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汉代最大的游侠,他的灭族标志着游侠时代的终结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达迁徙令,各地豪强及家产在300万以上的一律迁往茂陵。往关中迁徙各地豪强是西汉开国以来就有的制度,可没想到,这一次迁徙,居然引发了一场灭族的惨剧。
历次迁徙,豪强们肯定不愿意远离本土,为了能不迁徙,自然有各种游说活动。这一次,大将军卫青居然也亲自向汉武帝做起游说工作,说其中有个叫郭解的,他家贫,不符合迁徙的条件,应从地方报上来的迁徙名单中划去。
卫青万没想到,正是他的游说,让汉武帝大吃一惊,这个郭解无官无职,居然能让一向谨言慎行的大将军卫青亲自为他向天子进言,这背后蕴藏着多大的能量啊!汉武帝断然拒绝,下令郭解必须迁徙。
郭解
这郭解虽无官无职,可出身也是不简单。他的外婆是汉初著名的女相士许负,因善于相术被汉高祖封为“鸣雌侯”,是古代少数几个女列侯之一。
直到现在,许多相书仍打着许负的招牌。当然,我们无从得知她当年是否算到了自己女婿也就是郭解的父亲在汉文帝时因行侠而被诛、外孙被灭族,也许这是泄露太多天机的报应吧。
郭解出生于河内轵县(现河南济源),当地侠义风气由来已久,是著名刺客聂政的故乡。郭解长得貌不惊人,短小精悍,性格沉静。他从小是一个阴毒狠辣之人,是个只要自己觉得不高兴就要杀人的狠角色,小小年纪就杀人无数。
他讲义气,肯不惜性命为他人去报仇杀人,收藏亡命之徒,拦路抢劫,还干过铸假钱、盗掘坟墓等诸多不法之事。当地官府也曾试图抓捕过他,可不知为何,每次要抓他都会被他逃脱,或者好不容易抓到了,却偏偏遇到大赦,只能又把他释放。面对这么一个人物,当地官府一直头疼不已。
年长后的郭解,性情改变了很多,开始有所收敛,而且以侠义自居,讲究以德报怨,仗义疏财,乐善好施,经常帮助人却不告诉人,颇有后世《水浒传》乃至金庸、梁羽生等武侠小说中塑造的许多大侠的风范。这时候的郭解名气越来越大,成为许多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身边聚起了许多跟随者。
郭解处理的许多事情,显示出他其实是一个明于事理的人。
比如,郭解有个外甥,平日里仗着他的势力作威作福,一次他与人喝酒,对方不胜酒力已不能喝了,他却硬逼着对方继续喝,那人一怒之下拔出刀来,一刀捅去不想刺到要害处,这个外甥当场就死了。那人也被吓醒,立刻亡命天涯。
这事发生后,很奇怪郭解没有任何表示,也许他已经知道事情原委——因为以郭解的势力,当地发生大大小小的事,很难瞒过郭解,更何况是自己亲外甥被杀呢。
郭解的姐姐可不答应,她故意把儿子的尸体丢到路边,丢下一句话:“以弟弟翁伯(郭解的字)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
被姐姐这么一逼,郭解只能出手,派人暗中查找凶手的去处。各路小弟纷纷出马,一时之间江湖骚动,凶手感到极大的压力,知道自己肯定躲不过去,干脆直接上门找到郭解,把当时的情景一五一十告诉郭解,说完任凭郭解处置。可他没想到的是,郭解说:“这是我家孩子不对,你杀他是应当的。”说完就放凶手走了。
这件事一传开来,大家更觉得郭解讲义气,是个大侠,跟随他的人更多了。这些人也学郭解的榜样,不用郭解出声,就为他去摆平许多事,甚至杀人,而且也不告诉郭解。他们这种行为恰恰为郭解最后的结局埋下了祸根。
后来发生的洛阳调停事件,再次证明郭解的名声已远不限于轵县一带。
当时洛阳有一对仇人,双方都很有地位,很有后台背景,也不知为何结下了仇怨,当地许多富豪想居中调停都没成功。
后来有人出主意,去请郭解来调停。接到邀请的郭解,晚上单身一人悄悄去见其中一个仇家。凭着自己的江湖名声,郭解居然说服仇家答应和解,并且还说:“这么多年洛阳诸公一直为你们调停,你们不肯和解,现在有幸肯听我一言,但这却对不住洛阳诸公,郭解不能让他们知道我跑过来他们的地盘居间调停。你们不要告诉别人,等我离开后,再让洛阳诸公来调停,你们才能和解。”
说完,郭解连夜返回。郭解处理这件事,既低调,又给洛阳诸公留下充分面子,充分说明这时候的郭解不但有极高的江湖地位,而且做事很有分寸,不是光会打打杀杀的愣头青。
对于官府而言,自己辖下有这么一个江湖人物,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因为郭解俨然成为当地第二官府,他的威望对地方行政管理构成巨大威胁。
所以,汉武帝迁徙令下来,轵县姓杨的县掾出了主意,把本来并不符合条件的郭解列入迁徙豪强名单之内。郭解不想离开故土,自然有许多仰慕他贵族为他运作,居然说动卫青亲自替他向汉武帝求情,熟料弄巧成拙。
郭解毕竟也不敢公然抗旨,只能动身前往茂陵。结果,他动身时,当地各富户和侠客为他出行送出钱高达千余万,可见郭解江湖地位。这简直是一出既悲壮又顶风而上的闹剧,试想,这不是向官府乃至皇帝示威吗?
