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杜雨茂】连翘临床应用体会

医用之连翘者,乃木犀科落叶植物连翘之果壳,产于我国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及云南。既有野生,又可家种。药源充足,物价低廉。性平效宏,极少毒性,久服无弊,颇应推广。临床用之较广,每投多验,感受特多。今现就其临床应用,提出以下看法,与同道共商。

连翘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言其“味苦,平,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自此以降,多种本草屡有记载。张仲景于《伤寒杂病论》中将其组方应用,后世医家靡不入方疗疾。五版《中药学》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谓其“味苦,性微寒”,“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要应用为:

  • 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口渴等症。连翘能清热解毒透邪,并善清心而散上焦之热,常与银花相须为用,如银翘散。连翘心长于清心泻火,治热邪隐入心包,高热,烦躁,神昏之证,常与犀角、莲子心配伍,如清宫汤。
  • 2.用于热毒壅结所致的各种疮毒痈肿,或瘰疬结核等症……疗痈肿疮疖可与野菊花、金银花、天花粉等解毒消肿之品同用;治瘰疬结核,多和夏枯草、玄参、贝母等配伍,以增强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仅此而已,难以概其全矣!

杜氏临证之时,除将其用于上述几端外,尚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疗效确切,现就连翘功用特点择其大要,浅谈如下:

一)清热解毒不伤正,表里上下皆可达

连翘功善散扬,彻上彻下,表里内外,无不可至。

1、用于表证:

(1)风热外感或风寒化热,邪留太少之高热、恶寒、呕吐恶心等症,无论是细菌抑或是病毒感染,经中西医治疗而热犹不退者,宗经方小柴胡汤意,结合自己经验,创连荆柴胡汤(小柴胡汤加连翘、荆芥、桔梗、银花)。用于高热投之每效,愈者难数。细究之,连翘确具辛散之性。《本草经疏》谓其味“辛”不谬也。连翘以散表邪为优,可使太少之邪从肌表随汗而解。清末民初张锡纯氏曰:“连翘诸家皆未言其发汗。而以治外感风热,用至一两,必能发汗,且其发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绵长。”确为经验之谈。

(2)瘾疹(荨麻疹、紫癜病)、急性和亚急性湿疹、重症、药疹等,多为血分热毒所致。连翘善升浮宣散,流通气血,可托毒于外,清留滞于血分毒热于无形之中。余依古方四物汤意,组连白四物汤(生地、归尾、赤芍、川芎,加连翘、白鲜皮、白蒺藜、地肤子)。若为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属风寒在表,营卫不和,夏秋以桂枝汤化裁(桂枝汤加连翘、白鲜皮、地肤子等)。冬季用麻桂各半汤加连翘、白蒺藜、火麻仁等。随证投入,每有效验。诚如《药品化义》云:“连翘活血分功多,柴胡活气分功多。”一语中的,道破连翘之特性。从此亦可推测,连翘似有脱敏之作用,留有志者以究之。

(3)肌表之疮疡。凡疮疡发于表者,多为毒邪久聚,营气壅遏,连翘功善解毒和营,散结滞之气,托毒于外,故每以连翘合当归、赤芍、红花、白芷等以治之,获效甚捷,此即《内经》所谓“火郁发之”之意。

2、用于上部病变:

连翘质轻,其气清扬,可上达诸窍,以散上部之邪热。故上部病变,每多选之,如:

  • 配黄连、竹叶,可治口舌生疮;
  • 佐苡仁、木通,可疗口腔溃疡;
  • 合白芷、辛荑等,祛鼻渊头痛(鼻炎及副鼻窦炎等);
  • 佐薄荷、蝉退、大黄等消散风热,愈目赤红肿(急性结膜炎、疱疹性结膜炎等);
  • 加柴胡、黄柏、黄芩等,清彻聍耳(中耳炎);
  • 使荆芥、防风、红花、赤芍等,消头面游风(过敏性皮炎);
  • 同桔梗、甘草、射干等,散咽喉客热(急慢性咽炎等);
  • 参石膏、薄荷、升麻等,止牙龈肿痛等等。

不一 一而举。

连翘的功用诚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说:“连翘,具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为疮家要药。能透肌解表,清热逐风,为治风热要药,且性能托毒外出,又为发表瘾疹要药,唯其性凉而升浮,故又善治头目之疾,凡头痛、目痛、齿痛、鼻炎,或流浊涕成脑漏证,皆能发之。”

3、治疗在里病变:

