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他和他所属的军工部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征战和厮杀,但没有他们的默默奉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就将陷入有枪没子弹,有炮没炮弹的窘境,毛泽东称他们为“生产战线上的英雄”,聂荣臻元帅赞誉说:“没有他们不行。”他的名字叫黄锡川,是梅江区红杏坊人。抗日战争时期,他和他的团队,白手起家,首创“缸塔法”设备制酸工艺,成功研制出制作子弹、手榴弹、炮弹等必需的“军火化工之母”硫酸、硝酸等;紧接着这些活跃在晋察冀边区的军工先驱们,又土法上马,制作出无烟火药、高级火药、全新子弹、手榴弹、炮弹,不仅为前线抗战的战友们输送了武器弹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更在共和国军工史册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1939年冬晋察冀军区成立后技术研究室人员在河北完县神南镇合影,左起:韦彬、黄锡川、任一宇、张方、胡大佛、张奎元
1939年10月,晋察冀工业部重起炉灶,在河北完县神南镇葛公村成立技术研究室。原来的冀中军区技术研究社的张方、胡大佛、张奎元、朱心德等调回了技术研究室;在他们尚未调过来之前,晋察冀工业部技术研究室只有21岁,身材不高,说话带着客家口音,语速很急很快的黄锡川,他原是学农业的学生,参加革命后,进入延安抗大;以及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学化学,做过教员的韦彬两个人。其时黄锡川是技术研究室惟一的共产党员。同年秋,工业部一位身材高大矫健,曾经做过地下党工作,学电工的任一宇加入到技术研究室。技术研究室成立后,最先用火碱加油脂制成了供给各厂洗手的肥皂。紧接着黄锡川与张方利用书籍和工业部一起送来的水银、硝酸等物做起了雷汞(雷酸汞)。这是较为敏感而又猛烈的爆药,微受碰撞、摩擦,或与燃烧体、加热体互相接触,即发生爆炸,故多作为起爆用药。弹药在战争中消耗极大,战斗部队最缺的就是弹药。有一次,工业部得到日寇扫荡的消息,赶忙集合各军工队伍到神南西南方向打游击。黄锡川突然想起他制作好的半瓶雷汞,还放在房梁上忘记带出来,他明知回去取很危险,却依然跑回去将它安全带回。鬼子走后,技术研究室回到神南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如何修理、改装旧的子弹,即复装子弹和修理改装炮弹的工作。黄锡川、韦彬、任一宇等则搞“弹药之母”硫酸的制造。另外,作为党员的黄锡川和技术骨干张方两个人还要负责出墙报。黄锡川他们的进展很不顺利。曾在冀中军区技术研究社有过研究硫酸经验的张方、张奎元,赶忙加入来协助,在大家的同心努力下,很快他们制成了以水缸为载体的第一代制作硫酸的“缸塔法”装置。黄锡川是个喜好说话的党员,一天到晚都可以听到他的客家话口音,在他的当然领导下,技术研究室的同志们不但在许多问题上观点达成一致,而且越来越不分彼此了。那时神南所在的唐河上下,虽曾受到日本兵的践踏,但神南老百姓还能按期赶集。黄锡川和张方就将津贴(零用钱)凑到一起,合买“烧鸡”等熟食给大家吃。黄锡川总是自己吃鸡骨,而将鸡肉让给技术骨干吃,还调侃说:“吃鸡要吃骨,味道都在骨里”。起初,技术研究室天天燃烧硫磺制造硫酸,但只制造出一些混有结晶的黑色液体,像样的硫酸却做不出来。后来经过党校回来神南的张珍分析指点,技术研究室改破碎瓷器代替焦炭作为塔缸装置的填充物,终于1939年冬,成功制作出成品硫酸。刘再生部长拿着半瓶成品硫酸,送到军区聂荣臻司令员手上时,聂帅高兴地说:“一套设配可以生产半瓶,10套100套1000套就可以生产10个半瓶100个半瓶1000个半瓶了”。1940年春节刚过,技术研究室的人,全部投入到试制工业生产硫酸的工作中。不巧的是日本兵又开始扫荡了,可技术研究室这些实验用的坛坛罐罐如何藏起来呢?