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史话】第一难行大码头,汉口大码头在哪里?
码头文化乃500年汉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廿里长街八码头,陆多车轿水多舟。
清代汉口沿岸分布着八大码头,上自硚口下至河口长江边,
有艾家嘴、关圣祠、五圣庙、老官庙、接驾嘴、大码头、四宫殿、花楼等码头。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刊行的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中,有一首写到大码头:
杂货扛抬到晚休,外班气力大如牛。
横冲直阔途人避,第一难行大码头。
外班,即码头工人。竹枝词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大码头繁忙的画面:
码头边货船云集,一艘接一艘,等待着上下货;码头台阶上,扛码头的苦力肩抗货物往返上下;往来汉口、汉阳的乘客成群结队,上下船的途中,时刻要避让扛码头的苦力。大码头在时人眼中是何等的牛气。
叶调元笔下的汉口大码头所处的时期,汉口尚未开埠,但已是“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了。
如今高速、铁路、空运日益发达,河运已江河日下,往日显赫的汉口大码头荡然不存,还能找到它的遗迹吗?
在1877年的《湖北汉口镇街道图》中,大码头有明确的标识。它坐落在接驾嘴(今集家嘴)与龙王庙之间,背靠河街(今沿河大道)、黄陂街汉镇核心地带,面朝汉阳南岸嘴,处在汉镇中心去往汉阳城的便捷路线上。
1911年10月,辛亥首义阳夏战争中,起义军败退汉阳,从此处以及附近几处码头渡过汉江。为了阻击清军的追击,这里曾发生激烈的战斗,使得码头建筑大部被毁。
1911年阳夏战争之后大码头的断垣残壁,门洞上“大码头”三字犹存,昔日繁忙的景象不再。远处的岸线轮廓是接驾嘴段弯曲的河岸。
1911年,阳夏战争结束不久,几个英国人伫立在大码头门楼的背后,目睹战争的创伤,留下了当时的影像。通过门洞可看到汉阳岸的房屋和远处龟山顶上的禹王宫,进一步印证了大码头的位置。
1911年,在大码头门洞处附近看汉水上游方向另一角度的汉阳岸景象,昔日帆樯林立的汉水,除了沉没在岸边的船,汉阳铁厂的烟囱孤立在远处,一片死寂。
饱经战火的三洞门牌坊上,俨然保留着“大码头”三个大字,清晰耀眼;将其与美国地质工程师弗雷德里克先生拍摄的照片进行对比,人们惊奇地发现,阳夏战争的弹痕弹孔,居然还留在牌楼上。
1913年至1915年间,美国地质学家弗雷德里克·加德纳·克拉普(Frederick G. Clapp),受北洋政府委托,组成一支地质考察队,考察中国的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在途径武汉时,弗雷德里克拍摄了一组武汉三镇的人文地理照片,为我们一观当时武汉的风土人情,提供了非常直观的资料。他在往返汉口、汉阳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中有一繁忙的码头画面,此地似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码头的门洞处还拍摄了一张对岸汉阳的照片。显然,弗雷德里克先生就是从大码头渡过汉水的。
1913年,美国人弗雷德里克拍摄的汉口大码头,照片中码头为三洞门牌坊式造型,下有宽阔的石阶和坚固的石垒护坡。阳夏保卫战的弹痕弹孔,居然还留在牌坊上。
1913-1915年,美国人弗雷德里克从汉口大码头拍摄对岸的汉阳南岸嘴汇合码头。两张照片中都有码头边鱼行立的招牌晃子。
1937年,从大码头看汉阳 ,摄影师沿大码头台阶下到河边,由于拍摄位置过低,汉阳铁厂的烟囱被遮挡而无法看到。此时,汉水码头繁忙的景象又恢复如昔日。
时过境迁,民国后期大码头不再是通往汉阳的渡口,而被上游的集家嘴码头取代;长江沿岸码头的吞吐量远超汉水码头,汉水码头不再繁忙。
1956年,汉江上建起了第一座大桥,之后,又建设了多座大桥,汉口与汉阳的交通被江汉桥取代。每年夏季频发的汉江洪水,在这一段狭窄的河道汹涌奔流,威胁着汉口一带陡岸上的城区,有逐渐垮塌陷落的风险,而受汉阳南岸嘴岸边矶石的顶推,这种风险越来越大。
1998年大水后,武汉市政府花巨资治理此段河工,炸掉汉阳岸矶石截弯取直,迁移了整个南岸嘴的居民。在汉口岸边打深桩铺石链固坡,建设龙王庙公园等沿河亲水观景台。昔日繁忙的大码头,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景点了。
今天的大码头只剩下一段石阶孤独留在哪里,很少有人记得它曾经的繁华。
曾经的大码头,除了石阶下接近水面的红沙石基础,再也找不到其他的遗痕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有兴趣的朋友在游览龙王庙码头时,不妨按图索骥,寻觅大码头的遗存。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编辑:田联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