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儒将张岳龄家族崛起的奥秘

作者:余万根

编辑:修谱师陈一维

平江僻处湘鄂赣边界地区,除宋代曾经出现过一个人才高峰,元明以降,人才凋敝,屈指可数,故亦罕见世家大族。直到清代中晚期特别是咸同军兴后,才开始打破过往缺少大家豪族的局面,涌现出一大批新的家族。以军功起家的平江勇将领,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群体。

据有的资料统计,平江勇里面,做到将军级别的达五百余人。我没有过细研究过,感觉可能没有那么多,但估计三两百应该还是有的。因为印象中,提督、总镇衔的至少有好几十位,不用说更多的副将、参将了。至于文职,相对武职来说就显得逊色多了,虽然道、府一级的不少,但没有一位实缺督抚,位极藩、臬之位的,也寥寥无几。曾两任甘肃、福建臬司(即按察使,清代官职名,正三品。主管一省刑法之事,相当于现在的省政法委书记,也有部分组织部长的职能。是一省之中的第三把手,职衔仅次于巡抚、布政使)的张岳龄,应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张岳龄家族,分享他们家族崛起的奥秘。

诸生领兵 位极人臣

张岳龄(1818-1885),原名軧远,字南瞻,一字子衡,晚年自号铁瓶道人,平江县瓮江镇英集村人。其父张瓒昭,道光年间举人,著述宏富。几位伯叔,也多是秀才贡生。张幼承家学,博究经籍,旁及诸子百家,尤肆力于诗。道光乙未,年方十七岁就考中秀才,旋食廪饩。后来又到长沙城南书院求学,从陈尧农先生游。在这里,张岳龄得以遍交湖外名宿,学识日进,也由此结识了城南、岳麓两书院一大批日后在湘军阵营大放异彩的学兄学弟们。

张岳龄像

先解释一下廪生,廪生其实也就是秀才,秀才分三等:廪生、增生、附生,统称诸生。但廪生是庠生中的优秀者,有名额限制,国家会每月给予一定的膳食补助,相当于吃上了皇粮,并有资格被选为贡生。而普通的庠生虽然也会获得比较高的社会待遇,如不用服徭役,见县官不用下跪,不予上刑等,但却没有国家粮吃。

一般来说,诸生是没有什么机会当官的,除非升级贡生,才有可能选任县丞、教谕、训导等低级官员。但在清末特定历史条件下,改变了这个成例,一大批仅有诸生身份的知识分子,凭借赫赫战功,位列督抚,成为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如陕西巡抚刘蓉就是一介秀才,两江总督刘坤一跟张岳龄一样也是廪生出身,曾国藩弟弟、两江总督曾国荃稍微好一点,是咸丰二年的优贡。还有一位更牛的,连秀才都没有取中,仅仅文童出身,却当上了湖北、安徽巡抚,这就是李续宜。所有这些,在咸丰以前的承平时期,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因此不能不说张岳龄们碰上了一个好时代,当然这也是他们在战场上以命相搏换来的应得的奖赏。

道光三十年(1850),由洪秀全、杨秀清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广西轰轰烈烈地展开,太平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围长沙、攻武汉、取安庆、占南京,迅速建立了太平天国,占据了今江西、安徽、江苏及湖北、浙江等大部,兵锋直指北京。当时的国家经制之师八旗、绿营已不堪大用,朝廷只得谕旨各地兴办团练,以对抗太平军。

平江正处湘鄂赣要冲,濒临太平军势力范围,也是太平军西取长沙的必经之路。当时太平军重兵压境,县东北龙门厂、上塔市一带压力陡增,风声鹤唳,一夕数惊。老百姓惶恐不安,担心哪一天平江就会沦陷于太平军之手。

在此背景下,咸丰二年(1852),时年34岁、正在浏阳知县赵光裕家坐馆教书的诸生张岳龄,得到湘军创建者、时任道员、正率师在浏阳剿匪的江忠源赏识,在江忠源劝说下毅然投笔从戎,出任平江、浏阳2县团练负责人,训练乡兵,配合其他湘军部队防堵太平军,保卫桑梓。并很快就平定了浏阳会匪周国虞,论功以训导选用。

咸丰四年,张岳龄在县北伏击太平军,以军功擢升知县加五品衔。

咸丰九年(1859),曾国藩檄调张岳龄募勇千人奔赴江西,跟随曾国荃破景德镇、拔浮梁,迁遇缺即选同知直隶州同知。次年再克太湖,之后不久因病回籍就医,仍综理团防,团练乡勇,在县东龙门厂、山枣岭一线修寨筑堡,防堵太平军进攻平江。

