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 疳

鼻    疳
    [概述]
    概念  鼻疳以鼻前庭皮肤糜烂浸淫.刺痒疼痛或皲裂,并常有脓痂覆盖,反复发作,
经久难愈为特征。有“?鼻”、“疳鼻”、“疳?”、“疳虫蚀鼻生疮”、“鼻疳”、“鼻墓疮”等
称。本病相当于鼻前庭炎,小儿多见。
    历史源流  祖国医学中最早谈及鼻疳一病的为隋代《诸病源侯论》,《诸病源候论.卷
四十八》说:“、鼻之状.鼻下两边赤,发时微有疮而痒是也,亦名赤鼻,亦名疳鼻,然
鼻是肺气所通,肺候皮毛,其气不和,风邪客于皮毛,次于血气,夫邪在血气,随虚处
而停之,其停于鼻两旁与血气相搏成疮者,谓之矗鼻也”。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及症
状表现。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中提出本病与“疳虫”有关,临床以外治为主,  以捣
杏仁、人乳敷之,亦烧核,压取油敷之,这些方药沿用至今。《外台秘要。卷二十二》提
出:“鼻是肺之侯,肺气通于鼻,其脏有热,气冲于鼻”的病因病机。治疗中收集了治疳
虫蚀鼻方9首”,如其中必效疗鼻内热气生疮有脓臭,并有虫方,用矾石、生地黄、苦参煮
煎,以绵滤之,点鼻中。此方即为后世医家收集的“矾石汤”方。
    宋代,《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提出,小儿患此病患此病是乳食不调,上焦壅滞所致,并
详细描述了本病的症状,指出局部病变发展可下连于唇。还收集了许多内服和外治的药  '
方,内服方如雄黄圆方、甘草散方,外治方如吹鼻蝉壳散、芦荟散,石胆散、麝香散以
及多种简要的外治方药及配制。《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六》论述“疳虫蚀鼻生疮”,认为。五  .
脏皆有虫,虫得风则化,肺开窍于鼻,肺经既虚,风热乘之,鼻壅塞,不得宣通,则疳虫因得
侵蚀,疮生鼻间”。疳虫致肺虚而正弱,风热之邪乘之,鼻壅塞而成鼻'疳。鼻壅塞往往
出现流鼻涕,所以鼻疳亦可因。鼻涕淹渍。而致.在症状方面认为可侵袭周围,说:。鼻
疳疮,侵蚀鼻柱。,“疳虫蚀人口鼻唇颊”,“鼻下赤烂”等。治疗用外.敷药,如乌香散、
杏仁膏、如圣散、青金散,内服黄柏汤、椿根汤。
    明代,《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八》根据前入主说,也认为鼻疳是。乳食不调,壅热
伤肺所致。。同时也提出:。肺主气,鼻乃肺所通,其气不和,则风湿乘虚客于皮毛,人
于血脉,故鼻下两旁赤痒疮湿。。。其疮不通,汁所流处,随即生疮。外证咳嗽,喘逆,
壮热恶寒,皮肤粟生鼻疮流涕”治疗主张补脾生肺。《外科启玄。卷八》认为鼻疳是肺有
湿热而起,“凡鼻孔有疳疮,即肺中有湿热,治宜除肺中湿热,外以搽药,若不早治。

恐蚀其鼻内关窍.令人言语不明。
    至清代,各医家对鼻疳的认识从病因病机、辨证及治疗等方面总结了前人的经验,
并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如《医宗金鉴。卷六十五》说:“鼻?疮多小儿生,鼻下两旁斑烂
形,总由风热客于肺,脓汁浸淫痒不疼”。撼出内服泽泻散,外搽青蛤散。《外科证治全
书。卷二))谓鼻疳“乃肺经壅热上攻,内服黄芩汤以清之”。在《疡医大全。卷十二》提出
鼻疳因风湿之气壅成内热所致。《寿世保元。卷八》亦认为鼻蠚“风湿之气乘虚客于皮毛,
故鼻下两旁疮湿痒烂.其疮不痛,汁所流处又成疮。。而《医杯改错.、上卷》则提出鼻疳
的生成与肠胃所伤有关。   
    [病因病机]
    一、肺经蕴热,邪毒外袭  由于病后余热未清,或患鼻病长期不愈,致使肺经素蕴
内热。又因起居不慎,风热之邪乘虚外袭,邪热引动肺热,上壅鼻窍,熏蒸鼻孔肌肤。
或因鼻疾脓涕漫渍.鼻窍肌肤,、致鼻前孔皮肤损伤糜烂而为病。
    :、脾胃失调,湿热郁蒸  .若饮食不节,恣啖肥甘,.脾胃运化失调,致湿浊内停,
化热郁蒸,循经上犯鼻部肌肤而发。或兼以风热之邪侵犯,风热挟杂内湿,熏蒸鼻窍肌
肤。,小儿因脾胃气弱,肌肤娇嫩,易积食化热,疳热上攻,熏灼鼻孔肌肤而致病。
    [临床诊断]    、
    症状:鼻前孔皮肤灼热干掀,微痒微痛,或漫肿潮红,溃烂浸淫流水.积结痂块.