这种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在历朝历代都极为忌讳。更出格的是,郭解的侄子一怒把姓杨的县掾的人头割了下来。这一来不但郭家和杨家结下了仇怨,而且这是郭家向朝廷发出的明目张胆的挑战——迁徙令可是朝廷的诏令,尤其郭解是汉武帝亲自拒绝卫大将军求情下令必须迁徙的人啊!后来事实也证明这事把郭解往鬼门关狠推了一把。
到了茂陵后的郭解,风头一时无两,关中的各路豪杰无论以前是否听说过郭解,都来和他攀交情,郭解家门天天车水马龙。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在轵县,都到天子脚下了还这么张扬,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时候,轵县的一个小弟,又自行为郭解出头,把杨姓的县掾的父亲也杀了;这还没完,杨家有人到京城告状,结果又被杀死在宫门前。一连三宗命案,而且还在天子脚下宫门前杀人,这下轰动了朝野,汉武帝闻讯大怒,亲自下令抓捕郭解。
于是郭解开始了逃亡之路。郭解先是逃到临晋,去找一个叫籍少公的人(《史记》记载籍少公,而《汉书》记载则为籍少翁)。其实郭解与他素不相识,可郭解觉得凭着自己的江湖名望,一定能让他帮助自己。
果然,籍少公义不容辞地帮他逃出关外。朝廷抓捕的人追查到籍少公时,他为了保守秘密,居然自杀。如此一来,官府断了线索,又让郭解逃亡了很长一段时间。
郭解随后逃亡到太原等地,而且他所到之处,常常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留他食宿的人家,这些人又帮助郭解隐匿行踪。由此可见,郭解在当时确有非同一般的江湖威望。每读史至此,我总想起《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每次遇难只要一报出名来,对方总是纳头便拜,口称大哥。
可惜,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郭解最终还是被官府缉捕到案。官府对他进行审讯,想彻底追究他历年所犯罪行,结果发现许多他涉及的命案,其实不是他动手杀的人,而且他确实不知情。如此一来,如何定罪就成了一个难题。恰在此时,又有一个小弟主动替郭解出头杀人,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官府派人到轵县查办郭解的有关案子,当地有个儒生陪同。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人都说郭解的好话。这个儒生看不惯郭解的作风,就说了一句:“郭解专干那些作奸犯科的事,怎么能算是好人呢?”就是这句话,让那些平日里仰慕郭解的人对他恨之入骨,居然就把这个儒生杀了,而且还把他的舌头割下来。
官吏就拿这最新的命案去责问郭解,郭解确实不知道是哪个小弟杀的人,凶手也被其他小弟藏匿起来,不知所踪。这个案子让已陷入牢狱的郭解再次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也让他处于巨大的舆论抨击之下。
但是官吏审了很久,实在没有找到郭解杀人的罪证。办案官员最后上奏汉武帝,说郭解没有直接杀人,也确实不知道是谁杀的人,应判无罪。汉武帝其实心里已经有主意,却还是希望有大臣先说出来。
果然,当时的御史大夫公孙弘猜到了汉武帝的心思,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这个郭解以布衣身份充当侠客,行使的却是官府的权利,因为一点小事就随便杀人,而且郭解自己还不知道,这恰说明他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势力,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这样的人是对朝廷巨大的威胁。这是大逆无道的罪行。”汉武帝等的就是这番话,立即下令不但杀郭解,还将他灭族。
《资治通鉴》在记载此事后,引了汉代荀悦的一番议论,说“……立气势,作威福,结私教以立强於世者,谓之游侠……生于季世,周、秦之际尤甚焉。上不明,下不正,制度不立,网纪驰废;以毁誉为荣辱,不核其真;以爱憎为利害,不论其实,以喜怒为赏罚,不察其理”(《资治通鉴·汉纪十》)。
侠客的盛行,是以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大乱为背景。这些人往往重义轻生,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按自己的行为准则办事,视国家法纪如无物,民间常对他们趋之若鹜,而官府对这些人却头疼不已。
汉初以来,天下逐渐安定,尤其一代雄主汉武帝,立志于打击各诸侯王势力、铲除地方豪强,大一统的汉王朝越来越无法容忍这些能挑战官府权威的人存在。
像郭解这样一个有如此江湖威望、一呼百应的游侠,是对政权的极大威胁。汉武帝将郭解灭族就是对这些游侠的毁灭性打击,自此以后,这些游侠纷纷转入地下,逐渐式微,虽偶露峥嵘,却再也没有掀起大风浪。直至晚晴,袍哥才掀起侠客的又一个高潮。
(0)

