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的代表方三仁汤

杏林明医

传播中医,弘扬经方,守护健康!
9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湿热的代表方三仁汤

湿邪属于痰饮水湿的范畴,临床当中对于我们内科来说格外地重要。在《伤寒论》、《金匮要略》里面,其实有很多相关的论述。痰饮水湿,是四歧而一源。之前讨论过这个问题。痰饮水湿,在我们看来,都是津液代谢敷布失常而产生的病理产物。津血同源,同样津和血的病理也有相似性,津液代谢失常,不循同常道了,就像离经之血便是瘀一样,代谢失常的津液也就成了一个病理产物。

只不过我们根据这个病理产物的质地重浊,黏稠度等等,分别称之为痰、饮、水、湿。但实际上痰饮水湿的本质都是一样得。津液代谢正常的话,能够被我们正常人体所利用的,就是津液,不能够被我们利用的就是痰饮水湿,就是病理产物,治疗原则就是祛除,所以治法不外乎化痰、祛湿、利水等等,属于攻法。

在《伤寒论》当中,对于湿论述的比较少。但是《伤寒论》当中的一些方剂,比如我们所谓的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这样的外邪里饮证,里饮其实就和痰饮水湿一样,都属于津液代谢。在比如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这样的方证中也涉及到津液失常的情况下,等等。包括我们在《金匮要略》里面,除了有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有水气病篇,还有痉湿暍篇也都论述痰饮水湿。说明仲景在临床当中也是高度关注这个痰饮水湿的临床治疗问题。

我们也知道湿邪的几大基本特点:湿为阴邪,湿阻气机,易伤阳气,易犯脾胃,同时其性粘滞缠绵难愈。湿邪在里,首先要知道它最容易影响于人体的气机,湿邪易犯脾胃,因此最容易影响的就是脾胃的气机。因此,我们在治疗这个湿的时候,格外的重视这个气机的宣畅。

比如在一个屋子里,不通风,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同时把门和窗都关上,在气机不畅的环境下,我们自己感觉难受啊!比如在暑湿季节的时候,如果没有风,我们就会感觉暑湿这季节真是不舒服,就像桑拿天一样,又湿、又热、又潮,令人难受。所以我们人体的气机也是一样。如果有湿邪存在的情况下,湿又阻气机,人体气机的不宣畅,就会加重湿邪对我们人体的影响。所以在祛湿的时候非常注重气机的宣畅。在上一节课《痰饮水湿的芳香化浊法》中,大家应该能够体会出宣通气机对于痰饮水湿治疗的重要性了吧。

祛湿法中,吴鞠通的三仁汤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方剂,在三仁汤当中,吴鞠通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湿邪的治疗原则,那就是三焦论治。温病其实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的温热类疾病。温热类的疾病不涉及到湿的时候,它是按照卫气营血所论治的,在卫呢汗之可也,法用辛凉,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只须凉血散血。这是叶天士给我们提出来的卫气营血的治疗原则,需要大家牢记。如果这个热夹了湿之后呢,就成了湿热。湿热论治就是按照吴鞠通所提出来的三焦论治的原则,看这个湿是在上焦、中焦、还是在下焦这样来论治。所以温病是两套辨证体系,卫气营血和三焦论治相结合。

对于湿,我们知道分为外湿和内湿的区别,外湿当然是由外而来,感受的是湿邪,常与风邪相合,如风湿邪气。湿邪也是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中的一个,我们可以感受外湿。有的时候呢,湿邪又可以和其它邪气相互夹杂,比如说冒犯暑湿、感受风湿、湿热等等。湿邪在里属于内伤疾病之一,属于内湿。内湿的生成往往是归属于太阴病的范畴,从脏腑角度而言,往往和脾是有关系的。比如说脾虚不健运的话就容易产生内湿;有内湿的情况下呢,又容易招引外湿,这也是“内外合邪、同气相求”理论在临床中的体现。

《温病条辨》上焦篇43条: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浓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条文分为两部分,前面阐述的湿温、三仁汤的临床症状,后面是禁汗下润的三原则。吴鞠通通过三仁汤,给我们提出来了,上焦宜宣,中焦宜畅,下焦宜渗。上焦宜宣,“宣”的是什么?宣的是气啊!我们说“肺主气司呼吸。”肺又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易化,所以非常重视这个肺气宣发的作用。代表药就是杏仁。中焦宜畅,畅的是什么?畅的是脾胃的气机,所以三仁汤里面有什么?有半夏、厚朴、包括白蔻仁等,也都是在运化脾气的功能。下焦宜渗,淡渗利湿,用生薏仁、通草。当然因为湿热,还需要清热利湿,滑石、竹叶清热利湿,一方面清热,一方面祛湿,引热邪从小便而去。

