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俟驾

天子召,不俟驾

读《荀子》第二十六章 《大略

(峻岫)

原文

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礼也。《诗》曰:“我出我舆,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这一节说:“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诸侯召唤臣子,臣子不等车子准备好,衣裳没有穿好,匆匆忙忙地就要上路。这就是礼节。为什么这是礼节?诸侯召唤你就是有要事与你相商,急需见到你,你不能慢慢腾腾,磨磨蹭蹭,穿好衣服,备好车子,不紧不慢地前去相见。那是慢待,那是怠工,那是失礼,那是轻视。《诗经》上有句话:“颠之倒之,自公召之。”这是《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里面的一句话。意思就是,急忙之中上衣裤子,弄颠倒了,因为齐公召唤自己。

第二句:“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礼也。”“辇舆”就是人抬的轿子。如果是天子召见诸侯,诸侯急忙上了人抬的轿子,去找备好的马车。也就是不在家里等马车备好后再出发。《诗经》上有句话:“我出我舆,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这是出自《诗经·鹿鸣之什·出车》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我坐在大车上出发,他们已经在郊外列好了队形。从周王那里传出命令,听从召唤我来到这里。

不管是诸侯召臣子,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还是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都是,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表现。诸侯召臣子,天子召诸侯,都是上级召下级,上峰召下属。古话说:“忠信以为甲胄,礼仪以为干橹。”[《礼记·儒行》]忠信就是臣子、下属的甲胄,礼仪就是臣子、下属“渡河”的工具。丢掉了忠信和礼仪,你还能做什么呢?天子、上峰、上级召唤你,就是用人之际,也是你发挥才能的时候,替上面分忧的侍候,为国家尽忠的时候,应该积极向前,奋不顾身,不讲条件,不讲价钱,不顾危险,勇往直前。“临危而智勇奋,投命而高节亮。”[晋·潘岳《西征赋》]

父母召唤儿女,是不是可以慢蛮腾腾,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地,讲讲条件,讲讲价钱,再三推托呢?年老的父母不会轻易麻烦自己的子女的,急着见你,必有要事。中国人讲究“百事孝为先。”,尽孝道要应该不讲条件,不讲价钱。(署名 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