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牺牲后,他的后代过得如何?三个高官,最高至副国级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当清朝的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导致民不聊生时,他具有前瞻性地看到了中国曙光前的变化,他同时从一个爱国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思想犹如灯塔一般为迷茫的人们照亮前程。

李大钊一边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一边奔走于大江南北,促成了国共两党的首次合作。只是他的思想牵动了反动军阀的利益而被捕入狱,最后壮烈牺牲。很多人关心李大钊牺牲后,他的后代如何?让人想不到的是,有三个高官,最高至副国级。

一、专心苦读书、娶妻贤内助

李大钊于1889年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家境还算殷实,父亲李如珍经常往来于东北等地做些生意,为家里积攒了一些钱财,之后战乱时期土匪横行,便回到家乡逸享天伦之乐,而与他结交多年的老友赵文隆也是此时回到了乡里。

由于赵、李两家来往比较密切,就早早给孩子们定了婚事,1899年,十岁的李大钊与长他近六岁的赵纫兰结婚,这个年龄对于现代人来说非常早,但在那个年代都有早婚的习俗,再加上赵家的老人已老,李大钊又小需要读书学习,赵纫兰嫁入后承担起照料家人的重任。

赵纫兰嫁给李大钊后,就想李大钊将来能够学业有成,而李大钊也没有辜负妻子的期望,在妻子体贴的照顾与鼓励下在1905年考进了永平府中学堂学生,全家人十分高兴。然而,在第二年李大钊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没有了主梁骨,所有的重担落在了赵纫兰的身上。

即便如此,赵纫兰也没有道过一句苦,并且力劝要退学的李大钊继续专心读书,在妻子的支持下李大钊在1907年考入了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在这期间李大钊非常感谢妻子,曾写道:“我家贫,只有薄田数十亩,学费所需,皆赖内人辛苦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

之后李大钊参加的活动越来越多,无暇照顾家人,赵纫兰作为贤内助承担起了家中的一切,她任劳任怨,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妇女一样,悉心在帮助李大钊成长,看着他的革命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艰辛,但她也甘之如饴。

二、支持夫革命,辛苦育子女

赵纫兰在李大钊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这一年,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令人遗憾的是女儿不久就夭折于世,让夫妻二人伤心不已。又过了两年后,1909年生下了长子李葆华,再隔两年他们的长女李星华又来到了世上。

儿女双全对于赵纫兰来说是格外的欣喜与幸运,她一边支持丈夫李大钊投身于革命之中,一边在家辛苦哺育子女,用她一人之力让这个家庭在动荡的时局中保持幸福的温馨,对于李大钊频繁地参加社会活动,她默默地在背后做着有力的支持者。

之后李大钊去日本留学,她更是倾囊而出地支持,这一年她又生下了一子,丈夫不在家,她便全力照顾三个孩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幼子因患上了天花也早夭离世,这给赵纫兰非常大的打击,但她还是抗了过来,在李大钊离开的三年时间里精心照料葆华和星华,生怕发生意外。

李大钊回国后经常奔波于北京、上海等地,直到1918年随李大钊牵居北京,赵纫兰牵挂多年的心才平静下来。这时的她结识了很多教授、学者的夫人,而她以待人诚恳、处世随和的性格在众多的夫人当中留下了极佳的印象,被誉为贤妻良母。

1919年由于时局动荡,赵纫兰被迫返回家乡,在家乡生下了女儿李炎华,1921年后赵纫兰又接连生下两个孩子,一是三女儿钟华,二是二儿子光华。1926年又生下幼子李欣华。后三女儿患白喉被误诊而早夭。

三、李大钊后代多为高官

李大钊与赵纫兰的五个孩子在父亲李大钊的影响下先后加入了革命队伍,尤其长子李葆华更是追随父亲走南闯北,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国后先后担任过水利部副部长、安徽省委书记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等职务,最高官阶相当于如今的副国级。

长女李星华在1932年入党,参加了党的地下革命工作,后来被选入延安鲁艺文学系学习,之后就长期在延安中学教书,解放后从事民间文学工作,并写下了《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等多部著作,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次女李炎华一直在家乡长大,并在当地成为一名小学教师,解放前夕到冀东建国学院工作,直到建国后兄妹几人才得已团聚。

次子李光华四岁时父亲牺牲,九岁时母亲赵纫兰因病去世,他的童年可以说是非常悲苦的,但却培养成了一颗坚毅的心,十四岁时便随着长姐李星华投身于革命,成为了一名积极的革命者。

幼子李欣华出生不久就失去了父亲,后来被长姐了星华带到延安长大。1948年奉调北平市军管会,先后在北京八中、九中任教。解放后主动到贫困山区担任大峪中学校长,门头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教师进修学院校长。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长子李葆华的三个儿子分别担任过浙江省统战部担任部长、政府副主席、安徽省当过民政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和水利部的工程师,三位均是高官,正应了虎父无犬子的这句老话。

小结

烈士已逝,但他们的后代还在延续,并且继续革命的光荣传统并发扬光大。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老一辈的牺牲与努力,而新中国的建设更离不开这些先烈后代的努力与付出。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永远牢记他们的事迹,铭刻与史册上而流芳百世。

参考资料:《李大钊狱中自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