相关推荐

  • 【杂谈】汉朝的大侠们

    我们这代人从小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对"侠"的理解,基本上都停留在郭靖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上.然而历史上真正的侠客们,跟金庸小说中的侠客们还真不大一样,比 ...

  • 【武帝】二十、你们来买单

    擦屁股的事,得有人干 主父偃强行搞了一拨建设,用咱们现在话讲叫犯了左倾激进主义错误,让大汉朝七十多年的基业毁于一旦.卫青断了匈奴财路之后,本来汉朝对战匈奴应该是压倒性优势.现在经过主父偃的努力,汉朝的 ...

  • 史记·游侠列传》原文及翻译--在线文言文

    史记 原文: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 )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 )世主,功名俱著( )春秋,固无可言().及若季次.原宪, ...

  • 游侠列传(二)

    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史记>故事.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精彩异常,是我们所熟知历史的 ...

  • 南昌汉代海昏侯遗址博物馆行——侯墓·王气·废帝心

    趁着今年五一假期,笔者携夫人和好友夫妻俩一行四人去了惦念已久的南昌汉代海昏侯遗址博物馆:我们首先去了江西省博物馆,后去了离江西省博物馆有近五十公里远的南昌汉代海昏侯遗址博物馆:总的来说去时期望很高,回 ...

  • 汉朝历史人物——张骞(汉代杰出的外交家)

    历史人物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

  • 天府大道北延线德阳段发现商周遗址和汉代墓地

    9月2日,来自德阳市文旅局消息,在开展天府大道北延线项目中,在德阳境内发现了部分重要遗址和墓地墓葬,出土一批铜器.陶器.陶俑等重要文物. 下一步,文物部门将在履行报批手续后,对部分重要遗址和墓葬开展抢 ...

  • 陕西关中出土汉代古玉精品赏析

    陕西关中出土汉代古玉精品赏析 古代艺术  陕西关中地区是西汉王朝政权所在地,西汉一代的11座帝陵分布在关中咸阳塬上和西安市东郊,西汉王朝众多的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死后,也陪葬在帝陵陵园及其附近,虽然西汉 ...

  • 临床经验:汉代张仲景名方,四逆散你会用吗?

    临床经验:汉代张仲景名方,四逆散你会用吗?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那件汉代织锦护臂,为国...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那件汉代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先说这句话出自<汉书·赵充国传>: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 ...

  • 汉代铜镜(五)

    东汉(中晚期)君宜官位双燮纹铜镜. 东汉(中晚期)位至三公双凤纹铜镜. pingpu

  • 珍贵资料!汉代高清刻石拓本,美到让人心醉

    西汉碑刻 东汉刻石 见习编辑 ▏刘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