反复发作,鼻窍不通,言谈不爽,小儿可兼有腹胀,大便溏泻.啼哭易怒。
    检查:初起,鼻前孔皮肤出现粟粒状小丘,继见表浅糜烂,色微红结痂,甚致皲裂。
或可见鼻前孔潮红,掀肿,常流脂水,皮肤增厚,.时有结痂皲裂出血,甚者可侵及鼻翼.
及口唇,久则鼻毛脱落。   
    鉴别诊断:鼻疳应注意与鼻疗勃起鉴别。鼻疗初起在鼻尖、鼻翼、鼻前庭部,形如.
粟粒.或麻或痒,掀热微痛,但根脚坚硬,有若钉丁之状,3-5日后疮顶现黄白色脓点,
顶高根软,多.自溃脓出,肿消而愈,亦可出现鼻窍肿塞,胀痛引及脑门,甚则唇腮俱作
浮肿,全身症状较重。  
    [辨证论治]
    一、辨证
    1.肺经蕴热,邪毒外袭   
    证侯,初起鼻前庭皮肤灼热发干,微痒微痛,.表浅糜烂,溢出少许黄色脂水,或敬
红结痂,甚至皲裂。久则鼻毛脱落,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症重
者有时可见头痛发热,咳嗽气促,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小儿可见啼哭躁扰,搔
抓鼻部,甚至血水淋漓。   
    病机分析:肺经风热,郁阻于鼻。熏炮鼻窍肌肤则出现皮肤灼热发干,微红结痂。
热盛,则肿而痛,湿盛则糜烂,流溢脂水,风盛则痒而燥裂。风热湿邪久郁,阻塞经络,
气血不畅,肌肤失养,则可皲裂甚而鼻毛脱落。余邪滞留未清,故可反复发作,经久不
愈。肺热壅盛,邪正柜争,故头痛发热。邪热上壅,肺失清肃,可见咳嗽气促。便秘,
舌质红,苔黄,脉数皆为热盛之证。
  2.脾胃失调,湿热郁蒸。
  证候:鼻前庭皮肤糜烂浸淫,潮红微肿,常溢脂水,或结黄浊厚痂,鼻毛脱落,经

久不愈..或鼻窍不通,言谈不爽。全身可见腹胀.大便溏薄.小便黄浊,舌苔黄腻,脉,
滑数。
    病机分析:脾性喜燥恶湿,脾胃失调,湿浊内生.湿热久留而郁蒸,循经上聚于鼻窍
肌肤,.壅结腐蚀,则鼻窍肌肤糜烂潮红浸淫。湿浊横溢.则脂水溢出,积成黄浊厚痂。
湿热久蒸,灼伤脉络,则皲裂出血,鼻毛脱落.亦可:因糜烂.一.红肿,脂水结成痂块,以
致鼻窍通气不畅,言谈不爽。脾虚湿滞,可出现食少腹胀.大便溏薄j湿滞久郁化热.
