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武汉》试刊号连载(3)“张恨水”之名始于汉口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曾任报人30多年,章回小说、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民国第一写手。一生创作中长篇小说120多部,20世纪40年代曾有7部小说同时开工。他的的小说《啼笑因缘》被改编影视戏剧13次。
除了小说,他的笔名“恨水”也非常有名。坊间曾有传闻,说“恨水”与冰心有关。作家冰心的笔名取之于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之“冰心”二字。年轻才俊张心远爱慕冰心,遂取笔名“恨水”,自叹“恨水不成冰”。其实,这一传闻仅是旧时文人间善意的玩笑。后来冰心老人曾对友人否认了这事。那这“恨水”因何而来呢?
1930年代的张恨水
1940年代的张恨水
1950年代的张恨水
1960年代的张恨水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有一座修缮恢复的张恨水故居,门牌号码为新丰桥巷10号。在故居成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1914年,在汉口为小报补白时,取南唐李煜《乌夜啼》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中“恨水”二字为笔名,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愁恨和激愤。”2017年,黎川县举办“张恨水(黎川)国际文学周”活动,张恨水的女儿张正出席活动期间参观了故居,对“恨水”取之于汉口一说未予否认。
据故居纪念馆资料记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0岁的张恨水随其父张联钰至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最初接触小说并产生浓厚兴趣。张恨水家境殷实,其祖父张兆甲清光绪二十七年获赠武威将军,其父张联钰曾任税馆,为清末官场肥缺。少年张恨水在这样的家景中长大,并未尝到多少甘难辛苦。
但是,在张恨水长成17岁时,他父亲得急病去世,家中经济来源中断,他中途辍学,随母亲回原籍安徽潜山,靠薄田数亩度日。其时,他母亲因接济拮据卖掉了南昌的房产。就在一连串家庭变故之后,1914年,19岁的张恨水来到了汉口,投奔其本家叔叔张犀草。张犀草在汉口的一家小报当独角编辑,张恨水到汉口后,被安排在一个杂货铺楼上居住,每天为汉口的一些小报写些“补白”之类的文字,“补白”、是报人用短文填充报纸期刊空白的活计,干这活没有钱,这时他使用了笔名“恨水”。联系他来汉口前的家庭变故和当时的处境,说他取名“恨水”,是“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愁恨和激愤”很有道理。
张恨水当时究竟是为哪家小报工作?有那些小报登载了他的那些“补白”文字?目前还未找到资料。
据《武汉新闻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记载,1914年期间,在汉口创刊的小报有《汉口中西晚报》(1912年)、《武昌白话报》(1908年)、《通俗白话报》(1909年)、《大江白话报》《扬子江白话报》(1909年)、《大江白话报》(1910年)、《宪政白话报》(1910年)、《白话新报》(1911年)。这些名目繁多的报纸,有些为黄色小报,有的也涉及政治。不知这些报纸对青年张恨水产生了那些影响?不过,他不丹于将“报屁股文章”继续写下去,不到一年,就离开了汉口。
2017年10月28日,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人文武汉学会寻访江西省黎川县张恨水故居
黎川县兴建的张恨水广场
张恨水最具代表性的两部小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一部说的是北京樊姓大学生英雄救美的爱情故事,另一部则是北洋军阀内阁总理的公子一反世俗,与清贫女子冷清秋产生的爱情纠葛,张氏的“鸳鸯蝴蝶派”之誉便由此而来。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张恨水非血性男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以极大的民族义愤创作了《太平花》、《弯弓集》,《八十一梦》等多部抗战题材小说。
1941年秋,周恩来在重庆《新民报》创始人陈铭德家中会见陈铭德、罗承烈、张恨水等人时说:“我觉得用小说体裁揭露黑暗势力,就是一个好办法,也不会弄到'开天窗’。恨水先生写的《八十一梦》不就是起了一定作用吗?”
1944年6月,《新民报》的赵超构随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毛泽东特地询问了张恨水的近况,并称赞说:“(张恨水),水浒新传写得好,梁山泊英雄抗金,我们八路军抗日,像这样的通俗小说配合我们抗战,真是雪中送炭。”
新中国成立后,张恨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和照顾,他因病未能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稍后扶病参加了北京市文代会,并被聘为国家文化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继续从事民间故事小说、游记散文、回忆录等写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由于有关部门和邻居的保护,他免遭冲击。1967年2月15日晨,张恨水因脑溢血突发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72岁。
1956年,张恨水列席全国政协二届二次全会期间,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主席接见。左一为矛盾、右一为张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