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更年期综合征秘方

绝经前后诸证——庞氏更年安汤(庞清治方)

(组成)黄柏12g,知母10g,杭菊花12g,蝉蜕8g,节菖蒲12g,酸枣仁12g,郁金12g,车前草30g,云茯苓30g,焦山楂15g,枳壳10g,小麦30g,大枣5枚,甘草6g。

(用法)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功效主治)清热祛湿,解郁安神,兼以补脾。用于绝经前后诸症。

(方解)本方用黄柏、知母、菊花清相火,除肝火,兼可滋阴,以除其火,含知柏地黄丸之义;车前草、云茯苓等,利湿健脾,并给邪以出路,配节菖蒲豁痰化湿除其湿痰;郁金、枳壳解双郁,调气机针对其郁;因本病精神症状表现突出,证似脏躁,故以《金匮》之甘麦大枣汤缓急安神,配节菖蒲调心气,蝉蜕息风镇痉,酸枣仁、茯苓安心神以治之。庞老云:甘麦大枣汤虽简单平淡,但对脏躁确有显著的疗效,不可不知。另从全方用药来看,方中云茯苓等、大枣、甘草、焦山楂、枳壳均为健脾调脾之品,此处用之有“天癸既绝,治在太阴”之义。庞老补虚,不主要在于补肾,而优先考虑补脾,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补后天以充养先天,纠正脏腑、阴阳、气血之失调,达到使机体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的目的。此外,“虚劳虚烦不得眠”也是本病常见之症,本方中用酸枣仁、知母、茯苓、甘草,未用川芎但用郁金,实含《金匮》酸枣仁汤治“虚劳虚烦不得眠”之义。总之,全方针对“火、湿、郁”清热祛湿、解郁安神治标为主,又兼顾治本,而治本侧重补脾。所用之药,看似简单平淡,无奇、贵之品,但切中病机,用之临床,每获良效。

(加减)肝火甚,口苦躁怒,酌加栀子、龙胆草、黄芩等,但此大苦大寒之品,得效则止;湿浊明显酌加玉米须、泽泻、猪苓、佩兰等,重者可去知母并酌加薏苡仁、山药、白术等健脾之品;气血郁滞酌加柴胡、青皮、薄荷、合欢皮、丹参、川芎等;更年期心脏病酌加丹参、五加皮、五味子、麦冬等;血压高酌加钩藤、夏枯草等并增利尿之品;便秘加草决明;失眠重酌加合欢皮、柏子仁、首乌藤、珍珠母等;月经紊乱过多,则先按崩漏辨治,然后再治本病。

(按语)本病的治疗,应以治标为主。其依据有三:①从临床表现看,更年期综合征本虚之证表现不十分明显,火、湿、郁多种病理变化所致之标实诸候复杂多变,表现突出,属标急本缓之证,故当治标为主;②从生理病理上看,更年期肾气衰、天癸竭是人体生长衰老的自然规律,这种生理转变是大势所趋,治本补肾之法,虽然能很有限地减缓肾气精血的衰退速度,但终不能截断这种衰退。此时药物所达到的是消除或减轻症状,缓冲脏腑、阴阳、气血之失调,使更年期妇女在新的条件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达到新的动态平衡,顺利度过更年期。

这必须首重治标,兼顾其本,方达目的;③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及其症状程度的轻重,除与上述生理、病理因素有关外,还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干扰密切相关。临床所见本病患者多虑、多疑精神症状表现明显,对首诊疗效特别看重,如首诊之后症状减轻,则治病信心大增;如首诊之后疗效不显,患者或对医生抱有疑虑,或认为此病不可救药,增加以后治疗本病的难度。因此,对本病的治疗,首诊疗效起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药物的治疗方面,而且还包含有心理治疗在其中。而要达到首诊疗效显著之目的,治本补虚为至,显然不可能。所以庞老在临床上常抓住本病标实之证(火、湿、郁)明显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其轻重缓急进行论治,能迅速取得明显的实效,待标实症状缓解,再增治本之品,多可取得满意疗效。

(方源)《情志病中医特色诊疗》

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汤(刘际汉方)