则小便黄浊.苔黄腻.脉滑数。
    二.治疗
    (一)内治法
.  1。肺经蕴热,邪毒外袭   
    治则:清热泻肺,解毒散邪。 
    方药:以黄芩汤为主方.黄芩汤方中以黄芩、栀子小赤芍、甘草清热解毒;连翘,
桑白皮清宣肺经之热而散邪;助以薄荷、荆芥疏散肺经风热之邪;取桔梗的升提,载药
直达病处。临床上,.亦常用银翘散,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宣肺散邪。若便秘者,可
加全瓜萎、生大黄。红肿甚者加大青叶、板蓝根等,以清热解毒消肿。掀热痛甚者,可
加黄连、丹皮、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2.脾胃失调,湿热郁蒸
    治则:健脾化湿,清热解毒。
    方药:可选用萆藓渗湿汤或除湿汤为主方加减。萆藓渗湿汤方中以黄柏、萆藓、滑
石、木通清热去湿而解毒;茯苓、苡仁健脾化湿;丹皮清热凉血。除湿汤方中以黄芩、黄
连苦寒清热燥湿;连翘,甘草解毒;木通、滑石、车前子清脾利湿;荆芥、防风疏风上
痒;茯苓、枳壳、陈皮健脾行气,运化水湿。若热毒盛者,可加山栀、龙胆草;风盛者.
加蝉衣、浮萍。湿重者,加蚕砂、土茯苓、苦参;痒甚者.加白藓皮、地肤子;病情
缠绵,反复发作者,加黄芪、白术、银花以扶正解毒;小儿脾弱.,腹胀便溏者,合用
参苓白术散以健脾消积除湿;小儿有虫积疳热者.可选加使君子,榧子,槟榔祛虫解
毒。
    (二)外治法
    1.敷药  以润燥止痛,解毒消肿,或清热毒.收敛祛湿之剂敷于局部。.
    (])黄连膏、玉露膏。每日3~4次.涂敷患处,解毒润燥,消肿止痛。适用于鼻疳
灼热微肿疼痛者。
    (2)青蛤散:每曰3~,-4次,调涂患处,清热解毒,收敛去湿。适用于鼻疳,脂水流
溢,糜烂者。    ”
    (3)辰砂定痛散.以生地汁或麻油调涂患处,有清热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灼热掀腐
皲裂者。
    2.清洗患处  以保持局部的清洁,并可清热解毒敛水。
    (1)用内服中药药渣再煎水,作局部患处洗涤以解毒清洁患处。.
    (2)用漆大姑、苦栋树叶、桉树叶各30克煎水,洗患处.   
    (3)湿盛黄脂多者,可用明矾3克、生甘草10克煎水洗涤.以清洁,消毒,敛水。
    (三)民间疗法

!..灯心柿饼汤  每次用灯心6克,柿饼2个,以清水适量煎汤.加白糖调味饮用。
有清热利湿之功,对鼻疳湿热盛,流溢脂水,小便黄者适用。    ,
    .2.使君子蒸猪瘦肉  每次用使君子6-10克,去壳取出使君子肉,加入瘦猪肉约
!00克,捣烂和匀,蒸热佐膳食用。有杀虫消积健胃之功.适用于小儿疳热上攻而致鼻疳。
    3.独脚金煲猪瘦肉  每次用独脚金15克,瘦猪肉100克,加清水3碗煎至1碗,
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猪瘦肉,有清肝热,消疳积,健脾胃之功,适用于脾虚肝热,疳
热上攻而致鼻疳。
    4。杏仁捣烂,人乳调敷患处。
    [转归及预后]   
    鼻疳如能及时而恰当的治疗,预后良好。如迁延曰久,患者常用手挖鼻,或用水洗
涤,则可延迟愈合,发生糜烂疼痛.并有痂皮形成。前鼻孔为痂皮堵塞,则引起呼吸不
畅.甚则可重复染毒而加重病变。
    [预防及护理]    .
    I。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疾病,避免涕液浸渍鼻窍肌肤。
    2.劝告病人不可因痒或结痂而用手指挖鼻,可用石蜡油或双氧水软化痂皮,然后轻.
轻除去痂块。
    3.戒除挖鼻孔、拔鼻毛等不良习惯。
    4。忌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宜食清热利湿健脾之品。
    5。对小儿患者应注意调节饮食.并应防治各种寄生虫,以防疳热上攻。
    [文献资料选述]
    古代资料分析
    (一)有关病因病机分析  鼻疳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认为脏腑病变方面肺是主要.