为了有个隐蔽安稳的场地,黄锡川和张方两个人带上干粮,多次深入清虚山腹地,终于选定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居住的大安(岸)沟作为化学厂基地。大安沟位于唐县西部深山区的清虚山背后,南面是海拔766米的白花山,东南面是海拔1031米的清虚山,北面依唐河。这里沟壑纵横,群山环抱、人烟稀少,植被茂盛,隐蔽性好。7月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在唐县清虚山大安沟建立起根据地第一个化学厂,为了保密,对外称 “醋厂”,也称供给部,习惯上称大安沟化学厂,厂长为22岁的黄锡川。化学厂设有3个股;第一股又称原料股,有硫酸班、硝酸班、蒸酸班;第二股又称半成品股,有硝化班、脱脂班、提硝班、甘油班等;第三股又称成品股,有乙醚班、无烟药班、炸药班等。黄锡川他们在大安沟选了一处场院,找了几间最大的房子作为主要厂房,在东面靠山崖的一排房子里,安装被黄锡川戏称为“猪”的制造硫酸的设备。开工了,黄锡川他们在“猪”的下部,靠底儿的地方打出个小孔,以使制成的稀硫酸能流出来。对稀硫酸仍采用火炕上摆陶瓷盆的办法蒸浓。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黄锡川他们蒸出的硫酸是洁白透明的浓硫酸。他们成功了。“猪”用了一个时期以后,发现“猪”身上起泡,变湿了。原来“猪”由于孔口小,制陶工人只能在它的外面上釉子,“猪”里面没上釉子。自然很快就渗出酸了。“猪”左右两个管口相对,这在整个制造硫酸设备的空间壁也形成死角,减少了它的有效容积,更重要的,它没有前后塔,氮氧化物气体用过之后,不能再回收重复使用,浪费很大。经过技术研究室再度改进,“第三代”制硫酸设备——一套上下相通的“缸塔”应运而生。第三代设备用了一个时期以后,发现前塔的成酸率最高,而后面各塔的成酸率远不如前塔。技术研究室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关,黄锡川他们在没有应有的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情况下,用眼睛看玻璃管中带颜色的气体流通是否顺利;用手摸测试各塔的温度,看反应是否正常;用边区自己玻璃厂生产的玻璃管,烧制的“土”比重计来测量生成的硫酸的浓度;这些“笨办法”硬是将“没有铅的铅室法”,即“第四代”设备“缸塔法”改进完善,一次又一次成功用“土”设备,制造出优质硫酸的任务。大安沟化学厂,由于能够大批生产硫酸这一基础化工原料,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军火生产捷报频传 。在能制造出大量第二代硫酸的后期,黄锡川他们开始进行一种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硝酸制造”工作。最初,黄锡川他们用胡大佛设计的硝酸锅、一套“陶瓷弯管冷凝器”,装入火硝和硫酸的混合物,蒸制硝酸。可蒸出的硝酸很稀,同时产生出大量的不易再溶解的黄色二氧化氮气。黄锡川他们用铁锅先将火硝加热融成液体,再将它倒在铁板上冷却凝成硬块,制成“无水硝”,再“因陋就简”地改用大缸做硝酸。先用传热慢的浅陶瓷盆,盖封缸口。为了防止陶瓷大缸被火烧裂,缸身上糊一层耐火粘土,再在缸下部用小火加热。这样火力就容易均匀,缸的上部和下部的温度差别不大,蒸出的硝酸蒸气,不致于遇冷凝成液体,滴回缸里再度受热分解。进而废除“弯管冷凝器”,用大缸代替弯管进行冷凝,结果硝酸蒸出来了,很浓,质量很好。军工部向聂荣臻司令员报喜时,他为我们的 “土专家”自豪,赞誉 “土专家”用瓷缸做设备,生产出的硫酸比用特种金属生产出来的产品纯度还高。1940年6月30日,八路军副总司令员彭德怀、左权参谋长得知晋察冀军区研究成功硫酸、硝酸后,即刻打电报给聂荣臻司令员表示祝贺,称赞道:你们已能自造硫酸、硝酸,这是我们工业建设上一大进步,也是解决工业建设特别是兵工工业建设之主要关键。总部亦曾实验自造硫酸,但未成功。现晋东南硫磺产地为敌占领已无来源,自造不可能,边区产硫磺且已能自造(硫酸),希大量扩充以能供给全华北各工业部门,首先是(兵工)工业部门之需要为目标……
