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弟子的4段对话,看完才明白他为何影响中国500年

来源:儒风大家

他与弟子的四则对话意味深长,

王阳明影响中国500年绝非浪得虚名

一、真正的内心强大

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维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

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启示

宋代苏洵在《心术》中写道:“为将之道,当先治心。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真正的内心强大,真正的安定,安静,不是静坐能得到的。真正的安静,需要经得起“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考验。很多人修行只会静坐,这在王阳明看来是经不住重大事情的考验的。

王阳明举例说,自己和朱宸濠对战时处于劣势,他向身边的人发布准备火攻的命令,那人无动于衷,他说了四次,那人才从茫然中回过神来。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真正的内心强大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王阳明所说的静、寂、定,这些都不是纯粹的静止,无论是动还是静都是我们磨炼自己,追寻本心的过程。所以王阳明是不会同意那些一味强调“虚静”的理论和做法的。

二、无善无恶

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园中除草时,付出了许多汗水,哀叹道:“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培养,恶难铲除?!”

王阳明当时在花园赏花,听到薛侃的叹息,接口道:“你就没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

薛侃莫名其妙,因为他忙碌了大半天,铲除了很多杂草,而且他经常浇灌花朵,这怎么能说是没有培养善,没有铲除恶呢!

王阳明发现了薛侃的疑惑,却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而是转到另外一个问题上去了。“你呀,如此看待善恶,是从形体上着眼,错误在所难免。”

薛侃如同在云里雾里,更不知王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王阳明马上解释说:“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这种'善恶’都是由你的私欲产生,因而就是错误的。”

薛侃吃惊地问:“这不就是无善无恶了吗?”

王阳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之所以有善恶,全是你强加给它的。我问你,黄金是善还是恶?”

薛侃搓着手兴奋地说:“黄金是大大的好东西,当然是善的。”

王阳明问:“这要看黄金在什么地方。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里呢?”

薛侃摇头道:“那这就是恶的了。”

王阳明又问:“粪便是善的还是恶的?”

薛侃肯定地回答:“那玩意儿肯定是恶的。”

王阳明笑了:“粪便可以让庄稼生长,在老农心中,它就是善的。”

启示

天下的万事万物哪里有善恶之分?都是人强行加到它上面的。同样是一座大山,旅游的人认为它是善的,有急事要翻越它的人就认为是恶的。同样一个人,在朋友心中是善的,而到了他的敌人心中,他就是十恶不赦的。

三、胸中的圣人

在一次讲学间隙,王阳明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

弟子们唯唯。

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

这名弟子马上站起,慌张得很:“不敢。”

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

该弟子笑着接受。

王阳明扫视众弟子,先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启示

禅宗说,人人都可以成佛。王阳明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王阳明认为,普通人和圣人的区别,不在于圣人有“良知”,普通人没有。而在于,圣人完完全全地“得到”了自己的良知,而普通人的良知,都被私欲和无明所遮蔽。

普通人心中的“圣人”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为圣人,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四、读书不要记得

《传习录》上记载,一朋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

王阳明回答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王阳明说“晓得”是第一义,“记得”是第二义,二者有境界高下之分。因为记得只是你记住了书中的话,晓得则是你从自己的心中发现了书中的那些道理,这就是读书应发明本心。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有朋友问:“看书不能明如何?”意思是说,读书读不明白,该怎么办?

王阳明说,“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

启示

王阳明的心学就是一条光明大路。而心学的读书法则就是,不苛求你记住,也不苛求你全部理解,圣贤所要求的是让你通过读书而使自心本体光明。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良知”?

    ​"良知"的含义 2020-10-29摘于浏览器 "良知"包括两个要素: 一是"良",也就是良心: 二是"知",等同于& ...

  • 王阳明与弟子4段对话,看完才知道他为何影响中国500年

    一.真正的内心强大 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 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 ...

  • 王阳明与弟子的4段对话,看完才明白:为何他能影响中国500年

    有一次,王阳明和朋友同游南镇,两人在山间漫步,这时朋友指着岩间一丛花树问他:老王啊,你总说"心外无物",但你看这深山中的花树,清风徐来,它自开自败,跟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看 ...

  • 王阳明与弟子的4段对话,影响了中国500年!

    他与弟子的四则对话意味深长, 王阳明影响中国500年绝非浪得虚名 一.真正的内心强大 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维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 王阳 ...

  • 王阳明与弟子的4段对话

    有一次,王阳明和朋友同游南镇,两人在山间漫步,这时朋友指着岩间一丛花树问他:老王啊,你总说"心外无物",但你看这深山中的花树,清风徐来,它自开自败,跟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看 ...

  • 我觉得这个小朋友的爸爸,有必要把我们的第一段对话看完!

    2021年1月的第二天 今天和孩子玩 看到朋友圈景迈.西定的各种樱花美片 心动不已 倘若驾驶技术允许 今天又是一场心动了就走的小度假 可惜呀 那么远的盘山公路 是真的怂 唯一想约同行的老司机 又木有时 ...

  • 什么叫“麻烦”,看完才明白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五颜六色坚实耐用的尼龙绳逐渐替代了用传统工艺制成的麻绳,寻常生活中用到麻的时候越来越少,对麻制品的依赖越来越小,麻的经济价值越来越低,以至于在许多年以前,我的老家一带 ...

  • 金庸《神雕侠侣》这七首诗词,看完才明白什么是至情至性!

    金庸的武侠小说,最爱的莫过于<神雕侠侣>. 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笑傲江湖,侠骨柔情.而多情者眼中,整部<神雕侠侣>,不过是一个"情"字. 情至深处,必有诗! ...

  • 囚犯进监狱之前,为何都要把头剃光?看完才明白有多讲究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同时心理活动也不同,即便是在高质量生活的今天,犯罪仍旧在滋生,这时候法律的约束就得以体现了.触犯法律之人,都会受到严惩,情节严重直接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

  • 为什么王刚会给儿子送这个?看完才明白他的用心……

    上图这个演员相信大家都认识,王刚嘛,他在这个节目中说在他儿子出生时就为儿子准备好了一个礼物,因为年纪小一直没有送出去,现在正好拿出来,礼物是一方清朝时期的和田玉雕龙印章. 和田玉印章虽小,但表达的可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