的,外邪以风、热、湿三者,少数论及与脾胃有关。
    肺经风热是鼻疳的主要病因病机,如《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中说:。鼻是肺气所
通,肺候皮毛,其气不和,风邪客于皮毛.次于血气,夫邪在血气,随虚处而停之。。
说明肺气不和,卫外虚弱,风邪入侵,客于肺脏,停滞于鼻,而成鼻疳。《圣济总录.卷
一百十六》也提出:“肺经既虚,风热乘之。。《医宗金鉴。卷六十五》总结鼻疳发病,“总
由风热客于肺”所致。说明脏腑病变,外邪侵袭以风热为主。但除了肺经风热,外邪引起
外,也可能由肺脏本身壅热所致,如《外台秘要.卷二十二》说:“鼻是肺之侯,肺气通于
鼻,其脏有热,气冲于鼻。可成鼻疳,指出肺热为主要病机,《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认
为鼻疳“乃肺经风热”。引起鼻疳的外邪除风热之外,还可因于湿邪,如《外科启玄.卷,
之八》说:“凡鼻孔有疳疮,即肺中有湿热。。《疡医大全.卷二十--->)说:“风湿之气,壅
成内热”。
    脾胃湿浊不化亦为鼻疳的病因病理之一。认为鼻疳的形成与疳热、虫积有关。《太平
圣惠方.卷八十七》说:“若小儿乳食不调,上焦壅滞,令疳虫上蚀于鼻也。。认为与小儿疳
疾有密切关系。《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指出:。脾胃有湿,移于肺也”。“口鼻生疳蚀烂,
亦为肺脾胃三经之热”。《医林改错。上卷》指出:。病源系乳食过饱,肥甘无节,停滞中脘,
传化迟滞,肠胃渐伤,则生积热,热盛成疳。。《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六》则认为鼻疳与
虫积有关,说:。五脏皆有虫,虫得风则化,……则疳虫因得侵蚀,疮生鼻间”。

一  (二).有关鼻疳的辨证问题  古代文献对鼻疳的辨证论述较少.但对本病的症状则不,
断加以补充,认识也不断深入。《诸病源候论,卷四寸.八》说;。羁鼻之状,鼻下两边赤.
发时微有疮而痒:。提出了鼻疳的主要局部症状。《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匕》加以补充.
说2.'“鼻下连唇,生疮赤烂”,并叙述了可出现的全身症状,如。壮热多啼,。.皮毛干焦,肌
肤消瘦,咳嗽上气,下痢无恒”。么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六)则列出。鼻涕淹渍。、。鼻下赤
烂。、。侵蚀鼻柱。、。疳虫蚀人口鼻唇颊。等症状。《疡医大全.卷十二》指出:。鼻鼷疮,
不甚痛,汁所流处,即成烂疮。。这样对鼻疳的症状观察逐渐完善,为辨证治疗打下了基
.础。    .
    (三)有关治疗分析  对鼻疳的治疗,历代医家积累了不少经验,提出了许多内治方
法和外洽方法,而着重是外治的方药。
  .’在内服药方面,《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首先提出了清热解毒的雄黄丸方,解毒止
痛止痒之甘草散方。《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六》用黄柏汤治疳热,椿根汤治疳虫。《医宗金
鉴.卷六十五》及《外科证治全书.卷二》之泽泻散、黄芩汤清肺热。《景岳全书,,卷四十
一》提出疳在外,鼻下赤烂,用人参清肺汤治肺益气生金。    、    .
