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出一首好诗词(二)
2020-10-13
上回总的讲了一些诗词创作技巧,说是技巧,其实主要还是要先解决思想问题,抛弃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能力范围外的东西,才能安下心来慢慢打磨。
诗词功夫全在诗外!很多人喜欢伟人的诗作,那种“气吞山河”的豪放,那种“指点江山”激昂,总让人热血沸腾,于是你也想朝这个方向努力,也想让“千古风流人物”向你走来,也想“东临碣石”看“江山如此多娇”于是“激扬文字”,人家“东临碣石”看到的是“谁主沉浮”,你真的能看到吗?你也想“西北望,射天狼”?恐怕除了假大空,你也只能写出个笑话。
这些政治家、军事家的格局和眼光,决定了他们诗词的境界,没有切身的体会根本写不出来,你会感到他们的作品非常符合他们的气场,而我们大都是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有人不甘于平凡,想在诗词里找到不凡的世界,鄙视那些小情小调,但事实是平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在平凡中发现美,才是我们要做的。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创作,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样能打动人,诗词首先是内心情绪的抒发,是记录心情、涤荡心灵的。
常有人说作诗都是无病呻吟,假如你今天非常开心,但偏要写一首悲伤的诗,那写出来的必定是无病呻吟,但你此刻就是在思念某人,就是在思念家乡,于是一句诗词来表达出来,那就不叫无病呻吟,而是你有心病,需要靠诗来治愈。
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素材?我们都会遇到什么事?其实不管什么境遇,只要是真实内心的表达,都差不了。我们有失去亲人的悲痛欲绝,有思念恋人的失魂落魄,有怀才不遇的迷茫困惑,有独自闯荡的孤单寂寞......每到深夜,辗转反侧,情思泉涌,内心积蓄的情绪在燃烧,怎么办?“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不,一首诗能解决的问题,不需要买酒钱。作诗这个爱好好呀,不用花钱有高潮,不见医生能治病。
可是写不好又憋住了,病情反倒加重了,怎么办?想创作一首让自己心情澎湃的诗句怎么写?好,我来告诉你怎么抚慰你无处安放的灵魂。
你会发现很多对诗词特别懂、特别会品评的人,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反倒很一般;也会发现很多人写的诗句很美,但总感觉句句都很眼熟,没有新意,怎么回事?是他们水平有问题吗?一看就是博览群书,精通古今的人,怎么出不了好作品?好教练也未必是好球员一个道理。其实就是因为太懂了!反倒被桎梏住了,多读没有错,能吸取前人的养分,但只有前人的东西是不够的,需要创新,新时代自有新人出,新人就要有新想法,否则就是简单模仿,打动不了人。总有人抱怨,好词都被古人用光了,我们还怎么写?其实不然,音乐只有七个音,却能奏出千变万化,汉字那么多,发挥的空间还多着呢!创新不是让你不断造新词,只是手法上来一点不一样的角度,现在年轻人听的歌和三十年前还一样吗?但它依旧还是那七个音阶在组合。说白了还是生活的历练造就出你对事物的看法,这一点现代人一定可以超越古人,所以不要发愁,大有好词等着你呢!
很多人向往出口成章,一气呵成的境界,但实际创作中没有几人能做到,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横改竖改的,也会在写的过程中突然被卡住,词穷了,就差一句了,写什么?像上次我讲的,未必是构架好整个诗词的意象才下笔,而是从某一句开始延展,写的好的也要承认这一点,可能开始并不明确要写什么意境,这很正常,情绪就是流动的。但有一点,写完整体的文风还是要在一个逻辑架构里,不能上句才写了竹子如何高雅坚韧,下句又写竹子外强中干腹中无物,也就是整个意境要统一,要最后出一个主题,并把自己说服。
你以为每个诗人表达的都是你看到的吗?他也许描写了人有三急得到解决的过程,却让你读到了山川流淌之美,他也许站在臭水沟旁描写了酒后呕吐的不堪景象,却让你读出了山河俱泪的悲痛,先不要笑,其实这背后都蕴含着功力,是发现美的眼睛,是生活酸楚的流露。你去过桃花潭吗?望过庐山瀑布吗?真的深千尺,真的落九天吗?没有去过岳阳楼的范仲淹,写出了惊世名作《岳阳楼记》,为什么能写出来,还是那句话,功夫全在诗外。是生活的历练让你能做到虚实结合。
所以我说,想走创作路线的人就不要过度研究诗词知识,而是增长见识,研究多了会被束缚,越写越像古人,才情这个东西有点天生的成分,这点不可否认,但诗意属于每个人,只要在能力范围内写出打动自己的文字就足够了。你听到的诗词知识,分析报告,都是站在成品的角度看待问题,你学不到诗人的真实创作过程,要想自己创作,就得知道诗人在写的时候是个什么“流程”!
