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学习理论把知识分为4类: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以原理、规律为基础;
“知道怎样做”的知识——以经验、能力为基础;
“知道是谁”的知识——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
前两类知识易于文字记载、进行编码,属认识类知识,有人又称其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可以通过查询数据、阅读材料而获得;后两类知识则难以进行量化以及文字记载、信息编码,属经验类知识,有人又称其为“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需要通过亲历亲为的实践或人际互动来获得。
情境学习理论对于知识诠释的更大贡献,应归于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等人在“情境理性”知识哲学观基础之上对知识特性展开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情境理性”的核心思想是:
知识通常是理性的代表,但先验、抽象、普适的理性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人类的理性总是嵌入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之中的,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每一情境又都是人类在特定时空下所发生的认知过程与人生体验(胡庆芳,2006)。
由此,知识或理性乃至情境本身的特性是:知识源于情境、变化于情境;情境蕴含着认知,折射着体验。说到底,知识与情境、情境与知识,理性与情境、情境与理性,它们之间既彼此包容,亦互成因果。
倘若结合学习者基于社会角色及其实际生活,来进一步阐述其学习的内容或知识,将更加具体而鲜明地呈现出以下特点,并要求未来为学习者提供的学习内容,能够加以体现:
其一,知识的情境性。
与学习一样,知识也根植于情境。知识不是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个体与情境发生联系,并依其变化而变化的产物。换言之,知识具有个体与情境联系的属性,它产生于真实情境中,并用于知识的活动之中。毫无疑问,知识同时也是情境的组成部分,在知识社会的时代这种情况尤为如此。
其二,知识的动态性。
“知识”通常有两种指代:一是“Infor-mation”,用作名词,指的是“信息”或“消息”等;二是“Know-ledge”,它虽类属名词,却充满着“动”的底蕴,所要表达的是“知道”“认识”或“掌握”的过程的含义。情境学习论者更加青睐第二种理解,认为知识就其特质而论,并非仅仅是抽象、静态的东西,而更是一种基于社会情境,鲜活而充满动感的事实。
其三,知识的互动性。
知识不仅是个体与情境发生关联、并在动态中建构,更是个体与情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正因为个体与情境、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互,才协调了人类的一系列行为,形成了种种认知、体验,以及适应与改善、更新与创造环境的知识和能力。
其四,知识的工具性。
知识如同生活中的工具,需要通过运用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运用和传承,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其五,知识的分散性。
知识是分散在人们大脑中的,而不是集中在某一专家或教师的头脑里。此外,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其性质、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没有一个人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不仅如此,知识还分布于生命的不同阶段,任何个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必须学习,以拥有相应的知识。
其六,知识的共享性。
如前所述,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分散在个体身上的知识可以在个体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实现彼此共享,由个人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头条职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