凡热入心营或窜血分,壅结不散,阻滞气机,腐肉化血,留于体内而为痈。连翘善通达十二经之血结,清毒散邪,和营调气,为内痈必选之品。

依《金匮要略》之旨:创连翘大黄牡丹皮汤(连翘、大黄、丹皮、赤芍、公英、桂枝、黄连),治疗肠痈初起;

连翘山甲附子汤(连翘、山甲、附子、苡仁、败酱草、银花)治疗肠痈溃破或包块明显者,取效满意。重用连翘,合杏仁、荆芥、柴胡、黄芩、桔梗等,

治疗肺痈初起:用连翘、桃仁、山栀、桔梗、鱼腥草、射干等,

治疗肺痈中期:以连翘、桔梗、鱼腥草、三七等治疗肺痈溃破期;

以连翘配麦冬、五味子、杏仁、白芨、桔梗等,以疗肺痈恢复期。

对于热壅肝脏之肝痈,常以连翘合柴胡、板蓝根、公英、赤芍、红花等治之,收效亦佳等等。其实,无论疮疡在表在里,其发病机理皆同,无非因卫郁营腐而成,只不过部位不同而已。连翘与其它清热解毒之品相较,殊无伤正之弊。故在治疗内痈之时,更显出其优越性。正如《本草经疏》所载:“痈肿恶疮,无非营气壅遏,卫气郁滞而成,(连翘)清凉而除热,芬芳轻扬而散瘀结,则营卫通和而疮肿消矣。”

4、治下部病变:

连翘可通达上下,无所不至。故不仅治上部病变为特长,下部病变,用之得当,其效也佳。常以连翘配瞿麦、木通、金钱草、车前子等以通淋,合土茯苓、地丁草、黄柏、川牛膝、苍术等以治下部疮疡等。诚如《本草正义》所说:“连翘能散热而泄,化络脉之热,《本经》治瘘疬疮疡瘿瘤结热,故以诸痛疮疡,皆属于热,而疏通之质,非特清热,亦以撤其结滞也。又心与小肠相表里,故治心热之品,皆通小肠,又能泄膀胱,利小水,导下焦之湿热。”

(二)清利肝胆祛湿热,阴黄阳黄并堪尝

连翘味苦性微寒,既可清热邪,又能利水湿,入肝胆二经,对肝胆之湿热疗效尤著,退黄作用可靠。连翘茵陈相配,其清热作用强于茵陈。故无论阴黄阳黄皆选用之。黄疸型肝炎(甲型、乙型、丙型等病毒性传染性肝炎),胆系疾患引起的黄疸等表现为阳黄者,每治必用,且依患者的表现不同而配伍各异。

  • 如病情初起,除见有身黄、目黄色泽鲜明,小便黄赤,多伴有发热、呕吐等。此乃肝胆湿热,内蕴少阳枢机不利所致,以连翘柴胡汤(即小柴胡汤加茵陈、连翘、大青叶、白花蛇舌草等)治之,获效甚速。因连翘等善清肝胆湿热,故此方亦可用于无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等属肝胆湿热壅结者。
  • 如胁部疼痛明显,呕吐不止,大便干,腹胀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予以连翘大柴胡汤(即大柴胡汤加茵陈、连翘、赤芍、白花蛇舌草、金钱草、郁金)。此方亦长于治疗无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皆能取得满意疗效。
  • 如见黄色晦暗如烟熏,身困乏力,腹胀呕恶,小便不利等水湿浸渍之证者,方用连翘茵陈五苓汤(即五苓散改为汤剂,加连翘、茵陈而成)。
  • 若表现为身黄晦暗不鲜,身困乏力,腹胀,大便稀溏,呕恶不能食,口不渴等中焦脾虚寒湿,宗仲景“当于寒湿中求之”、“宜服四逆辈”之精神,常以连翘茵陈理中汤治之(即理中汤加附子、茵陈、连翘)每获良效。

临床实践证明,连翘治疗肝胆疾病,其作用不仅为清热除湿,而且还具有保护肝体的重要作用,故常用于急慢性肝炎。

如临床表现为右肋疼痛,肝肿大,心下痞满,口苦,饮食欠佳,转氨酶升高等,治宜解毒化瘀兼敛阴法,方用白丹汤(白花蛇舌草、连翘、丹参、五味子、郁金、田三七、白芍)。

对球蛋白增高,表现为口苦、口臭、咽干,不思饮食,苔黄腻,或肝功能明显异常者,是毒邪较甚而正气受损的一个标志,以自拟解毒汤(连翘、大青叶、黄芩、柴胡、白花蛇舌草、田三七等)清热解毒,疏肝化瘀,扶助正气。