咸丰十一年,太平军李秀成率军20万西征,周边修水、新昌、崇阳、通城等很快被太平军占领。平江团练在张岳龄率领下,与太平军在县东北界相持六旬之久,太平军始终未能踏入平江半步,叙功以知府遇缺即选。

同治二年(1863),张岳龄应江西巡抚沈葆桢之请,募勇二千再次赶赴江西作战,次年因功擢升道员,旋加按察使衔;同治五年(1866),署赣南兵备道,不久加布政使衔。

同治六年(1867),左宗棠移督陕甘,开始了平定回乱、收复新疆之役,推荐张岳龄任甘肃按察使。张岳龄督率所部各营赴任,“偏师不满二千,当回部数万”,连战皆捷,以功赐号策勇巴图鲁。十三年冬,授荣禄大夫(从一品官衔),调任福建按察使。光绪三年(1877)因病回归故里。

光绪五年(1879),张岳龄再次出山,应已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桢之请办理淮盐督销事务,前后六年,处事廉介,深得倚重。

光绪十一年(1885),张岳龄向两江总督曾国荃请假回家省墓,途中感触风寒,回到家里二十天后去世,享年68岁。

张岳龄信札(杜长安藏)

张岳龄学识渊博,嗜考古、喜游历,自称“岳有五,登其四;州有九,历其八”。尤以诗名,自少至老,孜孜不倦。著有《铁瓶诗钞》12卷及《铁瓶东游草》等。其诗“溯源于汉魏六朝、窟于三唐、波于两宋”(王先谦语),“或慷慨激越、或卓荦精奇、或皎然清穆”(何应祺语)。兹选录数首于后:

留别洪琼辉

岂不惜俦侣,青山招我归。论文虚竹屋,避暑净荷衣。

古道几人共,知音今日稀。思君当后夜,落月有余辉。

答杨莘耕大令

投笔竟何事,枕戈徒尔为。病多成我懒,才薄畏人知。

峭石有奇气,寒花无媚姿。衹应返林谷,饮酒和陶诗。

秋夜感怀同西耘孝廉

凉飙入庭树,瑟瑟动秋心。华发随年改,孤镫与夜深。

露香清晩菊,烟暝促归禽。不尽双江水,凭君独赏音。

少林寺

少室矗空起,幽藏祇树林。传衣一席地,面壁九年心。

我欲参方丈,微言不可寻。茅庵栖隐处,南望白云深。

无名

汨罗寒水古今流,几叠青山卷里收。

柳岸无烟迟系马,石洪有路溜归舟。

骚人去后余兰芷,海客归来狎鹭鸥。

老我落星滩上过,郁葱佳气自年秋。

念母

乡路日以远,梦中何处寻。自怜游子忆,弥识老亲心。

含哺爰犹昔,倚阁望至今。无能事归养,孤负白华吟。

张岳龄事母至孝,因常年在外征战,难以承欢膝下,最后面这首《念母》诗,对老母亲的眷念、愧疚之情,跃然纸上。

张岳龄对联(江春波藏)

此外,张岳龄书法亦自成一体。其书法特点结体紧凑,布白精密。笔力雄迈,爽利刚健。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精神,以此形成其朴实无华、自然天成的书法风格。

流泽孔长 人才辈出

平江张氏,素称大姓,总人口居全县第四位,先世于唐武宗时由关内徙南楚,最后定居平江。

具体到张岳龄这一支,其支祖为明初衮卿公,由县北定居县城南门,称南门张氏。六世后,迁居清水。越数世,张瓒昭太高祖仕仁公率高祖吉又公于清初又回迁南门。吉又生备周,早世。妣彭安人,乃清早期平江著名文人、入省《通志》和县《儒林志》的彭其位之女,旌表节孝。备周生念德,即张瓒昭祖父,饶有田产,再迁城郊甲山。念德生楚池,从甲山迁瓮江英集。从仕仁公到楚池公,世有懿行,见称乡闾。

念德公以上,人丁不繁。到了念德公,先后娶了两房夫人,共生有九子,孙辈发展到十八人。到了张岳龄这一曾孙辈,则嫡、堂兄弟已达50人之多。

张岳龄父亲张赞昭著《质疑诗经原思》,平江张氏家塾藏板

楚池公名光汉,为念德公九子中的第三子,自号清流居士。性聪敏,有胆识,少时即机智过人。且善骑射,能挽强弓,称为文武全才。少从贡生李御菴就学,得诗书易秘传。尤精易义,通卦象。