三仁汤利湿清热  上焦   杏仁  中焦  厚朴半夏白蔻仁   下焦     生薏仁通草滑石竹叶

湿邪也可能导致类似于表证的症状,需要警惕

条文初起谈到“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这八个字看似非常像太阳病,符合太阳病“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脉浮紧”的特点呀。但实际上呢,看着像却并不一定是。因为湿邪阻遏气机,气机不通,不通则痛,可能也会导致头痛恶寒,身重疼痛的症状,类似表证而非表证,所以吴鞠通强调对此不能发汗,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就是因为有医家容易误诊为表证而给予汗法去治疗。

太阳病是表阳证,表实证,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脉浮紧。对于典型的表证我们都非常熟悉,但也不是百分百都能准确的。疗效取决于辨证的准确,而辨证的准确是建立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之上,很多时候我们是需要四诊合参才能确定一个诊断的,而单纯的一个“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并不一定是表证,因为你没有四诊合参去辨证,而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了。

“三仁汤”证的时候,内有湿邪,郁阻气机,同样可以出现“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有一分恶寒必有一分表证,这句话也不是百分百都对的,它也是需要有前提的。所以“三仁汤”证的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其实就是湿邪在里,郁遏气机,气机不通所导致的。正如我们都知道的。湿邪在表的时候困阻气机,常常有头重如裹、身体酸困不适等,道理都是一样的。

善治者治皮毛,同样道理,善治者治表证。因此表证的判别在临床当中很重要,典型的表证都不难判断,比如见到一个典型的麻黄汤证的时候大家应该都不难判断。关键在于一些特殊情况下,在于一些非典型症状情况下,我们是否能够辨别出来,这才是能够体现临床功底的地方。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能见到一个“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就判定为表证。还是需要四诊合参,如果四诊合参之后确定这是一个表证,那自然需要辛温发汗解表治疗。如果是表不解内有痰饮水湿的时候,治法是表里双解,如小青龙汤、麻杏苡甘汤等方证。如果判定是湿邪阻遏,气机不利而表现的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自然不能去辛温解表,因为没有表证。

临床中湿邪相当常见,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对于湿邪论治,在《金匮要略》里面给出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法。但这个治法在临床当中还是需要再细化。比如后世温病当中的一些法就是很好的补充,芳香化湿、宣气祛湿、淡渗利湿等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是要坚守六经辨治体系,需要我们有一颗明辨的心,兼收并蓄。

需要明确湿邪的关键辨别指征

湿热病篇第一条,薛生白给我们提出的的湿热病的提纲证是什么?他说:“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其中的一个“胸痞”就点出了它的一个突出症状。我们都说湿邪入里易犯脾胃,易阻气机。可见脾胃气机是容易被湿邪郁阻。我们再看三仁汤条文中的症状描述:“胸闷不饥”。胸闷不饥是不是跟湿热病篇薛生白描述的“胸痞”一样?胸为阳位,都强调的是一个中焦脾胃气机不通郁遏所导致的胸闷或者胸痞。面色淡黄,湿阻脾胃气机,脾之色为黄,所以临床见到脾胃不运的人,面色多萎黄或者暗黄。

在暑湿天气的时候,脾胃功能被湿邪所郁遏的时候,表现症状首先是胸闷、脘痞、呕恶、纳呆这样的中焦气机不畅的症状。所以薛生白在湿热症提纲症里面,把胸痞作为一个标志性症状。其实就是体现了湿邪对中焦气机的影响。我们说中焦宜畅,畅的就是气机的问题。畅运中焦很重要,中焦承上启下,类似于枢机作用,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而下焦宜渗,渗是淡渗利湿的作用。我们说淡渗利湿是祛除水饮的方法。

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也是因势利导的方法,下焦的湿邪,自然需要通过淡渗从小便而祛。水饮的祛除,也有利于气机的通畅。所以,上中下三焦都是在调气机的问题,给邪以出路。

案例分析

案例一:200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回老家工作,当时在西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当然是中西医结合了。当时在心内科病房收了一个急性期脑埂塞的的老年男性患者,70多岁,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整个的大白厚腻的舌苔,苔白厚腻,特别明显,所以印象很深刻。其它症状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当时开了三仁汤的原方,没有加减。等三天之后再去看的时候,发现整个舌苔已经退的干干净净,已经变成舌淡苔薄了,症状的也是在明显缓解,当时没有留下具体的病案资料,但是对这个病例的印象极其的深刻。

