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汉口“新河”

武昌有个新河街,在三层楼地区,原来有一条首尾连通长江,河道呈半月形的小河。这里还有座四周环水的洲屿叫新河洲,洲上有原国棉四厂、国棉五厂以及长江船舶设计院等单位,现填平为马路成为临江大道的一段,与武昌城区联为一体。

历史上,汉口曾经也有一条新河,只是在民国年间已淹没而不为人知。

光绪三年(1877年)“湖北汉口镇街道图”,可见在距汉江入长江口大约200米处,有一四面环水犹如果核的洲屿,汉江至此向汉正街方向分出一处河汊,在主河道以北形成了一个分支河道,从石码头处进,从沈家庙码头出,这条河就是汉口历史上短暂存在的“新河”。

图一 《湖北汉口镇街道图》

地理意义上水中陆地即洲。长江武汉地区段水面宽阔水中多洲,大的洲多有名称,如天兴洲、鹦鹉洲等。汉水乃长江支流,河面较窄,洲不多见。

历史上,汉水改道从汉阳龟山南麓入长江后,在距长江入口200米处也有一无名小洲。《尔雅.释水第十二.水中》曰:“水中可居者曰洲。”有的小洲涨水时即淹没,没有永久居民,而这处洲上却标明有“此处板厂”四字,表明此洲1877年时已有人居住、劳作。直到今天,这一带一直以“板厂”为地名,有板厂一巷到板厂八巷。洲东部为以汉口著名商帮“宝庆”命名的正街和巷道。

那么,这个洲屿、这条河是怎么来的呢?

据《民国夏口县志校注》(原版-侯祖畲主修-民国九年出版,武汉图书馆校注2007年出版)“建置志”记载:“春夏之交,襄水(注 指汉江)暴发,本镇集稼嘴大码头一带多遭崩塌。清同治末,上宪查勘,特开新河一道,以杀水势,上至永玉河,下至王天泰炉坊止,其中包括码头七处。永玉河、大码头、五彩(巷)、永宁巷,大水巷、广福巷,沈家庙,民甚便之。无何渐就淤塞。附近居民搭盖房屋,仍变为市廛。今可考者,永宁巷河街仅存一小塘而已。”

汉江自明成化初年改道以后,入江处迂回曲折,上游水势湍急,至此因水泻不畅而冲刷两岸,两岸崩塌严重。到清代中叶,沿河整条街道付诸东流。《汉口丛谈》云:“大码头上下,旧时亦有河街,近因水决岸聩,直达正街矣!”而“揆其原因,是镇所上游水口之黑山(注又名赫山),开山凿石,水流无拘,冲击下游,影响所致”(见《夏口县志》)。为此,清官府早在嘉庆年间,便立碑禁止开山采石。汉阳诸生徐鹄有一首竹枝词写道:“水府关前上小舟,间来好做过河游。丰碑有禁明化在,莫向山中打石头。”由于滨江的街区频遭淹没,河堤被冲刷殆尽。

江岸的破坏最终导致了接驾嘴(即今集家嘴)的崩塌,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商人向湖广总督李翰章提交了一份陈情书,要求官方采纳商人们的意见,在治水问题上考虑更长久的利益。

1872年11月,湖广总督李翰章视察了受影响的地域,指示汉阳知府和汉阳知县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并授权动用三个营的官兵作为此项工程的劳动力,实际工程的管理责任落到了汉阳知县林瑞枝身上。计划中的工程包括在受侵蚀的汉口江岸地带建立堤防,在汉口江岸老官庙与新安码头之间挖一条穿越其突出部分的渠道(以增加汉水入江之口);在汉阳江岸建设三组石驳岸(以限制泥沙进一步淤积);以及最有争议的另一项举措:从沙洲中间开辟一条宽阔的通道,以便让汉水顺畅地流入长江,从而减少对汉口江岸的影响。这项工程共雇佣了1000多名官兵,以及三四千名民工。实际开挖于1873年2月12日开始,4月2日完工。当时的《字林西报》评论说:“看到在如此繁荣环境中的汉口人这样优秀,而且能够直接将他们的精力投入到如此杰出、实用而且可行的工作之中令人感到非常满意。”

图二 为1873年汉口港疏浚工程绘制的草图。

(资料标注:原件附在休斯1873年4月8日信件之后,见英国外交部档案。)

根据地方志记载,这条新河到1917年就逐渐淤塞。查阅1919年汉口地图,还可见河道水面踪迹,数条南北向街道跨河而过,直接填了河道或是修了桥梁。1926年地图显示,河道沿线分布有几个“水垱”。1930年后的汉口地图就基本看不见“新河”踪迹了。这样算起来,从清同治末年至20世纪20年代末,“新河”存续了半个多世纪。

图三  1919年出版《 汉口 汉阳及武昌》地图

新河不存,地名犹在。原属宝庆街道现汉正街道(注:2000年6月武汉市民政局发文,利济、三曙、新安、宝庆四个街道合并为汉正街道办事处)所辖的“新河巷”、“新河坊”就是在新河故道上建起的居民里份。

据《武汉地名志》记载的“新河巷”与“新河坊”词条:新河巷,东起广福三巷,西抵大水巷。长约130米,宽约3.6米,水泥路面。门牌1—37号;2-46号。清末成巷,因处“新河” 遗址,故称新河巷。1967年,改名正义三巷,1972年复名新河巷。新河坊,位于硚口区东南部,汉正街南侧,永安巷东侧,主巷抵五十九中围墙,北与新河巷相通。东西长46米,南北长28米,均宽约3米,水泥路面。门牌:1—35号;2—14号。清同治年间,此处有人工河,引低洼沟渠之水注入汉江,称“新河”。清末河床淤塞,新河消失,居民聚集,建房成巷,故名。1967年曾改名斗帝五巷,1972年将公善里部分地段并入,恢复原名。

随着汉正街地区的旧城改造步伐加快,新河巷-新河坊片业已拆迁,待高楼林立之时,便可能是“新河”灰飞烟灭之际。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说,“地名中潜在一种凝聚力、亲和力,还有复杂的情感。地名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的文化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改造后的汉正街新河片,历史地名能否得到保留和延续?但愿不要被那些令人云里雾里的“xx花园”、“xx广场”代替?老地名保留和延续的不仅是地名,而且是城市特有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即将消失的汉镇老地名“新河”巷

参考资料:

1、《民国夏口县志校注》2010.06武汉出版社

2、《武汉历史地图集》1998.05中国地图出版社

3、《汉正街志》(征求意见稿)2009.07

4、《武汉地名志》1990.12武汉出版社

5、1877年《湖北汉口镇街道图》

6、《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2008.03[美]罗威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请长按关注人文武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