楚池生质昭、赏昭、赞昭,瓒昭又生萃盫、望溪、冕斋、新吾、美棠、岳龄六兄弟,岳龄居末。这时已是乾嘉年代,这一支人丁阀阅,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

古人讲究耕读传家。念德公治家有道,彼时已是地广人繁,家业灿然可观。于是复致力于后辈的培养,延请平江、长沙、湘阴等地的名师在家开馆,严加督课。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念德公的儿、孙、曾三辈中,先后入庠序者凡13人,科举显荣,称盛一时。再后来,张瓒昭、张岳龄父子先后出仕,张家乃崛起成为平江数一数二的官宦大家族。

张岳龄父亲张瓒昭(1773-1849),原名宝昭,字绚珊,号璞园,晚号斗峰,世称斗峰先生。嘉庆辛酉优贡,道光丁亥充镶红旗官学教习,辛卯官东安县学训导。乙未,张瓒昭考取举人,张氏家族的科举之路,又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张瓒昭任东安训导时,深入当地瑶、侗少数民族地区,劝谕当地百姓重视教育,作《劝学十则》颁示城乡,并连续多年捐出节余俸金支持当地书院建设,先后倡建清溪、石期、凤山、栢子、芦洪等书院。著有《易义原则》、《书义原古》、《诗义原思》,统名《经笥质疑》;及《楚陵述略》、《东安公牍》、《斗峰文集》、《禹贡天文分野地舆图说》等,均在张氏家塾刻板印行于世。其《禹贡天文分野地舆图说》一书,还被选入《皇清经世文编》。

张定肖像,刊载于民国十八年《湖南政报》

张岳龄后辈中,也有不少出类拔萃的人才。比较突出的如他的孙子张定,清末廪生,科举改制以后,由知县罗葆琪推选为全省第一批公派官费留学生,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学成回国后,历任湖南银行行长、滇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等职。民国十七年,程潜聘请他担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兼省教育厅长。那时没有现在班子多,省政府委员会下设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建设厅等,以及秘书处和各为数不多的直属处局机构。省长以下,直接到了厅长,厅长例由省政府委员兼任,中间没有副省长之类的职官,就是省政府委员,也仅仅只有十来位。所以张定跟他祖父张岳龄一样,也是一枚妥妥的副省级高干。

另一个孙子张遂,邑庠生,跟哥哥张定同被罗葆琪推荐为当时平江仅有的两名官费生之一,一起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专习法律。回国后应部试,奖给法科举人。张遂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从其所遗《敬告同郡(岳阳)父老书》看,忧国忧民之慨溢于言表,可见张遂是一位志向高远、忠贞爱国的热血青年。可惜其人时乖命蹇,未及大展宏图,民国七年竟被张敬尧部乱兵所杀害。

张遂《敬告同郡父老书》

一个家族竟然在四代之内,连续出了两名副省级高官,科举出了两名举人,这在平江还是很少见的。可见张岳龄家族在家风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必定有其独到之处。那么张家到底都有哪些独门秘笈呢?

讲求易数 重视堪舆

易数,是根据《易》理占卜的方法。堪,天道;舆,地道。堪舆即风水,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之意,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平江素重风水之学。俗谚云:“祖上冒福,怪坟怪屋”,意谓家遭不顺时,不是怀疑祖坟葬的位置不对,就是认为房屋建筑的不是地方。因此相当重视房屋、坟墓基址乃至各种时辰的选择,均郑重其事。

自张瓒昭父亲楚池公开始,张氏一连数代都很关注堪舆之术。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主要体现在建筑房屋和营葬祖墓上,非常重视地点的选择,期望给家族带来好运。

为了方面就近管理田业,楚池公决定搬迁,择新址于河东英集村,即现在的张岳龄故居。

前面说过,楚池公精通易义,所以在选择居址时,是很费了一番心思的。

英集村在县西十五里,由麟狮洞进,过英集岭,下桃子洞,清溪曲转,行三里入昌江。沿溪而下,两岸青山相对,群山逶迤,满眼青翠,景色怡人。一畦田垅中,却又突出三个小山包,相者谓之“黄牛出栏三焦(平江话,堆的意思)秆(稻草)”。牛一出栏后就有草吃,那自然是一处风水宝地。楚池公将屋址选在距离昌江约里许处,背西北、面东南而居。“相阴阳,观流泉,将门前溪水反流者改作环抱之势”,从此运势益隆,家政蒸蒸日上。