案例二:韩某,老年男性患者,67岁,河北人,2016年2月就诊。慢性咳嗽,近来晨起咳嗽咯痰,痰多色白,质粘而有泡沫状,没有鼻塞,但是有流鼻涕的情况,口干咽干不苦,喜饮,二便可,小便夜尿两次,没有手脚凉,脉沉略滑,舌暗苔厚腻,有齿痕。那么我们之前说过,在辨痰饮水湿的时候,抓主症,其中舌苔是一个典型表现,而且患者的咳嗽咯痰、痰多色白质粘泡沫,同时舌苔厚腻、齿痕,小便夜尿两次,都是一个津液代谢失常的痰饮水湿证。

虽然患者有一个口干咽干,但痰是白的,流鼻涕也是清的,有齿痕,苔白厚腻,偏白的,所以考虑是一个湿热,但热象不明显,因此给予三仁汤的原方,还加了陈皮苍术和茯苓增强运脾祛湿的作用。七剂水煎服。一周后患者在好大夫网站上回复说,慢性咳嗽患病多年,多家医院诊断和治疗未能治愈,在我门诊服了一周的中药汤剂,服后有明显的效果。这都是患者的原话。大家有空可以上去看看。

案例三:中年女性,2017年2月就诊,主诉是时有胸闷,有偏头痛,咽部异物感,口干不苦,没有明显的咳嗽,但是饮食不合适的时候就会出现大便溏,舌边尖红苔白腻,脉沉弱。这明显也是一个痰饮水湿。

脉沉弱,本身是一个阴证、虚证。临床中经常给跟诊的学生说,脉沉弱无力,从脉就可以定为阴证、虚证了。这时候就看看有无表证,有表证的就是少阴,没有表证的就是太阴了。太阴病容易产生痰饮水湿,加上舌苔是白腻的,已经是标志性的痰饮水湿了。

痰气互结于咽喉,导致咽部异物感,痰湿阻滞胸中气机,可以导致胸闷、头痛这样的症状表现。但整体偏寒,饮食不适容易便溏、脉沉弱,所以在三仁汤方中合入了一个理中汤,加入了党参、白术、茯苓、干姜、焦三仙等。后来在好大夫网站回复说,服药后胸部几乎没有不一样的感觉了,效果很好,只是最近睡眠不太好。后续门诊继续调方治疗。

案例四:2016年11月,在我的好大夫网站上面,来自山西的贾大夫留言:哮喘吓跑了。那天找马大夫看病,因为去的晚,快下班了,我又要赶火车回家,马大夫通情达理,给我开了一方,让我自己回家抓药服用。我一看方:三仁汤加味,当时有些怀疑马大夫是不是开错了,但又不好意思,因为我也是中医大夫,由于患哮喘二年,中西药用了二年,中药方射干麻黄,小青龙等用过,西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一日吸入两次,一次一吸,病时好时坏,对治疗此病真失去信心。据我过去了解,三仁汤去湿可没见过治哮喘,会有效?没想到我带着犹豫,回家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服药,一剂症减,三剂病去其七八。

三仁汤治疗咳嗽病案一则

三仁汤是一个宣上畅中渗下的法,也是常常被我们作为湿热治疗的代表方。湿热证经常可以用它来做底方去治疗。有的时候呢,如果湿多热少,甚至是寒湿的时候,三仁汤里边可以去滑石、竹叶,加上一些干姜之类的,把清热利湿转化为一个温化寒湿的治法了。水饮明显的,茯苓、泽泻可以加入,脾虚不运的话,四君子汤也可合入。

小结一下,湿热类的疾病不好治疗。因为湿性黏滞、其性缠绵。湿和热合在一起的时候呢,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如油裹面,难解难分。”治疗上要辨湿和热是孰轻孰重的。到底是热重湿轻,湿重热轻,还是湿热并重。还要看病位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法也是不一样的。上一节讲的雷氏芳香化浊法,只是治疗中焦湿邪湿重于热的一种类型。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病篇》提出来了“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这样的说法。所以提出了湿热的治疗原则其实就是分消走泄,把湿和热给剥离开来。三仁汤从三焦论治,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临床中也多有适应征,大家可以临床中去体会。