    在外治方面,以局部;涂敷为主,其作用大多为清热解毒.消肿祛风止痒,是鼻疳的
重要治法.《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列方9首.均为外治之剂,其中用矾石、生地、苦参
一方为清热收敛止痒。另一方用杏仁压取油敷.之,和人乳调敷,直至现今仍被采用。
<<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六》选集治方11首,其中9旨是外用方。《医宗金鉴.卷六十五》之
外用方青蛤散,功能清热解毒收敛,一直沿用至今。在其他一些医家著作中,对外用方
.药亦多有记载,都值得我们去整理研究。  
    [小结]    ’
    鼻疳,以鼻前孔皮肤漫肿,潮红溃烂卜浸淫流水,积结痂块,.灼热痒痛为特征。内
因为肺脾二脏病变为主,外邪以风、热、湿邪侵袭为多。临床辨证分肺经风热,邪毒外
袭及脾胃失调.湿热郁蒸。治疗上分别以清肺散邪。清热解毒与健脾化湿,清热解毒为
.原则。外用以清热解毒,收敛止痒药为主。
    第五节  伤风鼻塞 
    [概述]    ’    ’
    概念  伤于风邪而致鼻塞不通者,称为伤风鼻塞。本病以鼻塞,流涕,鼻痒喷嚏为
主要症状,一般多伴有头痛,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俗称。伤风。、。感冒。..与急性鼻炎
相类似。   
    本病为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多见.多发于气候
突变,寒暖失常之时。本病的发生亦无性别、年龄的差别,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和所感
病邪、体质强弱,感邪轻重不同,因此病情也有轻重之别。    :
  .历史源流  自《内经》开始,已认识到。伤风。一病.风邪为主要致病因素.并提出了
虚实补泻的治疗原则,如《素问.骨空论篇》说:。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
则泻。。    ,    、
    隋代,《诸病源侯论.卷二十九》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提出肺藏为风冷所伤.而致
鼻塞不通的病因病机。

至唐代,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拟定了不少治疗伤风鼻塞的内服方和外用方。
如《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的“治鼻塞脑冷清涕出方。,是运用了辛温解表,散寒开窍之
法。又如《外台秘要.卷二十二》的“疗人鼻塞不通.皂荚散方”。是外用吹鼻,对局部有
驱风散寒,宣通鼻窍的作用。
    宋代,医家们对伤风鼻塞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又有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如《圣济总录。
卷第一百一十六》认为:。鼻塞气息不通者,肺感风寒,其气搏结,不得宣快。。《太平圣
惠方。卷第三十七》亦认为外伤风冷而致鼻塞气息不通,并拟定了芎劳散方。《仁斋直指
方.诸风篇》中提出了用参苏饮治疗感冒风邪,头痛发热,咳嗽声重的伤风证。.
    金元时代,《世医得效方.卷第十》有:“茶调散治伤风鼻塞.声重”。首次提出了。伤
风鼻塞”一词。《丹溪心法.卷一》提出:。伤风属肺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进一
步提出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两法,成为后世医家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大法。
    明代,《景岳全书》之卷十一、卷二十七对伤风鼻塞的病因病机有了较全面的论述,
认为外感风邪,即为伤风。其在外则表现为鼻塞声重。风寒而鼻塞,宜用辛散解表之法,
并提出了感风兼湿.风寒兼火等方面的治疗方药。这对后世医家在临床辨证用药上有很
大的指导意义。    ,
    到清代.各医家对伤风鼻塞的病因病机又有较深刻的认识,如在《证治汇补。卷之
一》中,从内外表里等方面,阐述了致伤风感冒的不同途径,又如在《杂病源流犀烛.卷
十二》中,提出了伤风一病虽属肺,但亦有关于脾,认为肺脾气虚,腠理疏松,.风邪由皮
毛、口鼻侵袭人体则致伤风感冒的病因病机。这些论述,在临床上颇有指导意义。在治
疗方面.大多数医家多是遵守前人的洽法,风寒则以辛温解表,风热则以辛凉解衷,虚
者兼以扶正,这些治法一直沿用至今。
    归纳上述,自《内经》开始,对伤风一病已有一定认识,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不
断总结和提高。根据本病的病因和症状,把外感风邪而致之鼻塞称为伤风鼻塞。明清以
前,各医家多从风寒外袭论述,治疗上以辛温解表为主。至明清时代,则对本病的病因
病机及治疗论述较为全面,提出了伤风感冒的内外因,认为本病与脾亦有一定关系,并
论及风寒化火,风寒兼湿,虚人感冒等病理变化。治疗方面,亦从风寒、风热两方面进
行论治。    .
    [病因病机]    。    .
    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若腠理疏懈,外邪乘虚而入.经皮毛,犯肺系,  、
袭鼻窍,而发本病。风为百病之长,故风常为犯鼻之首,挟寒,挟热,表现多为风寒或
风热之证。
    一、外感风寒  由于生活起居失常;寒暖不调或过度疲劳之后,腠理疏松,卫气不
固,外受风寒之邪侵袭,则肺气失宣.清肃失常.邪毒上犯鼻窍而为病。如《景岳全书.