张岳龄故居

再说坟墓。张家也是十分重视,为寻觅好的葬址,有时竟远葬到长沙县界。

这里插一段轶事,就是张家在处理房屋、田土、坟地时,跟别人打过好几场官司。我个人猜测,这其中有平江民风劲捍好斗的一面,也可能跟张家处事较为强势有关。

张瓒昭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对易义更加精通。同治《平江县志》载:“其学邃于易,精于天文舆地”,颇喜相宅望气之术。至今乡下还流传着几个张瓒昭精准预言时局的小故事,说张瓒昭任东安训导时途径湘乡县,只见山川之间,隐隐有五彩云气流溢,断言日后湘乡必当以武功大盛。又说平江也会以武功兴起,可惜平江的书院建得太少,所以比不上湘乡。十余年后,咸同军兴,曾国藩、曾国荃、刘锦棠、李续宜、李续宾等一大批湘乡籍将领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脱颖而出,位列督抚;平江也有李元度、余虎恩、罗缙绅等一批湘军将领荣膺高位,其言果然应验。不知道他在预言平江时,是否也算到了自己儿子会成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呢?

张瓒昭在北京参加会试时,还曾预言北京以后会有兵警,上疏朝廷,建议迁都。是时天下承平,一派祥和气象,京畿重地,怎么可能出现兵患?朝廷震怒,以妄言之罪将张瓒昭谪归。谁知不到十年,其言悉中。

延及张岳龄,也没有丢下家传的堪舆手艺,他除了熟读经史,于医卜形家之书亦多所涉猎。并在北京岳阳乡馆重修工程中小试了一把身手,所有建筑方位、日期、时辰等都由张岳龄亲自勘定。

善积有庆 祀祖虔心

张岳龄历代先祖,均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传统,比如修路架桥、赈济灾荒等都积极参与,最早可以追溯到入清第一世祖仕仁公。时值明季乱离,饿殍遍地,道殣相望。仕仁公薄有资产,先后捐出银钱谷米,救济地方困难群众,很多人因此才得以存活。

其后,社会逐渐稳定,家谱纂修和宗祠建设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

仕仁公之子、张岳龄太高祖吉又公于康熙丙申年间,牵头纂修张氏家谱;到乾隆丙寅,吉又公之孙、张岳龄曾祖念德公又为首合建平江张氏宗祠。

到了张岳龄祖父楚池公这一辈,经过数代打拼,田产遍及四乡,早已是殷实之家。加之楚池公天性豪爽,急公好义,文武双全,于是被族人公推为平江张氏家族的负责人,主管家族宗祠事务。

楚池公到职后,先是按老谱坟图访求祖墓,将倾圮者一一修复,铭石竖碑。又考虑族上没有经费来源,祠堂祭祀、祖墓管理等终难长久,于是自己带头并倡议各房劝捐祀田,用祀田的田租收入维持祠堂开支,多余的再拿去放贷生息。由于经营得法,后来祀田增加至数百亩,不但祠堂管理运转无虞,还能拿出资金建设族学、试馆,和奖励族中那些学业有成的学子,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家族事业限于资金难以为继的问题。

民国三十七年八修《平江张氏族谱》(图片作者提供)

嘉庆丁巳,因人口大量增加,又鸠族众续修族谱,增修祠宇,并主持修复南门柳公庙。

张岳龄的伯父张质昭,于家族事务也是尽心尽力,协助乃父管理公项账目,制订各种规章制度。且其为人慷慨,扶危济困,有侠士之风。凡族人遇到困难,必挺身而出,极力扶持。里中有某,家境宭迫至嫁媳求活,质昭闻之解囊,帮助赎还。

咸丰庚申,正在家乡练勇防堵太平军的张岳龄,也亲自主持对张氏宗祠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修。

以上只是张岳龄和他的先祖在家族事务方面倾心奉献的部分事例。作为一名儒将,张岳龄对家乡文化事业的付出,更值得大书特书。其贡献最大者,我认为主要有下面几点:

一是倡建天岳书院。同治六年(1867),张岳龄斥资三千金,在县城东南黄土仑购地数百亩,改建天岳书院。并资助建藏书楼,购买书籍数千卷,供学子选读。又买田租138担,以资膏火。为此,曾在平江一中任教的名师李洞庭特撰门联褒扬说:张岳龄重教,凌容众育才,先达足堪师,莫忘怀卖地典裘,毁家兴学;屈灵均尽忠,鲁子敬演军,遗风犹可仰,应翘首面山环水,悟道修身。