酒精、乙醚、单基火药、双基火药的诞生
硫酸、硝酸做出来了,但离顺利地制造出无烟火药来,要做的事情还多,路还很远。不过,黄锡川他们在制造硫酸、硝酸的同时,已经开始了酒精和以脱(乙醚)的试制。制酒精,说起来简单,用白酒蒸馏就行,实际做起来并不简单。黄锡川他们需用白酒的数量很大,请了一位烧酒的老师傅,用山里产的大红枣做烧酒。他们在大场院的院子里挖了几个大坑作为发酵的容器,供枣子发酵用。大安沟的土地比较紧张,后来只好将酒窖搬到旁的村子。再后来,干脆不造酒,改为买白酒。酒精制作出来后,黄锡川他们先用铁坛,后用陶瓷坛来装硫酸,放在油锅里加热,再通过固定在坛顶上的细管(上面联有漏斗)向坛内滴注酒精,成功制造出乙醚。并从机械制造工厂调来一位老白铁工人殷梦秋,发明解决了制造酒精、乙醚所用冷凝器的材料问题。有了硫酸、硝酸、酒精、乙醚,黄锡川他们开始动手制造步枪子弹使用的无烟火药(单基火药)。他们先用碱水将棉花洗净、漂好,做成脱脂棉,然后用硫酸和硝酸的混合酸液浸泡,做成硝化棉。黄锡川他们开初用的是浓硫酸和浓硝酸,结果制造出的竟然是“强火棉”,只能溶解于“丙酮”中,而不能溶解于酒精和乙醚的混合液中。经过仔细研究,才知道“弱火棉”用的硫酸、硝酸都较淡,而用丙酮亦可溶解“强火棉”。不过,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火棉在有残酸存留的情况下,保存久了,就会“脱硝”变质。黄锡川他们土方上马,先用石磨磨,进而自制密封轴瓦,磨碎硝化棉,再用洗净的强火棉、弱火棉和酒精、乙醚等,按比例加到胶化器中,混合胶化,然后切片成型,涂上一层石墨,制成为发射火药——无烟火药。无烟火药造出来后,黄锡川他们用“运动量转换”的原理,自制“膛压枪”对它的质量进行“打摆试验”测试,放枪实验的结果表明,他们自制的无烟火药,在性能上完全可以赶上或超过外来的无烟火药,其性能在200米至300米的距离都和一般子弹相同。不久,技术研究室与黄锡川他们又试制成功“硝化甘油”,并应用它做成了“周迪生炸药”“双基无烟药”。这类高级炸药的诞生,标志着化学厂制作炸药的 “路子”更宽了。1941年5月,军工部在神南召开庆功大会,给当时参加制造军工产品的技术人员,每人发一支由敌区购来的自来水笔,发一身细布军装。对有突出贡献的人,还发了一种是铜质的,刻有“模范干部”字样的;另一种是蓝色的,用罗马字母拼音组成的“有功人员”的奖章。黄锡川、张方付江和一些党员干部获得了红色的“模范干部”奖章;胡大佛、张奎元、韦彬、孙艳青等同志获得了蓝色的“有功人员”的奖章。注:大安沟化学厂从1940年7月至1944年9月几度更名,几易其址。1942年1月称工业部化学工厂;1943年6月迁至河北省阜平县齐家庄户村;1944年6月称工业部化学厂;1944年9月称工业部属兵工生产管理处三厂;1944年9月落户河北省平山县南苍蝇沟村。第一代、第二代制硫酸生产时,黄锡川、韦彬、任一宇等自己动手制作;第三代以后,约有三四十名职工,大部分人员为当地招收的女工,占职工的60%-70%。参考书目:《张珍回忆录》 张方《敌后军工生活回忆》阿蒙《铸剑——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工产业的发展状况》复国少康《火箭扫盲:华北敌后军工成功研制双基火药的历程》《抗战时期军火工业的发展》《人民军工创建历史大事记》《晋察冀军工传奇》
作者简介:廖是添,梅县区王寿山下古村落黄沙村人,原名廖世添,笔名田力、老料、周溪、南子等。历任《世綵文化》《太平洋之声》《嘉信风华》《客都文学》《梅南乡情》等报刊杂志主编,《梅州信息报》记者,《侨乡月报》编辑,现为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副秘书长、梅县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梅江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梅江之声》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