我拿自己的作品来分享创作技巧,不是因为我写的多好,而是因为我清楚整个创作过程,每一句话是怎么来的,最后又怎样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今后我会从修辞手法、视角、意象、虚实等不同角度来剖析怎样构架一首诗词。
先说空间,上次说到有人写诗只是在一个角度,对面的画面是扁平的,而且用太多形容词描绘,记住,最重要的一点,多用动词,少用甚至不用形容词!即便站在一个角度,也能把周围环境层次化、立体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动词,还是动词,但你看到的是一个生动活泼春意盎然的景象,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一个点的画面,但很有立体感,会让你从这一点想象到广袤的春景。如果你不具备这种能力,那就要多角度变化,远近高低都照顾到,视觉听觉嗅觉搭配开,让画面丰富起来。
拿具体的例子来讲一下创作是怎样孵化的。
摸鱼儿.再别姑苏
月廊中,望楼怀古。几番变换身属。
轻薄绵力常如絮,总盼风停云住。
何碌碌。谁不是,为求粪土无归路。
无暇歌舞。
再静立桥边,兰舟不待,划向夜深处。
青檐下,幽径频频留步。曾谙多少砖木。
闲居已作他人府,难了心头旧故。
今又遇。垂墙柳,丝丝若奏别离曲。
我心如许。
问落落桃花,谁曾共我,江畔卧烟雨。
——2020.9.21上海作
首先我想到了一句“谁能共我,江畔醉烟雨”,那来一首怀人之作怎么样,希望心中之人人和我共沐江南烟雨,但当时的境况是我要离开这个地方,那人也未曾来过,于是改为“问落落桃花,谁曾共我,江畔卧烟雨”,桃花代指人,本未喝酒,也不想借酒意抒怀,卧在江南烟雨中更能表达心声。这里就用了人和景物的互动,接着转换视角,看到柳树,也像在为我弹奏送别曲,赋予柳树以生命的修辞。于是整个格调变成了对此地的留恋与不舍。随后迈开脚步,走过每一个熟悉的地方,一砖一瓦都很熟悉,住过的地方也变成了别人的房间,然后想到为什么离开,因为要另谋发展,更上一层楼,为的是金钱粪土,站在桥边看着船划向远方,就像诗情歌舞在人间烟火面前慢慢磨灭。谁又不是这样奔波劳碌?也想安安静静享受岁月静好,期盼风停云驻,但身轻如絮身不由己,只能不断变换身属。这就是整个情绪流动的过程,时而倒着时而正着,最后一捋,整体逻辑就是要离开一个地方,恋恋不舍的意境,走过了岸、桥、廊、街、房,看到了水、楼、船、柳、花,角度和视角不断转换,实际看到的是什么呢?没有花,船也没有划走、也没走那么多地方,只是站在岸边看了会风景。有虚有实,但这些都是真实经历过的,也是真实的伤感,最后收尾,似乎还在等一个人......
我想,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更能准确表达怎样写出一首诗,如果能给你一些小小的启发,我将更多分享创作历程,不讲大道理,还是那句话,感情是第一位的,技巧只是辅助,愿你也写出醉人心脾的好词好句!
—完—