二是考证杜甫墓,修复杜子祠。杜甫墓全国共有八处,各地为到底哪座是真墓争执不休。张岳龄通过精研史料,并于甘肃假归途中亲自去偃师、巩县,遍访土人,查找墓茔,证实不仅无杜甫墓可考,连杜姓后裔都没有。遂作《杖工部墓辨》,认定真墓在平江。又与李元度等集资修复杜墓,规建杜祠,并撰联:“与杨孝子共结芳邻,风马云车,应将遗事谭天宝;后屈左徒告终此地,骚才诗圣,各有英灵护汨江。”此举为平江留下了一处难得的重量级文化遗址。

三是倡建“万石廒”。张任甘肃按察使时,曾经捐俸买谷4万斛,在平江县城北隅建谷仓1栋,以济饥荒,世称“万石廒”,保障乡民可以平安度过灾荒年份,不致外出逃荒乃至于被饿死。

此外如协修《同治平江县志》、倡建铁瓶诗社、筹置孔庙祭器等,都是功在乡里的大好事,至今为人称颂。

张岳龄在外为官时,也以扶翼名教、表章往哲为己任,多次捐资支持当地文化建设。

嘉言懿行 母德流芳

一个家庭要崛起和保持较长时间的兴旺发达,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家族中母辈们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其中的决定因素之一。

张岳龄家族亦如此。

阅读《张氏族谱》艺文志,我发现张岳龄家族的兴盛,母辈们在其中也起了很大作用。

前面提到的彭安人,是张岳龄高祖母。丈夫备周公去世时,彭安人还不到30岁,她没有选择改嫁,而是含辛茹苦,把儿子念德抚养成人。彭安人后来被朝廷旌表,并在县城南门建立贞节牌坊,无疑为后人树立了良好榜样。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彭安人的坚持,或许张家的历史就会改写。

另一位是张岳龄祖母,亦即张瓒昭的母亲江太夫人,系浯口镇太学生江绥之的长女,祖父江清以拔贡选授教谕,算是名门之后。自小江绥之就把她当男孩子带,所以江太夫人既能女红,又识文字,善刺绣,会剪纸。更奇的是还有一手刻枣的绝活,能于小栆上刻出鸟兽草木之形。待人接物,颇知大体,不但家人生日一一在心,就是家中仆妇的生日,也记得一清二楚。平常事公婆至孝,且乐善好施。家里来了客人,从不草草应付,总是客客气气招待。特别爱惜书籍字纸,每年春、夏、秋三季都要把藏书拿出来暴晒,唯恐受潮生虫。有一次发大水,家里被淹,江太夫人没管其他财产,而是首先把家里所有的藏书转移到后山安全的地方。特别重视子女教育,对塾师恭敬有加。每当儿孙辈外出应试,太夫人都要亲自为他们整理行装,叮咛至再。所以很受地方人敬重,对儿孙辈的影响也很大。

还有一位是张岳龄的妻子杨太夫人,汨罗长乐街人,也是官宦之后。其父杨培甡是贡生,祖父杨先铎是举人,做过永顺府学教授。杨太夫人虽然贵为一品夫人,但天性慈厚,持家能自奉,丰人而约己,从不奢侈浪费。“戚里贫者周恤唯恐后”,对侄子辈中之孤苦者视若己出,予以关顾;娘家式微,又把内侄带过来,抚养、教育、婚嫁一概包办。由于家中大小事务操持得当,免去了张岳龄的后顾之忧,使张岳龄能安于王事。同时还十分支持丈夫对家乡文化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的付出。据统计,张岳龄各项捐助达银十余万两,杨太夫人从来没有埋怨过丈夫半句。

一个家族的崛起,绝不会是偶然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以为,取得家族的成功,首先需要有天时地利。拿张岳龄来说,如果不是碰上太平天国起事,朝廷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不得不起用地方团练,很大可能张岳龄一辈子都得跟学童为伍,因为这几乎是绝大多数诸生的宿命;二是良好家风家教的熏陶,是成才的必备条件;三是个人需具备较高的学识、能力和才干,再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倾情付出,克承先绪,才有可能赢得最后的成功。

张岳龄家族的崛起就是经过张氏祖先好几代人从教育、风水、善行等方面着力培植,所谓祖德宗功,荫佑后人,才从一个普通家庭进化为殷实之家,又从殷实之家蝶变为官宦之家,并延续了数代辉煌。我想,这大概就是张岳龄家族崛起之奥秘所在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