在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关于舌苔的问题,之前也反复强调过,温病重舌。痰饮水湿的舌苔,典型的是苔白或苔腻,典型的舌脉足以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六经归属和痰饮水湿。比如在三仁汤条文当中提出的是“舌白不渴”,在薛生白湿热病篇中,提出来的是“舌白,口渴不引饮”,大家发现是不是非常的相似呢?这里的舌白、口不渴或不引饮,都体现的是湿为阴邪,没有化热或湿邪重热邪轻的时候,苔是白的。如果舌由白转黄,说明湿邪化热,就从湿重转变为热重了。

好书推荐:
(0)

相关推荐

  • 中诊疑惑较多题目汇总(十二)

    原创 药真题 药真题 昨天 这系列推文会推送一些历年真题中关于中诊疑惑较多的题目以及相应的解析,供同学们参考.这也是一些争议较多的题目,所以答案肯定是众口难调的,选择自己觉得可以接受的答案进行理解就行 ...

  • 承气汤系列(1)调胃承气汤(2)

    继续学习调胃承气汤. 现代剂量参考<方剂学>(第十版) 调胃承气汤 大黄四两(12g),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6g),炙        芒硝半斤(12g) 上三味㕮咀,以水 ...

  • ♥学习鲍艳举医案点滴记

    [医案心得] 上述医案,一诊是四逆散合缩泉丸加味,不效.后来加上了小柴胡汤治愈 我在考虑除了头面部五官是孔窍病,大小便也应该是孔窍吧,加了小柴胡汤后遗尿就好了. 古人有七窍流血的说法,按理说大小便问题 ...

  • 湿邪代表方三仁汤的几个重点

    2019-09-27 三仁汤是吴鞠通治疗湿邪的一个代表方,从三焦论治."胸痞"点出了湿邪的一个突出症状,治疗以宣畅气机为主,上焦宜宣,中焦宜畅,下焦宜渗. 治疗湿,重视气机的宣畅 ...

  • 专家给出清利膀胱湿热的经典方——三仁汤,通利三焦、健脾利尿

    专家给出清利膀胱湿热的经典方——三仁汤,通利三焦、健脾利尿

  • 【马家驹:湿邪代表方三仁汤】

    三仁汤是吴鞠通治疗湿邪的一个代表方,从三焦论治."胸痞"点出了湿邪的一个突出症状,治疗以宣畅气机为主,上焦宜宣,中焦宜畅,下焦宜渗. 治疗湿,重视气机的宣畅 湿邪的几大基本特点:湿 ...

  • 三仁汤‖湿邪代表方三仁汤的几个重点(马家驹)

    三仁汤是吴鞠通治疗湿邪的一个代表方,从三焦论治."胸痞"点出了湿邪的一个突出症状,治疗以宣畅气机为主,上焦宜宣,中焦宜畅,下焦宜渗. 治疗湿,重视气机的宣畅 湿邪的几大基本特点:湿 ...

  • 【马家驹:三仁汤-湿邪代表方的几个重点】

    三仁汤是吴鞠通治疗湿邪的一个代表方,从三焦论治."胸痞"点出了湿邪的一个突出症状,治疗以宣畅气机为主,上焦宜宣,中焦宜畅,下焦宜渗. 治疗湿,重视气机的宣畅 湿邪的几大基本特点:湿 ...

  • 湿邪代表方:三仁汤的几个重点(马家驹)

    三仁汤是吴鞠通治疗湿邪的一个代表方,从三焦论治."胸痞"点出了湿邪的一个突出症状,治疗以宣畅气机为主,上焦宜宣,中焦宜畅,下焦宜渗. 治疗湿,重视气机的宣畅 湿邪的几大基本特点:湿 ...

  • ▲▲清代名方三仁汤:功扫湿热保肝健脾

    ​ 一.基本概念 湿热是什么?就是体内有湿气的同时又多了一点热邪. 病机:湿气产生于脾,在体内郁积得久了,就会化热,形成湿热.湿热在脾内被炼化出来,紧接着会向上游走:一是到肺,二是除了肺,湿热还容易去 ...

  • 37位中医名宿的精选代表方

    37位中医名宿的精选代表方

  • 王晓军谈湿热病用方

    [王晓军谈湿热病用方精粹] 1. 发汗不解非风即湿,汗出而热不退,如无夹湿,考虑阳明病的三个类方,栀子剂,石膏剂,承气剂. 2. 汗出热不解,有口渴,恶心,舌苔腻,大便稀,这是湿热夹燥热,用桂苓甘露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