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从何时起,有了代汉自立的想法?为何又表态志向是征西将军?
三国时,魏国的实际开创者是死后被追认为魏武帝的曹操。
曹操生前一直没有代汉称帝,即使他已经权倾朝野,这也是许多人都认为,曹操是汉朝忠臣的缘故。
可要说曹操没有代汉自立的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时,曹操写了一篇《述志令》,来向天下人表明自己并无代汉自立的心思。
在文中,曹操表明了自己原本的志向,仅仅只是想做个大汉朝的征西将军:
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这或许是曹操曾经的志向,但在建安十五年时,已经身为丞相的曹操估计早把这个志向抛之脑后了。
当时,曹操写出这篇文章,其政治上的根本目的是要安抚内部的士族反对派。
毕竟,建安十五年时,南方的孙权越发势大,连刘备都成了气候,雍州、凉州还有马超的军事威胁存在,曹操不能把心思都放在内部的政治斗争上。
实际上,在写出此《述志令》之前的几年中,曹操已经有了代汉自立的心思,大概在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左右,就已经有了端倪。
至建安十一年时,曹操经过多年的努力,彻底拿下了袁氏集团占据的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州之地,在北方成为唯一的强者。
在此之后的曹操,如果还只想着做个征西将军,那就是可笑了。
也是从袁氏集团覆灭起,无人制衡的曹操开始了一步步的试探,不是试探皇帝,汉献帝早就是熟透的桃子,随时可以吃,他要试探的是士族中的忠汉派。
建安十一年,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发出了一道诏书,剥夺了所有因祖先恩泽获封侯爵之人的爵位,《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
十一年,诸以恩泽为侯者皆夺封。(杨)彪见汉祚将终,遂称脚挛不复行。
在当时,受先祖恩泽获封爵位的人,基本上全是名门士族,剥夺他们受汉室恩惠获得的爵位,用意当然是试探他们的态度。
结果让曹操很满意,反对的肯定有,但没有哪个头铁,敢公开站出来唱反调,忠汉派的代表杨彪甚至都赶紧隐退了。
当然,曹操不是想把名门士族中人都吓唬的隐退,而是要拉拢他们的,无非是先打一棒子,再送来甜枣。
第二年,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桓,逼迫辽东公孙康斩杀袁尚、袁熙,彻底消除了北方的所有隐患。
出征归来后,曹操又以自己的名义发了一份诏令,《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
吾起义兵诛暴乱,於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
这份诏令的意思是说,曹操能获得如今的功勋,都是名门士族辅助的功劳,如果士族中人继续跟着曹操平定天下,拥护曹操,迟早会因功封赏的。
这份以曹操名义发出的诏令和此前一年以汉献帝名义发出的诏书一对比,曹操的意思就很清楚了,跟着汉朝走,就滚蛋,跟着自己走,有肉吃。
紧接着,曹操用实际行为,告诉了名门士族中人,跟着自己走的人能获得什么,《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
於是大封功臣二十馀人,皆为列侯,其馀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
这二十多人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铁杆的忠曹派,包括程昱、郭嘉、曹氏夏侯氏诸将,五子良将、董昭、贾诩等。
其中,大概只有荀彧、荀攸叔侄俩是忠汉派。
荀彧虽然接受了曹操给他增加的食邑,但却坚决拒绝了曹操想给他的三公封号,《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中记载:
因表万岁亭侯荀彧功状;三月,增封彧千户。又欲授以三公,彧使荀攸深自陈让,至于十数,乃止。
建安十一年和建安十二年,通过剥夺名门士族中人在汉朝获得的爵位,再以自己的名义给功臣加封,曹操给了名门士族选择权,是忠曹还是继续忠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进位丞相,并于当年对名门士族中的反曹派动了刀子,杀了其中的代表人物孔融。
至此,曹操的心思其实不难猜测,因为剿灭袁氏集团,带来的巨大功勋及权势,让曹操有了代汉的心思。
但要想成功代汉并获得广泛的认可,名门士族的承认是必须要有的。
逼退杨彪,剥夺爵位,赏赐忠曹派功臣,杀孔融,曹操在一步步试探名门士族的态度,并给予他们充分的选择权。
当然,选择错了的,在曹操的武力镇压下,肯定没有好下场。
比如孔融,比如后来的荀彧。
到这一步,曹操更进一步或几步是迟早的事,如果一切顺利,曹操或许会做出实际上代汉自立的行为。
但建安十三年时爆发的“赤壁之战”的失败,拖住了曹操的步伐。
没能打赢“赤壁之战”大概是曹操生前没能走到最后一步的关键,南方的两个军事实力强劲的对手,也让当时东汉朝廷内部的忠汉派看到了制衡曹操的希望。
也因此,才有了建安十五年时,曹操写的《述志令》,天下都统一不了,还谈什么取代汉朝?
且在刘备、孙权、马超没搞定的情况下,曹操只能对内部的忠汉派士族行怀柔的政策,表态只想做汉朝的征西将军,就是一种政治上的退让。
写出《述志令》来作为政治表态的同时,曹操也对内部依旧存在的忠汉派士族抱有极大的警惕和防范之心。
因此,曹操还于当年发出了一份《求贤令》,公开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准则,试图招揽更多的寒门庶族人才来稀释朝廷中的忠汉派士族人才。
但曹操的用意显然没能成功。至少在东汉至三国时期,寒门庶族人才是无法取代士族人才的。
此时的曹操,用《求贤令》打击名门士族,而不是用刀子,且在写出《述志令》时,他或许已经绝了在有生之年代汉自立的心思。
此后的曹操,击败马超,彻底统一北方,但在汉中败于刘备,三国鼎立之势彻底形成。
人生最后十年的曹操,虽然又给自己加了不少名位,但终究没能在有生之年当上皇帝。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获得“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权力。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被加封魏公,加九锡,受诏命许可建社稷、宗庙。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汉献帝“诏魏公操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进位魏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表态:“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
备注:本文所选用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