(组成)生地黄、石斛、枸杞子、山茱萸、珍珠母各30g,郁金、女贞子、白芍、墨旱莲各20g,桔梗、佛手、淫羊藿各15g,柴胡、茯苓、枳壳、丹参各10g。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滋补肾阴,调理阴阳。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方解)刘氏善用五脏六腑相辅相承理论指导临床辨证。他认为妇人易愁善感,情志郁结不遂,以血为主,以气为用。时年“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之际,机体内分泌紊乱,阴阳失调。此时机体若不能很好地自行调节以适应这种生理上的重大变异,就会出现颇为复杂的见症,其病机为天癸衰竭,阴阳平衡失调,阴不敛阳,浮阳上越则头面烘热,多汗畏冷,心慌气短,失眠多梦。肝气郁结则胸闷不舒,而善太息。肝阳上亢则烦躁易怒,头晕头痛。脾气虚弱则口淡乏味,食少纳呆。脾虚湿盛则黄白带下量多质稠。脾失统摄则月经淋漓不断,冲任受损则崩漏不止,久则气血两亏,周身痛而乏力。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尽管症情复杂,临床变证丛生,但病机之核心是阴阳失调。治疗此病补阴阳使之相平衡是其关键。故此以疏肝滋阴立法为治。自拟更年汤,加减变通,效验颇佳。全方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滋补肾阴,调理阴阳。疏肝药中偶养阴之品,滋阴药中少佐助阳之味。妙用桔梗开上,枳壳宽中,茯苓利下,疏通三焦,开阖有度,阴平阳秘,其病乃愈。

(加减)头痛头晕者加桑寄生、牛膝、石决明。心神不宁者加五味子、酸枣仁。带下量多者加苍术、山药。月经过多者原方去丹参加地榆炭、柏叶炭。气血两亏者加黄芪、白参。偏于阳虚者加补骨脂。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

(方源)《疑难杂症临床经验》

更年期综合征——清眩平肝汤(张任城方)

(组成)桑叶、菊花、黄芩、生地黄各15g,当归12g,白芍15g,川芎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2g,桃仁、红花、牛膝各10g。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平肝降火;补血活血,调补冲任。用于更年期综合征。

(方解)本病肾虚为本,肝阳上亢,心火上扰为标,为心肝肾多脏同病,当标本同治,宜滋补肝肾,平肝降火;补血活血,调补冲任,以杜天癸之竭。方中以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调补冲任;二至丸滋补肝肾之阴,肾水充足则肝木得养,水可涵木,不至上亢而扰动神明;桑叶、菊花、黄芩清利头目泻亢盛之火;牛膝引上亢之火下入肾水,诸药合用气血得养,冲任得调,阴平阳秘,诸症自消。

(加减)若血热便秘加大生地黄用量。失眠多梦加合欢皮15g,炒酸枣仁30g;胸闷心悸加丹参20g,降香7g,麦冬15g;眩晕头痛加天麻10g,钩藤(后下)15g;气短懒言乏力加生黄芪、党参各20g;腰膝酸软加狗脊、川续断各15g,炒杜仲12g;四肢发冷,夜尿频繁,畏寒加附子6g,淫羊藿15g;忽冷忽热,汗多加桂枝1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柴胡10g。

(验案)赵某,女,47岁。2004年9月18日初诊。周身疲乏2个月,时有面部烘热,头胀痛,多汗,忽冷忽热,时发时止,性情急躁,易怒,胸闷,心悸,便秘,每2∼3日一行,月经紊乱半年,时有时无,曾在市医院做心电图、CT等多项检查均正常,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冲任虚损,肝肾不足,肝阳上亢,阴阳失调所致。拟养血活血,调补冲任,滋肾平肝,以清眩平肝汤加减服10余剂,症状明显减轻,唯汗出较多,上方加桂枝10g,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继服7剂,汗出减轻。后服六味地黄丸半年,随访未复发。

(按语)临证时,张师常告诫我们,更年期综合征男女均可罹患,女性多于男性。患病期间可长短不一,时轻时重,可涉及多个系统,临床观察此类患者常感周身不适,对症状的表述不清,相关检查多无异常,情志影响因素很大,必须综合考虑,抓住其本质。本病为虚实夹杂,本虚而标实,其实质是血虚肝旺,阴虚阳亢,不可过用寒凉,更伤其肝肾,雪上加霜。在症状缓解后可减清肝泻火之品,以补肝肾、调冲任、和枢机为主。偏于肾阳虚加肾气丸、二仙汤;偏于肾阴虚加六味地黄丸;肝郁疏泄失司加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同时,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不能被年龄所束缚困扰,许多女性由于子宫肌瘤、附件囊肿等病行“子宫切除术”,虽然年龄不至七七,但症状表现同更年期综合征如出一辙,需按更年期进行辨证,不可拘于年龄。