连翘对改善肝功,促使病情迅速向愈的作用显著。如《本草经百种录》所言:“连乔(翘)气芳烈而性清凉,故凡在气分之郁热皆能已之。又味兼辛苦,故又能治肝家留滞之毒邪也。”《本草经疏》亦云:“连翘《本经》虽方味苦平无毒,平应作辛,乃为得之,其主寒热、鼠瘘、瘰疬、结热者,以上述诸证,皆从足少阳胆经之郁有热而成,此药正清肝胆之热,其轻扬芬芳之气,又足以解足少阳之郁气,清其热、散气郁,靡不谬矣。”

(三)通调三焦利水湿,阳水阴水用无妨

正因连翘味苦而辛,颇具走散之性,且又入少阳而畅气机,入血分而散郁结,行三焦而调水道,自里透表、彻上彻下。故可外开鬼门,内洁净腑,使邪水之患自消。无论阳水阴水,若夹有邪毒皆多选用之。曾治急性肾炎患者,用单味连翘20~30克煎服,每日三次。结果发现,除水肿消失外,小便检查大部分转阴,足知本品对肾炎之确切疗效。亦可根据不同病情,辨证配伍。

  • 如急慢性肾盂肾炎,或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辨属太阳病者,每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以解表散邪,宣通水道。
  • 若已入太阳之腑,辨证属下焦湿热者,常以连翘配五苓散、五皮饮以加强清热之功。
  • 若属少阴热化者,则酌伍猪苓汤,以滋阴利水,清热解毒。对于慢性肾炎,在太阴者,每合理中汤化裁。
  • 属少阴者,酌情配伍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意在清心利肾、交通上下、利水退肿。同时还可减除附子大热之性,使其去性存用,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 病属少阳,三焦气机不通,症见小便不利而黄,口渴而干,呕恶不食等,每于柴胡四苓汤(小柴胡汤合四苓散)中加入连翘15~30克,其效尤显。
  • 对于右心衰或全心衰引起之水肿,辨属湿热壅滞,三焦气机不畅者,每于葶苈大枣泻肺汤或己椒苈黄丸中加入连翘15~20克,其效尤彰。
  •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表现为感冒症状,之后见心悸、气急、胸闷痛、身困无力,或身热不扬,甚则喘急气促,下肢浮肿者,多为湿热余邪久羁所致。此时连翘应首选,常合丹参、麦冬、沙参等益气和血,养阴解毒之品,以取本品强心利尿,清热解毒之功。

细考连翘用于急慢性肾炎,以取其入心肺、三焦等经,不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而且以辛散之性见长,善入三焦,调气和血,疏利水道。又因其凉而不寒,清热解毒而无伤阳之弊,利湿消肿少有损阴之害。因其味辛可通壅滞,微寒可除郁热,故可用于实证患者。又因本品质轻而苦寒不甚,故可伍扶正之剂而用于虚实夹杂之证。

若慢性心源性疾病引起的水肿,或因它病累及于心等,症见水肿明显,下肢为甚,甚或心悸气短,呼吸困难;或兼夹郁热,而见口干、恶心呕吐,尿黄不利者,多为脾肾阳虚水泛使然,水湿久郁而生热,呈夹杂之证。每于真武汤中加入连翘,既可清热和中止呕,又可助真武汤利水湿,相得益彰。细究之,连翘于此时的功用大要如下:连翘可通达上下,畅三焦而通水道,使尿量增加,或水邪自里达表,而消除水肿,以减轻心脏之负荷。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连翘果皮中含齐墩果酸,故有强心利尿作用。同时,连翘又具有抗菌、抗病毒及增强免疫能力和抗炎等作用。心功能不全及慢性肾炎之患者,因机体抵抗力减弱,常招致外邪,形成感染而加重病情。连翘对已感染者可治之,未感染者可防之。再者,温阳利水药如附子、干姜、生姜等大辛大热之品,连翘可除其辛热伤阴,过用生火之弊。

(四)止呕清热以调中,新旧胃病可建功

脾胃同居中焦,脾升胃降,气机有序则诸病不生。若各种病因导致脾气不升,升降之枢失灵,多致胃气不降,或因胃热而致胃气上逆,或少阳枢机不利,干犯于胃等,致胃气不降反升,浊气上逆,必生呕吐。连翘体轻通达,足以解少阳之郁气,清其热而散其郁,和畅气机,入胃可清热,利枢机,可使脾升胃降,呕吐自止。

