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宪生:世间一切生物,唯人的表情变化最为丰富

吴宪生
中国画画家、博士生导师
1954年7月28日生于安徽省宁国市;
197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毕业后留校任教,入方增先、顾生岳为导师的人物画研究生班进修,后担任方增先先生助教,协助方先生教学多年;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借古开今,融贯中西
吴宪生从给方增先教授当助教始,就致力于中国人物画造型基础课的教学及人体艺术探讨和研究,其成果在全国美术界引起了较大影响。
他在教学和创作实践中,一贯主张借古开今,融贯中西。他一方面努力学习和继承中国人物画的真谛,从传统艺术中吸取养份,可又不满足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另一方面,他吸收西方素描方法和现代绘画技巧,将其揉合,为我所用。
吴宪生《山道弯弯》97cm×200cm
吴宪生是在中西文化大交融中成长起来的国画家,他有着丰厚的传统中国画的底蕴,又在接受着西方绘画的营养。他在主攻人体素描的同时,大胆地将中国传统艺术的线条、墨韵之美和西方绘画的色彩之丽,巧妙地融汇到形体的塑造中去,将写实、写意和意象表现有机结合,自成一格,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境界的水墨人物画,在中国人物画艺术上具有先锋价值。
吴宪生《维族老人》100cm×110cm 2014年
他的《女人体素描》《人体线条素描》《头像素描》《水墨人体画》《吴宪生水墨人体画集》等5本画集于90年陆续在台湾出版,在台湾美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评论说:“吴宪生先生对于人体水墨素描之尝试,开展了人体画创作之可能性,也丰润了传统水墨画之创作,因而,不论就创作或教育之层面来思考,吴先生的创作均深具意义。”
悟道中国人物画
将人物画得逼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扎实的抓形能力,绝不可能做的很好。
人物画,立意第一,造型第二,笔墨第三。立意浅不能动人,造型差不能服人,笔墨弱不能悦人。
吴宪生《快乐的孕妇》97cm×180cm 2015年
画人物画,该有素描功底。至于学什么样的素描为好,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依我所见,还是学西方古典用线表现为好。
从素描走向人物画,不是简单地以水墨替代铅笔或木炭条,而须将素描关系转换成笔墨关系,以笔墨的虚实浓淡来表现形体的起与伏,以用笔的变化来完成形象的塑造,
从而使作品不仅具有素描表现的准确性,而且具有中国画自身语言的表现张力和强烈的形式感。
画人物者常留恋一根线、一块墨的变化,而忽视整体。
初学者更易陷入衣纹的纠缠之中,结果人物形象被一堆抢眼的衣纹淹没。单个人物的创作,其衣纹宜变化多样;多个人物的组合,衣纹则宜简练而协调。
牧羊人 宣纸水墨 160cm×96cm
2014年 吴宪生
人物画在笔墨技法的表现上不及山水画丰富,在线条运用上不及花鸟画灵活,唯在情趣的表达上胜于二者,因而古人尽在人之“神韵”上做足文章。
世间一切生物,唯人的表情变化最为丰富。忧愁与快乐,往往只在毫厘之间。眼角往上翘一点儿,嘴角往下撇一点儿,人物的表情便有很大不同。故人物画的造型须紧扣人物的表情变化,于细微处下足功夫。
吴宪生作品欣赏
—— 终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