(方源)王晶.张任城应用清眩平肝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1):53

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症——清眩平肝汤(刘奉五方)

(组成)当归9g,川芎4.5g,白芍12g,生地黄12g,桑叶9g,菊花9g,黄芩9g,女贞子9g,墨旱莲9g,红花9g,牛膝9g。

(功效主治)滋肾养肝,清热平肝,活血调经。主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症等,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亢盛,见有头晕、头痛(或血压升高)、烦躁者。

(方解)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症,多见有头痛、头晕、烦急易怒、睡眠不实、梦乱纷纭,甚则胸中满闷,面红耳赤,潮热汗出,脉弦大有力,(或见血压升高)。中医辨证多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由于其证候多发生在更年期或经前期,因此与冲任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发生在经前期者是由于肝热上冲,热随血上,或经血内结肝阳益甚。所以在治疗时应当滋补肾阴,清热平肝,养血活血调经。方中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红花、牛膝养血活血、引血下行以调经;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肝肾以培本;黄芩清肝热;桑叶、菊花清热平肝以治标。热重者去当归、川芎,加马尾连9g;肝阳亢盛者加龙齿30g。本方标本兼顾,使之补肾而不呆滞,清肝热而不伤正。在重用牛膝引血下行的同时,配合黄芩、桑叶、菊花清上引下,重点突出。经临床使用,不但能够改善症状,而且对于血压高的患者,降压效果也较为明显。

(方源)《刘奉五妇科经验》

经行头痛——滋水泻木方(蔡氏妇科方)

(组成)生地黄12g,山茱萸9g,生石决明15g(先煎),滁菊花6g,银

僵蚕9g,白蒺藜9g,怀牛膝9g,泽泻9g,龙胆草4.5g,生麦芽30g。

(功效主治)滋阴潜阳,平肝泻火。主治:经行头痛如劈,烦躁易怒,目胀口苦,脉弦,舌红。

(方解)经曰:“头痛巅疾,下虚上实。”清吴云峰谓:“肝阴久耗,内风日旋,厥阳阴一息之宁,痛掣之势已极,惟纯甘壮水,息风和阳,俾刚亢之威,一时顿息也。”方用生地黄、山茱萸滋水育阴,养血治风,所谓“痛久则为头风”,“治风必先养血”;滁菊花秋生,得金水之精,能制火而平木;僵蚕清化轻浮,能上走头面,驱风散痰,为治头风要药;石决明平肝清热,镇摄浮越之阳;白蒺藜疏泄肝郁.以祛风淫火郁;牛膝补肾固下,活血祛风,所谓“上实者下折之”“治风必先活血,活血即能散风”;龙胆草、泽泻清泄火郁邪热,龙胆草泻肝经实火,泽泻泄肾经相火,使升腾之火从下而泄;麦芽消中州陈积之气,和中化痰而消滞,所谓“气匀则风顺。”全方滋水而利水,养血而活血,清上而镇下,祛风以泄热。待头痛诸恙缓解后,当宜归芍地黄汤之类养血柔肝以治本。

(加减)血虚眩晕,加枸杞子9g,女贞子9g。痛偏两侧,加天麻9g,钩藤9g(后下),黄芩4.5g。痛偏巅顶,头皮麻木,加全竭4.5g,藁本6g,羚羊角粉0.5g(吞服)。痛偏前额,眉痛目胀,加密蒙花9g,白芷3g,蔓荆子9g。痛偏后枕,项背掣痛,加羌活3g,独活3g,葛根9g,赤芍9g。痛时昏重,呕恶痰涎,去山茱萸、生地黄,加法半夏6g,天麻9g,苍术6g,制胆南星4.5g。痛时畏风,头冷欲裹,去生地黄、龙胆草,加当归9g,吴茱萸3g,细辛1g,鹿角片9g,或肉桂2g。经行烦躁欲狂,神志恍惚,加白金丸9g(吞服),朱远志4.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经行涩少,加桃仁9g,丹参9g,茺蔚子9g。夜不安寐,加首乌藤12g,合欢花9g,朱茯神9g。口苦便秘。加当归龙荟丸9g(吞服),决明子9g等。

(方源)《蔡氏妇科经验选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