小儿食积或成人伤食证,因食积壅内,久必生热,从而可见低热、腹胀、嗳腐吞酸、口苦等。连翘善清食滞之热而止呕吐,故保和丸中即有连翘。常以经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入连翘、枳实等,以行其气,消其积,运其脾,清其热,和其胃。对于胃热呕吐,症见呕吐吞酸、口苦等,常以橘皮竹茹汤加入连翘,或连苏饮中加入连翘,其效尤彰。即便久患呕吐,表现为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属胃阴不足者,连翘清热而不伤阴,常合麦冬、玉竹、沙参等,以滋阴养胃,降逆止呕。对脾虚胃实,寒热错杂之呕,症见心下痞满,呕恶不食,肠鸣、下利、口苦、苔黄、脉沉细者,每在半夏泻心汤中加入连翘、白蔻,以加强辛开苦降之效。若热病后期,脾胃虚弱,余热未尽,脾胃不和之恶心、呕吐、腹胀、不思饮食等,每于枳实栀子豉汤中加入连翘,以加强清热除烦、宽中行气之效。

多种慢性胃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究其病机,莫不与脾胃升降失常,虚实互见,寒热错杂有关。连翘质轻,性较平和,用之既能清胃热,又可升脾气。同时更有调气血之效。对久病入络,则更为适宜。常在辨证的基础上,随证而入。如胃阴亏乏,脾气亦虚者,每见胃中嘈杂,似饥非饥,似痛非痛,异常不适,难名其状,口燥咽干,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午后腹胀,形体日瘦,气短乏力,大便偏干,舌红少苔等,常于益胃汤合五味异功散中加入连翘,以滋养胃阴,健脾益气,和胃清热。肝郁脾虚证,胃脘胀满,甚或疼痛,引及两胁,嗳气纳呆,心烦易怒,大便不畅,病情易随患者情绪变化而波动等,连翘善清肝胆郁热,利枢机、疏肝气,又能清胃热,故每在柴芍六君子汤的基础上,配以连翘,以达疏肝理气之效。对脾胃气虚夹瘀者,症见头昏气短,四肢倦怠,胃中嘈杂头痛,饮食稍不适或气郁后疼痛加剧,甚至引及背部亦痛,腹满便溏,脉多沉涩,舌淡红暗紫,苔白、唇色黯等。常在六君子汤合丹参饮中将陈皮易连翘,以清热和胃,化瘀通络,多收良效。但连翘毕竟属苦寒之品,对于单纯脾胃虚弱较甚者,应慎用。

(五)畅达血脉驱伏邪,经乱久感俱应选

连翘可鼓舞人体正气,畅达血脉,驱逐伏邪,宣散结滞。对于湿热久伏胞宫,致血脉不利,症见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黄而臭秽,其月经量少色暗,或隔月而至,或一月数至,或前后不定期等。常用连翘配白芷、黄柏、桂枝、益母草、当归等,清热燥湿、活血通瘀。崩漏或月经过多,多因肝肾亏虚,冲任不固所致。但该病日久,每易夹瘀,血脉不畅而加重出血。常以自拟之补肾固经汤(川断、炒杜仲、侧柏叶、当归身、川芎、生地、焦艾叶、阿胶、焦蒲黄、制香附)加连翘、焦贯众以治之。用连翘性寒合贯众清解血分之热,又可制约艾叶等之温,同时取其畅达血脉之效,而除经脉瘀阻,使气血同流。此即东垣所谓“散诸经血结气聚”,及《日华子本草》之“通月经”之说。

此外,对于感冒久而不愈,邪毒久羁不散,或易感外邪,经常反复感冒者,多为伏邪正虚所致。连翘除有散邪解表作用外,尚可鼓舞人体正气,驱逐体内伏邪。况连翘性微寒,故无论风寒风热,皆可选用,常与玉屏风散合用。风热者合银花、竹叶、荆芥;风寒者常合桂枝汤等;阴虚者又当伍玉竹、当归等;阳虚者以桂枝加附子汤。另外,本品还可驱虫,以连翘煎汤内服外洗,疗效甚佳。

综上所述,连翘功善清热解毒,清利肝胆,退湿热,除黄疸,通调三焦利水湿,止呕和胃,畅达血脉,通经驱伏邪,保肝护心等重要作用。是药清热而不伤阳,利湿而不损阴。不仅可用于实证。也常用于虚证。又因其性微寒平和,不独热证选用,寒证也可加入,重在随证灵活配伍。遣方之时,或舍其用而取其性,或弃其性而扬其用,或性用齐借,皆依证而定。譬如配寒药即用其寒性可清热,伍热药即弃其寒性而扬其用,从而发挥除湿利尿、强心等特长。药之禀性不同,各有其偏。故善用药者,必制其短而扬其长,才可药证相应,丝丝入扣,临证不谬,此其大要。

I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网络。

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公众号所发布内容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