也”。喜,此处通“饎”,意为“酒食”。畯喜亭,修建在郭宗皋所耕种的一片水田之中,可见此亭本为耕种时休息或吃饭所用。
上联第一分句“如老农以学不如”典出《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意思是,如老农一般耕种,用来学习弥补不如之处。
第二分句中的“鲁男子”是指春秋时的鲁国人颜叔子,传说他洁身自好,不贪恋女色,有坐怀不乱之誉。“吾可也”,我也可以。此句的意思是说耕田劳作其实也是一种修身养性,或许因此能够修行到“鲁男子”那样自洁的品德。
下联第一分句中,第一个“饱”字是“以……饱腹”之意。“秔饭”是一种粳米作的饭,这里指“粗茶淡饭”。
而“无饱”及第二分句“有道者尚为正焉”典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这个“饱”,有“丰足”之意,“无饱”即“不丰足”,即“俭朴、朴素”。有道者,是指有德之人。正,匡正、端正。

《福山郭氏族谱》中的郭宗皋

除此,《郭康介公遗集》中还收录有另外一副“畯喜亭联”:
耒耜琴书分玉烛;
松筠鸥鹭满烟霞。
“耒耜”是一种古老的耕地翻土的农具,这里是代指耕田种植。“琴书”是“弹琴看书”的意思。“玉烛”本意是对蜡烛的美称,喻意为“太平盛世”,郭宗皋借此指自己此时惬意的生活。
“松筠”即“松和竹”,“皆岁寒不凋”,用以比喻节操坚贞,历来被隐者所爱。“鸥鹭”,《列子》中说:“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者也。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鸥鹭忘机”就源自这则寓言故事,意思为“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自甘恬谈,与世无争”,后来也以“鸥鹭”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这样,郭宗皋的这两副“畯喜亭联”所表达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如老农一般耕种,用来学习弥补不如(老农耕种技术)之处,在这样的劳作中修身养性,或许我可以做到像鲁男子那样自洁的品德境界;用粗茶淡饭果腹,进而去追求那种甘于朴素的境界,这样尚可以有德之人的品行来匡正自己的品行。”同时,“在耕地种田和抚琴读书这种惬意的生活里,享受时光静好,隐居在松竹鸥鹭之间,寄情于自然。”

联韵沁芳编委会

于进勇 孙慧铭

朱本喜 曲永辉

李绪杰 邹连波 蔡红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