卷二十七》说:。凡由风寒而鼻塞者,以寒闭腠理则经络壅塞。。
    :、外感风热  由于肺家素有蕴热,复受风热之邪侵袭,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首
先犯肺,肺火不得疏泄,上犯鼻窍而为病。或由于风寒之邪束表,郁而化热,致肺失清
肃,治节失常,邪毒上袭鼻窍而为病。
    在临床上,如禀质阳虚者,则易感受风寒之邪。素偏阴虚者,则易感受风热之邪。
此外.季节不同,病因亦可不同,如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挟暑湿,秋

季多兼燥气。故伤风鼻塞,除风寒,风热之外,又有挟湿、挟暑等兼证。
    [临床诊断]   
    症状:伤风鼻塞初起,鼻微塞,鼻内干燥灼热,鼻痒喷嚏,患者全身常感不适,微
恶寒、发热、头痛,时间约1~2天。以后鼻塞渐加重,鼻流多量清稀鼻涕,喷嚏频频,
嗅觉减退,说话声重,全身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时间约2~7天.伤风鼻塞后
期,鼻涕由清稀转为脓性,不易擤出,鼻塞重,或伴有咳嗽痰多。此后,鼻塞逐渐减轻。
脓涕渐少,如无并发病,7~10天可以痊愈。
    检查:伤风鼻塞初起,鼻粘膜充血、干燥。随着病情发展,鼻粘膜充血,肿胀,鼻
腔内有清稀鼻涕或粘性鼻涕潴留。至后期.鼻腔粘膜逐渐恢复正常。
    鉴别诊断:临床上有多种疾病,均可出现鼻塞,流涕,打喷涕等症状,应加以鉴别。
尤其要与时行感冒、鼻鼽等相鉴别。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突然发作,传染性强,多
人可同时发病。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四肢关节及肌肉疼痛较明显。病情重者,尚有
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而鼻腔症状较轻。鼽嚏(过敏性鼻炎),呈阵发性发作.
发作时,鼻痒,喷嚏频频不停,大量清水样鼻涕,鼻腔粘膜水肿,淡红或苍白,发作过
后恢复正常,一般无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辨证论治]
    一,辨证
    1。外感风寒
    证候:鼻塞,鼻流清涕,打喷嚏,说话声重,咳嗽,痰稀,并见发热恶寒,头痛,
骨节痠痛,无汗,口不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检查见鼻粘膜肿胀,色淡红。
鼻涕清稀。若表寒里热者,兼有口渴、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心烦.溲赤便秘,
舌苔白或黄,脉浮数等。
    病机分析:由于风寒外袭,肺气失宣,鼻窍不利,故见鼻粘膜淡红、肿胀,鼻塞不
通,说话声重,喷嚏,流清涕。风寒束表,寒为阴邪,其气凝闭,最易伤阳,卫阳被郁,
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风寒犯肺,故咳嗽痰稀。舌苔薄白,脉浮紧均为外感风寒
之象。若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之邪,则形成外寒里热证。由于邪热上攻,故
见咽痛口干,心烦。邪热郁闭于肺,肺气失宣,故咳嗽气急,痰黄粘稠。热结于下,故
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苔黄,脉数为里热之证。
    2。外感风热
    证候:鼻塞,鼻流黄涕粘稠,擤出不爽利.鼻痒喷嚏,鼻气掀热,并见发热.头痛,
微恶风,或有汗出而邪不解,口渴,咽痛,咳嗽,痰黄粘稠,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检查见鼻粘膜红肿,鼻道有黄色脓涕。
    病机分析:风热上受,首先犯肺,若风热外袭,上犯于肺,肺开窍于鼻,故风热上
扰鼻窍而见鼻塞.涕多粘稠色黄,鼻粘膜红肿等证候。肺主气属卫,卫气失于宣畅,故
见发热,微恶风。风热为,阳邪,邪热蒸灼肌表,故见发热,或有汗出而邪不解。风热犯
肺,肺失清肃,故咳嗽痰稠黄。风热上扰,则头痛。热从火化,伤阴耗液,故咽干口渴。
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侵于肺卫之象。
    二、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根据邪在肺卫的特点,以疏风宣肺解表为主,并结合
病情辨证施治。证属风寒者,治以辛温解表;证属风热者.治以辛凉解表。此外,还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